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幻创作创意大赛“光年奖”的设立,旨在国内发掘、评选和鼓励科幻创作领域有生力量,提供科幻竞技和全方位发展的平台,提升社会公众对科幻的关注度,推动我国科幻产业的繁荣发展。
【评审方式及具体流程】
1、征稿期:2021年5月20日—2021年8月20日
2、初审期:2021年8月22日—2021年9月10日
初赛评审人员将对参赛作品打分。每个参赛作品设置三名初赛评审。通过加权的方式,进行分数统计。大赛组委会在初审期结束日将初审结果(即进入复赛的作品名单)予以公示。
3、终审期:2021年9月12日—2021年9月28日
复赛阶段,专家评审委员会将对所有进入该阶段的作品给出分数。所有参与评审的专家的分数合计即为该作品的复赛分数。这一时期亦为大赛组委会接受“退出参赛声明”电子或书面函件的最后时期。
4、 获奖名单确认期:2021年9月30日
专家评审委员会在充分讨论的前提下评选出最终的获奖名单,确定七大奖项得主。
2021年北京科幻创作创意大赛“光年奖”共设7类奖项。包括:
长篇小说:一等奖1名
短篇小说: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科幻微小说: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科幻剧本:一等奖1名
校园之星:一等奖 1名、优秀奖3名
科幻美术:一等奖2名(科幻插画1名、科幻漫画1名),优秀奖10名(科幻插画5名、科幻漫画5名)
科幻有声作品:一等奖2名(个人1名、团体1名)
(获奖作者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荣誉证书,并由主办方推荐加入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获奖作品将有机会结集出版。)
【长篇、短篇、微小说、校园之星、科幻剧本类要求】
1、保证作品为原创并且未在媒体公开发表。投稿默认授予组委会展示权、宣传权。
2、所有参赛作品须为科幻题材。
3、小说作品字数限制:长篇(6万-20万字),需提交全文、大纲;短篇(8千-3万字);微科幻(8千字以内);校园之星(1万字以内)。
4、科幻剧本类奖项,参赛者需提交剧本大纲(包含角色、剧情梗概等主要内容)及完整剧本。
5、同一作品不得同时投两类比赛项目。
6、文字作品建议配图一张,图片内容与文章主题相符合,无版权争议。
7、为保持公平公正,所有参赛作品由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统一上传。投稿请注明姓名、手机号等联系方式,以便及时联系。投稿邮箱:guangnian@kedo.net.cn
8、投稿须知:编辑部不接受纸质投稿。
【科幻美术、科幻有声作品类要求】
1、保证作品为原创并且未在媒体公开发表。投稿默认授予组委会展示权、宣传权。
2、所有参赛作品须为科幻题材。
3、科幻美术奖项,题材包括但不限于宇航探索、人工智能、空间维度、生命科技、蒸汽朋克、末世废土、异星文明、机甲主题等,提交作品时请附上50-500字的设计理念阐述。参赛入口设在UI中国分赛场,分赛场专题在UI中国网站上线,请参赛者在UI中国网站注册后上传参赛作品,并附上参赛作品简介。
4、科幻有声作品奖项,参赛入口设在喜马拉雅分赛场,分赛场专题在喜马拉雅APP上线,请参赛者在喜马拉雅APP注册后上传参赛作品。参赛主体请注明是团体还是个人,作品音频时长8分钟以上,音频开始请先介绍作品题目、作者、所获奖项。为保证版权无争议,由蝌蚪五线谱提供50部科幻小说,仅供参投该奖项使用。
【投稿要求】
1、长篇、短篇、微小说、校园之星、科幻剧本类投稿邮件主题格式:【光年奖】+【长篇/短篇/微小说/校园之星/科幻剧本】+【文章标题】;
2、科幻美术类投稿主题格式:【光年奖】+【科幻插画/科幻漫画】+【作品标题】;
3、科幻有声作品类主题格式:【光年奖】+【科幻有声作品】+【作品标题】。
【版权说明】
大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除此之外,任何个人和群体以此为由所宣称的任何主办主管机构,均未被授权。
1、主办方享有作品网络传播权及版权代理权。未获奖作品版权自动归于作者本人。
2、在评选的任何阶段,参选对象均有权宣布放弃参与评选。组委会以参选者正式授权的通知为准,宣布放弃参选的作品及个人不再参加同次或以后的评选。
3、参选对象如未书面通知组委会退出评选,则视为自愿参加本次评选。组委会有权在宣传过程中提及获奖者/作品,并有权在参选者同意的前提下结集出版获奖作品。
4、参加评选的作品,相应署名作者必须保证为该作品的第一创作人,若涉嫌抄袭等侵权行为,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1、2021年5月20起至2021年8月20日,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小说、校园之星、科幻剧本类参赛选手可将作品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nian@kedo.net.cn)。由工作人员将参赛作品统一匿名处理后,上传至蝌蚪五线谱网站的大赛专题页面进行全文展示;长篇参赛作品仅在网站发布部分信息,不进行全文展示。
2、科幻美术、科幻有声作品类参赛选手请在UI中国分赛场、喜马拉雅APP分赛场上传作品。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于1963年,是北京地区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地方组织,接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业务指导,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的参加单位。
蝌蚪五线谱是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建的大型公益性科普网站
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简称“北京科普作协”,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发起成立,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
UI中国,于2008年成立,是国内专业设计平台,同时也是国内较有影响力的设计平台。
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
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是以互联网为核心驱动的影视实业公司。
快看漫画是快看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发行的一款移动端漫画APP,向用户提供高清全彩的国内外原创漫画阅读。
高校科幻爱好者自发组建的自媒体平台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5年,是一家综合性的中央级出版社。
北京中作华文数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作家出版社共同投资成立的一家专业从事数字出版的公司。
成都八光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经营科幻文化,扩大科幻影响力为核心理念,主要业务涉及图书出版、版权运营、漫画改编、活动组织和项目孵化等的公司。
三体网站社群是三体宇宙(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三体宇宙官网的官方社群网站。
博峰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是一家科幻出版机构,出版图书《流浪地球》《虫子的世界》《2.5次世界大战》《微纪元》《吞噬地球》等。
每天读点故事是侧重中短篇的类型小说分发和IP孵化的原创故事平台。平台通过开发文字、插画、有声、魔剧等多条产品线,构建了移动端的新型轻娱乐平台。采用独家全版权签约模式,打造精品IP策源地。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