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教监管厅函〔2021〕7号),确定“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为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之一。
大赛宗旨:激发广大中学生对科学和文学创作的兴趣、引导中学生追求和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搭建展现新时代高中生的科学素养、想象力、创造力与写作能力的平台,实现文学与科学的融合,繁荣科普科幻创作事业。
大赛设置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大赛作品评审工作,由学科(行业)内的权威知名专家学者和科普领域内高水平的科普作家、科幻作家、理论家、评论家、编辑家、翻译家和组织工作者担任。
1.学生
初赛设立省级一、二、三等奖;
决赛设立全国一、二、三等奖。
2.教师
对获奖学生的辅导教师颁发“优秀辅导老师”荣誉证书;
对积极组织参赛的教师颁发“最佳组织者”荣誉证书;
对被遴选参与评审的学校教师颁发“评审委员”证书。
3.学校
对取得优秀成绩的学校颁发“优秀生源基地”奖牌。
第八届大赛限高中生参赛
科普作文与日常语文学习中的作文是有区别的,科普作文就是运用文学艺术的方法或形式,去表达科学技术的内容。通过科普作文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及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科幻作文与日常语文学习中的作文有着明显的区别,科幻作文是以想象力为核心,以当代的科学前沿为基础,运用文学艺术的方法或形式,去表达人类对未来世界的理解与愿望。
一篇好的科普作文应具备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一篇好的科幻作文应具备想象力、科学性、思想性、文学性。评判一篇作文以题意、创意、想象力、科性、构、语言、为重点,全面衡量,综合考虑。
参赛作品版权归组委会所有,一等奖作品会刊印成书。
根据选手情况,可采取以下其中一种方式报名。
(1)无学校统一组织的参赛者可通过大赛官网或官微进行个人报名完成账号注册、申请书审核等流程,在报名成功后及时查看参赛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创作并上传作品。
(2)参赛人数较多的学校可由学校统一组织团体报名,报名成功后,学校通知参赛学生登录个人账号(学生账号为报名所用手机号,默认密码为手机号后六位)及时查看参赛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创作并上传作品。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是以科普作家为主体,并由科普翻译家、评论家、编辑家、美术家、科技记者,热心科普创作的科技专家、企业家、科技管理干部及有关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清大紫育是一个发布企业相关信息和资讯的自媒体公众号。
《科学故事会》杂志是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是一本面向初中生和小学中高年级,以原创科学故事阅读和写作为主的刊物
《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于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是面向全国青少年的科普图文月刊。
《科普时报》是由科技日报社主办的全国首份综合性科普周报。
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由江苏科技报社、科学大众杂志社、江苏省科普影视中心、江苏省科协信息中心4 家单位整合而成。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承担全媒体科普资源的开发与传播:负责江苏科技报、《科学大众》杂志出版发行工作;承担科普影视作品创作、传播工作,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科普宣传;负责地铁、公交、广播、电视等传播平台建设;负责科普图书、挂图设计、配送,评选优秀科普作品。
河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服务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关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 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致力于培养具有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