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微博
微信
微信客户端扫一扫
抖音
抖音客户端扫一扫
B站
扫码访问手机版
微信客户端扫一扫
抖音客户端扫一扫
科学家发现“水稻空调”基因,北稻南种不是梦!
本条由 小鱼干 原创
1
0
1
0

科学家发现“水稻空调”基因,北稻南种不是梦!

炎炎夏日,高温是水稻的“一生之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华中农业大学科学家发现水稻中的QT12基因是其对抗高温的“秘密武器”。该基因通过“双重保险锁”机制调控水稻耐高温性:不耐热水稻中,高温激活NF-Y蛋白打开QT12基因锁,导致营养物质合成失衡;而耐热水稻中,基因锁结构变化使NF-Y蛋白无法识别,水稻能保持正常合成,实现优质高产。研究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主流水稻品种的QT12基因“锁住”,在夏季酷热地区试验,改造后的耐热稻产量显著提升,米质也更优良。该研究不仅为培育“绿色营养超级稻”提供了基因武器,也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新方案。未来,这项技术有望使北方粳米在南方种植,让更多人吃到香糯的东北大米。

夏天太热,水稻中暑怎么办?科学家发现水稻自带的“空调开关”!

炎炎夏日,我们躲在空调房里图个凉快。但你有没有想过,在田地里暴晒的水稻该怎么办?

不过别担心,华中农业大学的科学家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们找到了水稻对抗高温的秘密武器——一个名叫 QT12 的神奇基因!

水稻中的“空调开关”——QT12基因

高温可是水稻的“一生之敌”。在幼穗分化期,超过35℃的持续高温会导致水稻减产约30%,抽穗期遭遇高温会减产50%,扬花期的高温更会让水稻“花而不实”,断子绝孙,灌浆期高温热害的催熟效果,还会让水稻变得干瘪,品质下降。

此外,全球变暖带来的极端高温,更让水稻“严重中暑”,据统计,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将直接导致水稻产量减少6.6%–25%,不仅产量下降,连米饭的口感都变差了。这可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饭碗的大事!

然而在过去,科学家们很难找到既能让水稻在高温下保住产量,又能保住品质的基因。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团队,找到了水稻体内一个神奇的“基因开关”,它的名字叫 QT12。

就像我们打开空调开关可以调节室内温度一样,QT12如同水稻对抗高温的“秘密武器”,它不仅能调节水稻耐高温机制,还能同时保证产出的米粒晶莹剔透,口感香甜,完美解决了“高产”和“优质”难以兼得的老大难问题。

“双重保险锁”如何工作?

这个“基因开关”是如何运作的呢?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非常精妙的“双重保险锁”机制。

第一把锁(基因锁): 在不耐热的水稻中,QT12基因上有一个特殊的“位点”,像一把未打开的锁。当高温来袭,一种叫“NF-Y”的蛋白质就会跑过来“开锁”,让水稻仿佛“应激”一般,在合成营养物质的时候发生错误,各种营养物质配比失衡,导致米质变差,产量降低。

第二把锁(温度锁): 这把锁本来是锁着的。但高温天气就像一把“钥匙”,它会激活NF-Y蛋白,让它去打开第一把锁。

NF-Ys-QT12分子模块调控水稻品质耐热性的工作机制(李威 供图)

NF-Ys-QT12分子模块调控水稻品质耐热性的工作机制(李威 供图)

对于不耐热的水稻,高温一来,两把锁“咔哒”一声全打开了,水稻的“警报系统”被过度激活,蛋白质和淀粉合成比例失调,生产出来的米自然又少又难吃。

这个“双重保险锁”系统,巧妙地揭示了水稻如何智慧地应对高温胁迫。但这对于人类来说,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缺点。

然而,在有些天生耐热的优质水稻中,第一把锁(基因锁)本身就是“坏”的!它的结构发生了微小变化,导致NF-Y蛋白根本无法识别和打开它。这样一来,无论高温怎么“催促”,这套“警报系统”始终处于关闭状态。水稻就能在高温下保持“淡定”,稳稳地合成淀粉和蛋白质,最终实现优质又高产。而这种坏掉的基因锁,正是科学家们所寻找的:把这种锁换到那些不耐热的高产优良品种中,不就能培育出耐热又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了吗?

从实验室到餐桌:“耐热稻”威力有多大?

理论再好,也要看实际效果。研究团队利用现代基因编辑技术,将一些主流水稻品种的QT12基因“锁住”,然后把它们种在武汉、杭州、长沙等夏季酷热的地区进行试验。

结果令人十分惊喜:在极端高温下,改造后的耐热稻和普通水稻相比:小区试验产量分别提升了 92.5%、64.1%和54.7%!米粒的垩白(米粒中白色不透明的部分)也大大减少,外观更晶莹,煮出来的米饭也更好吃。

正常大米和垩白粒对比图

正常大米和垩白粒对比图

研究人员还将这个优秀的基因导入了著名杂交稻品种“华占”中,改良后的品种在高温下产量大幅提升,米质也变得更优良。这无疑是打破了“逆境下,高产不优质”的魔咒!

未来展望:为全球饭碗保驾护航

这项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细胞》(Cell)上的研究,不仅仅是一项科学突破。它为我们培育“绿色营养超级稻”提供了强大的基因武器,也为保障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绿色的解决方案。

低表达QT12协同提高籽粒品质和产量耐热性(李威 供图)

低表达QT12协同提高籽粒品质和产量耐热性(李威 供图)

你知道吗?

籼稻 vs. 粳稻

籼稻(如泰国香米):耐热性强,适合南方高温地区,灌浆持续时间较短(20~30天)淀粉合成速率快,直链淀粉大量合成,蛋白质含量略高(7~9%),米粒硬度大,咀嚼感强。煮出的米饭质地松散不黏籼米适合炒饭、咖喱。

粳稻(如东北大米):耐寒性好,适合北方温带气候,灌浆持续时间较长(30~40天),淀粉合成速率缓慢,支链淀粉逐步累积,蛋白质较低(6~7%),口感更绵软。煮出的米饭黏性强适合制作寿司、粥。而且粳稻胚乳中脂类含量稍高,赋予米饭光泽和香气(如日本越光米的“油性”口感)。

有了水稻耐热“基因开关”这项技术,今后也许有望将北方好吃但不抗热的粳米在南方种植,让更多人吃到香糯的东北大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资讯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科幻岛平台的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科幻岛联系。
撰稿人
小鱼干
+关注
一枚生物科普小编
我要留言
我要留言 举报和反馈
最新留言 已精选评论
您未登录,立即登录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赞赏
给撰稿人打个赏
1元
2元
5元
赠1张推荐票
10元
赠2张推荐票
20元
赠4张推荐票
50元
赠10张推荐票
评论已提交,审核后将展示。
分享
分享至微信朋友圈
X
微信扫码支付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完成支付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2
举报与反馈原因
建议您填写电话和留言对象信息,将有助于我们尽快解决您提出的问题,并及时与您沟通。
E-mail:
姓名:
电话:
赞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