科学家将实验室小鼠寿命延长12%
参考信息
网易科技

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培育胚胎细胞,成功地将实验室小鼠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2%以上。而且,这种方法不需要对小鼠进行基因改造。
每个染色体末端的基因序列结构,称为端粒,它起着缓冲作用,能保护染色体内部的遗传物质。该部分与衰老过程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端粒会逐渐变短。因此,研究长寿的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增加端粒的长度,是否能帮助我们活得更久。
于是,西班牙研究人员把干细胞放在培养皿中,让它们自己繁殖,从而使它们拥有异常长的端粒。根据研究人员上周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论文,染色体具有两倍长端粒的小鼠“中位数寿命显著增加了12.74%”。
这种技术虽然并不能很快让人类活得更长,但科学家可以借此深入了解衰老的过程,或许还能在未来找到延缓衰老的方法。
每个染色体末端的基因序列结构,称为端粒,它起着缓冲作用,能保护染色体内部的遗传物质。该部分与衰老过程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端粒会逐渐变短。因此,研究长寿的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增加端粒的长度,是否能帮助我们活得更久。
于是,西班牙研究人员把干细胞放在培养皿中,让它们自己繁殖,从而使它们拥有异常长的端粒。根据研究人员上周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论文,染色体具有两倍长端粒的小鼠“中位数寿命显著增加了12.74%”。
这种技术虽然并不能很快让人类活得更长,但科学家可以借此深入了解衰老的过程,或许还能在未来找到延缓衰老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