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科幻分享沙龙&《爱,死亡与机器人》系列观影
2019年11月3日晚19:00,重庆大学科幻协会召开了本学年第二次社团活动。本次活动在虎溪校区第一教学楼D1439举行,主题为“了解科幻历史,展望人类未来”,由副社长黄越与副社长张仪主持,部分社团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19-11-07
查看原文
【SFW新刊速递】《科幻世界》2019年11期
《科幻世界》2019年11期内容丰富,恰逢创刊40周年。“科学”栏目探讨太空垃圾相关知识。银河奖征文佳作频出,如《无人驾控》设定新奇,《原罪》展现星际探险。世界科幻作品《冬至》情节独特。“我与《科幻世界》”特别征文分享读者与杂志的故事。还有新书节选、封面故事、校园之星等板块,从不同角度呈现科幻魅力,涵盖科学想象、人性思考等内容,为读者带来多元阅读体验。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19-11-07
查看原文
施战军:科幻文学具有科学之核、文化之核、生命之核
科幻当然首先得有科学之核,否则不能称之为“科学幻想”。非常重要的是,在拥有科学之核的同时甚至在此之上或者说在科学之核的底里,更应该有文化之核,最终通向的是生命之核。科学之核——文化之核——生命之核,在某种意义上,科幻文学以此对所有文学寻找“硬核”起到了赋能、引领的作用。
信息源: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2019-11-04
查看原文
社长专访 /陆家钰:希望高校科幻社团多多共享资源相互交流
陆家钰在高中时经朋友推荐阅读《三体》,由此踏入科幻领域,进而了解到众多科幻作家。她参加过沙龙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科幻活动,其中先锋书店举办的关于未来机器人的讲座,因聆听了阿缺、墨熊等老师的见解且现场交流精彩,给她留下深刻印象。陆家钰认为科幻是现实的延伸,也是理科生的浪漫,加入社团后发现大家对科幻理解虽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 。她加入社团时只想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未曾想过当社长 。担任社长期间,面临社员积极性不高、线下活动参与度低的难题,通过与其他高校幻协联谊来解决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19-11-03
查看原文
从伟大科幻片时代走来的《终结者6》,最终走向了贫瘠美学
《终结者:黑暗命运》昨天上映,首日票房6600万。
也许因为这个系列的第四、五部质量较差,回归的第六部口碑还不错,豆瓣开画分数7.3,烂番茄新鲜度70%,Metacritic评分54。
信息源:影视毒舌 2019-11-02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韦巍:科幻可以提供现实世界所不具有的某种可能
韦巍小学时因阅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接触科幻,高中后开始正式创作。大学期间,他参加了学校科幻社团组织的电影观影会、征文活动,以及江苏省科幻写作培训营等,其中纪念海因莱茵主题活动中索何夫的讲座令他印象深刻。韦巍认为科幻是提供现实所没有的可能并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他的作品《生命线》创作过程波折,通过细化大纲克服了情节连接的难题。生活中的韦巍幽默开朗,与作品冷峻细腻的文风不同 。他喜爱《你们这些还魂尸》《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等科幻小说,后者对其写作风格影响较大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19-11-01
查看原文
【小说】无奖——《追日》
无奖的《追日》获“SFW官微想读榜”第二期首位。小说中,夸父肩负追日使命,“我”在父亲离开后成长。懒汉普罗米修斯道出真相:夸父是原料采集者,追日会被收割。“我”途中遇到裂缝,还遇见一位想寻死的老机器。老机器拒绝“我”的帮助,自行赴死。“我”从裂谷出来后继续追日,明知追日结局是被分解,却毅然前行,最终在接近太阳时身体分崩离析,意识模糊中看到先祖的潘洛斯三角,准备“永生永世”留在这里。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19-11-01
查看原文
嵌套与轮回——星云奖入围长篇《亡灵》评论
韩松2018年的最新作品《亡灵》作为“医院三部曲”(《医院》《驱魔》《亡灵》)的收尾作,正体现了科幻小说的认知构建如何超越乌托邦/反乌托邦的单纯褒贬,将医与病的“矛盾”层层推演,以达到思考中国社会可能性的边缘。因而对《亡灵》的理解,需考量整个“医院三部曲”的脉络。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19-11-01
查看原文
从“垃圾围城”到“塑料王国” ——星云奖入围长篇《固体海洋》
在近海的某小渔村里,一个夭折的婴儿被发现脊椎变形,体内生长出许多紫黑色的怪异肉瘤。与此同时,在浩瀚无边的海洋上,一只身患癌症的北极熊也出现同样的症状,溺水后的它与垃圾海岛有机结合,形成似生物又似非生物的巨形肉瘤,接触到它的人类全部被感染。《固体海洋》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它所关注的内容——变异的细菌、爆发的癌细胞、横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间的怪物,早已在你我之间悄然发生,让它更有可能成为一部关于未来世界的恐怖演绎片。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19-11-01
查看原文
《诡秘之主》:蒸汽朋克嫁接克苏鲁
《诡秘之主》的题材实际上相当小众,它借用了西方科幻界的“蒸汽朋克(Steampunk)”元素,但是小说的总体风格和氛围却带着十足的“克苏鲁神话”风格。不管是蒸汽朋克还是克苏鲁,即使在西方流行文化中都应该算是小众中的小众,在我国更是冷僻,只有科幻、奇幻爱好者才略知一二。但是在本书中,这两种冷门元素的混搭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奇妙“化学反应”。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19-11-01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