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王诺诺:如果说科研是徒手攀岩,那科幻创作就是建缆车
专访中,王诺诺阐述了科幻与魔幻、玄幻、奇幻的区别在于科幻具有科学审美;认为科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技发展,但现实与科幻很难界定因果关系;她将科研比作徒手攀岩,把阅读科幻小说比作搭缆车,强调科幻能培养大众对科学探索的向往;还谈到科幻作品创作需具备科学审美、好故事和对未来的想象。针对 AI 对科幻创作的影响,她表示故事点子会更重要,AI 也可能取代人类创作,这促使人们思考自身价值。
信息源:万象曰 2023-11-30
查看原文
【日曜】本周科幻新闻和报纸摘要·第017期
在争议事件方面,IGN 发文抨击《黑神话:悟空》涉嫌性别歧视,引发国内网友嘲讽。人物动态上,陈楸帆访问法国并获法国总统接见。影视与活动赛事领域,第五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2023 首届泰山幻想大会相继举行;成都儿童团和苹果树下推出科幻创作冬令营;石景山区启动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萤火虫将举办科幻模型交流赛;第三届贺财霖科幻文学奖公布获奖名单;天瑞说符获 2023 英雄城市文学盛典年度网络作家。
信息源:ZJU星弦幻协 2023-11-29
查看原文
《人民日报》评科幻:把美好想象变为现实创造力
近年来我国科幻产业发展迅速,世界科幻大会展示其潜力。科幻兼具科学与幻想,启迪科研、推动科普,如《流浪地球 2》等引发关注。当前科技发展为其创作提供空间,2022 年产业营收达 877.5 亿元。但我国科幻产业尚处起步阶段,缺作家、受众和作品。需政策引导、市场驱动,促进全产业链发展,鼓励创作高质量作品,激发青少年兴趣,助力提升科技竞争力与培养人才。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3-11-29
查看原文
科幻专著的第一次常规性出现
除了不断涌现的精装科幻选集和单行本,40和50年代也见证了科幻专著的第一次常规性出现。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3-11-29
查看原文
虚构≠小说:以创作者身份赋予“事实记录”意义 | 编辑聊写作
该文主要围绕编辑水母与作者辛原对小说《蚁朝》的交流展开。辛原讲述了创作经历,其灵感源于爱好,如看蚂蚁搬家、手工绘画视频等,创作初衷是为爱好构建小世界。小说标题“蚁朝”源于故事中蚂蚁世界的兴衰类似历史。水母指出小说想象力充沛但戏剧性不足、意义不突出、情节性弱,强调小说需通过赋予生活片段意义、设计情节(行动及因果关系)来创作,还举了羊杂汤外卖的例子说明,并让读者做情绪场景设计练习。
信息源:不存在科幻 2023-11-28
查看原文
朱星儒:the best peopl in life
朱星儒是重庆大学戏剧影视学研究生,性格自由散漫又充满矛盾。他因专业缘故,通过影视作品接触科幻,认为科幻能构建广阔虚构空间且与现实相连,更关注未来人际关系。在专业课老师介绍 “朝菌杯” 征文大赛后,结合剧本写作课程,开启了科幻创作尝试。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3-11-28
查看原文
《科幻世界·少年版》:世界科幻大会特别报道+最佳科幻作文专辑
《科幻世界·少年版》2023 年 12 期内容丰富。有世界科幻大会特别报道,回顾大会及相关征集活动成果,还推出最佳科幻作文专辑展示优秀作品。本期包含《蛇之道》等精彩小说,情节扣人心弦。名师课堂教大家从吃、睡等方面找外星人;科学故事讲述学生在虚拟系统中的植物游戏经历;银河剧院呈现瓦格纳教授的危险发明故事。为小读者带来科幻知识与趣味阅读体验。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3-11-28
查看原文
我们会和AI组成家庭吗?韩松之问不只是“科幻”话题
社交媒体的热点,好像在某个不为人注意的角落又发生了一点变化。
互联网行业仍然处于“寒冬”之中,但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热点企业始终能够汇聚人们的目光。
从前大概也没人想到过,Open AI高层人员变动、微软“宫斗”内幕居然能够在中文互联网当成《甄嬛传》看,引起如此多的猜测和讨论。
信息源:界面新闻 2023-11-28
查看原文
高峰论坛:幻想文学中的东方色彩|泰山幻想大会
燕垒生以童恩正的《雪山魔笛》为例,强调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己也致力于历史科幻创作。陈虹羽分享早期科幻阅读经历,提及东西方文化在幻想作品中的相互影响,她的创作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E伯爵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东方幻想创作应注重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表达。钛艺讲述自己受日本文化影响的创作风格,认为日式背景能自然融入东方元素。焦策结合生活见闻和创作经历,阐述对东方色彩的理解,强调科幻创作者之间的联系。最后,各位嘉宾为年轻创作者赠言,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坚持写作。
信息源:泰山科幻 2023-11-28
查看原文
吴岩:《地火行天》序言
我眼中的百年中国科幻学术史分成四个时段。
第一时段从梁启超和周树人倡导科学小说,把这个文类视为思想解放和科学引入的重要载体开始,到新时期童恩正发表《谈谈我对科学文艺的认识》结束。
我把第二时段的开始设定为叶永烈发表《论科学文艺》(1980),用专章讨论科幻小说的时刻。
我心目中的科幻理论发展第三时段,是上世纪90年代的10年加上本世纪初的10年。
科幻学术发展的第四个时段,无疑是科幻研究走向初步繁荣的最近的十年。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3-11-27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