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微博
微信
微信客户端扫一扫
抖音
抖音客户端扫一扫
B站
扫码访问手机版
微信客户端扫一扫
抖音客户端扫一扫
找到了!我国科学家发现大脑里藏着一只“GPS”专门给手导航
本条由 canis1 原创
0
0
1
0

找到了!我国科学家发现大脑里藏着一只“GPS”专门给手导航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牵头的科研团队发现,猕猴大脑中负责计划运动的前运动皮层存在“手部GPS”系统,能实时定位导航手部运动。该系统通过特定神经细胞的位置野实时描绘手的运动轨迹,且高效“混合编码”位置、方向、速度、目标等信息。这种高效方式与大脑“总GPS”(海马体)方法相似,暗示大脑或采用通用“空间导航法则”。该发现为理解大脑控制运动提供新视角,对脑机接口设计、机器人运动控制及残障人士神经假肢控制有重要意义。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想伸手拿桌上的水杯时,大脑是如何精确指挥你的手,让它不偏不倚、不快不慢地完成这个动作的?这个我们每天做无数次的“小事”,背后其实隐藏着大脑极其复杂的计算。

最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牵头的科研团队,揭开了这个秘密的一角。他们发现,在猕猴大脑中负责计划运动的区域,竟然存在一个类似“GPS”的系统,专门负责为手进行实时定位导航!

导航卫星可以为各类交通工具提供位置导航信息,大脑里也同样存在类似的机制指引手部的运动。

导航卫星可以为各类交通工具提供位置导航信息,大脑里也同样存在类似的机制指引手部的运动。

大脑里的导航系统,不只一个

众所周知,汽车有GPS,可以告诉我们现在在哪,该往哪走。科学家们早就发现,我们的大脑里也有一个类似的“总GPS”,它位于一个叫做“海马体”的区域,帮助我们在城市里找路、在房间里行走,构建起我们对整个空间的认知地图。

但问题来了,对于像手这样身体上一个“小零件”的精细运动,大脑是否也有一个专门的“迷你GPS”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神经科学家。

为了找到答案,研究团队找来了几位“特约研究员”——猕猴。它们和人类一样,拥有一双极其灵巧的手。

科学家们在猕猴大脑中一个叫做“前运动皮层”的区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运动规划中心”)植入了非常微小的传感器,用来“偷听”大脑神经细胞在猕猴伸手抓东西时的“对话”。同时,他们用好几个摄像头,精准记录下猕猴手部运动的每一个瞬间。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猕猴自然抓取范式以及大脑背侧前运动皮层神经元的“位置野”活动模式(图片来源:中科院网站

猕猴自然抓取范式以及大脑背侧前运动皮层神经元的“位置野”活动模式(图片来源:中科院网站

当科学家们对比猕猴的手部位置和大脑信号时,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脑里有那么一群特殊的神经细胞,它们非常“专一”。比如,A细胞只在猕猴的手移动到A点附近时才会兴奋地“亮起来”;而当手移动到B点时,则是B细胞开始活跃。

这些神经细胞各自负责一块特定的空间区域,科学家把这些区域称为“位置野”。当手在空间中运动时,这些“位置野”就像一个个像素点,被依次点亮,从而在大脑中实时描绘出了手的运动轨迹。

简单来说,就是科研人员通过记录猕猴执行自然抓取任务时的神经活动,发现在大脑的运动皮层中存在类似GPS的神经编码机制,能够在抓取过程中实时表征手在空间中的位置。

一个更聪明的“GPS”,身兼数职

这个新发现的“手部GPS”有多厉害呢?研究显示,它非常高效!科学家们仅仅动用了大约50个最活跃的“位置细胞”(只占总记录细胞的10%),就能以高达80%的准确率,完美“翻译”出手的整个运动路径。

更酷的是,这个GPS系统还是个“多面手”。

同一个神经细胞,在报告“手现在在这里!”的同时,还会顺便报告“手正朝那个方向移动,速度是这么快,而且它的目标是桌上的那颗花生!”

这种将位置、方向、速度、目标等多种信息“打包”在一起处理的“混合编码”方式,就像一个超级智能的导航软件,不仅告诉你当前位置,还同时显示了车速、方向和目的地,让大脑能够极其高效地规划和执行抓取动作。

有趣的是,这种高效的工作方式,与大脑里那个负责全身导航的“总GPS”(海马体)所使用的方法如出一辙。这暗示着,大脑可能采用了一套通用的“空间导航法则”,来处理从“走遍世界”到“伸手取物”等不同尺度的运动。

未来的机械臂或许也能拥有像人手一样的感知和操控能力(AI生成图片)

未来的机械臂或许也能拥有像人手一样的感知和操控能力(AI生成图片)

这个发现,将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

这项“手部GPS”的发现为理解大脑如何控制运动提供了全新视角,并为脑机接口的设计和机器人运动控制带来了重要启发。

对于残障人士来说,通过解码这些位置神经元的活动,有望实现更精准高效的神经假肢控制。此外,科学家也可以借鉴大脑这套精妙的导航算法,来设计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让机械臂也能拥有像人手一样的感知和操控能力,去完成那些更精细、更复杂的任务。

参考链接[1]:
参考链接[2]: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资讯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科幻岛平台的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科幻岛联系。
撰稿人
canis1
通讯员 | 撰稿人 | 科幻作者 
+关注
13123
我要留言
我要留言 举报和反馈
最新留言 已精选评论
您未登录,立即登录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赞赏
给撰稿人打个赏
1元
2元
5元
赠1张推荐票
10元
赠2张推荐票
20元
赠4张推荐票
50元
赠10张推荐票
评论已提交,审核后将展示。
分享
分享至微信朋友圈
X
微信扫码支付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完成支付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2
举报与反馈原因
建议您填写电话和留言对象信息,将有助于我们尽快解决您提出的问题,并及时与您沟通。
E-mail:
姓名:
电话:
赞赏成功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