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第二届科幻星球奖冠军火热出炉,引领科幻产业发展新篇章
第二届科幻星球奖于 2022 年首办,旨在推动科幻产业发展,此次全面开展多奖项评选,经多环节评选出 10 个领域冠军,奖金丰厚。科幻技术奖聚焦技术创新应用,科幻文学奖激发创作动能,科幻作品奖推动影视发展与跨界交流,突出贡献奖表彰相关工作者。获奖作品如 “LED 虚拟拍摄制片技术”“《我们生活在南京》”“《流浪地球 2》” 等在各自领域表现卓越,日本作家立原透耶获突出贡献奖。科幻星球奖强化跨界协同,推动了科幻产业的国际合作与发展 。
信息源:科幻产业研究 2024-04-19
查看原文
《三体》电视剧、《流浪地球2》等获第二届科幻星球奖
日前,第二届科幻星球奖获奖名单揭晓,9个项目分别摘得科幻技术奖、科幻文学奖、科幻作品奖各子奖项冠军,1位科幻学者荣获突出贡献奖。获奖名单中,既有《三体》《流浪地球2》《我们的火星人》等一批耳熟能详的科幻影视和文学作品,也有“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LED虚拟拍摄制片技术”等一批硬核科幻技术和创新产品。
信息源:中国科普网 2024-04-19
查看原文
走近科幻小说《逐日》中的科学家
科幻小说《逐日:空间太阳能电站档案》以空间太阳能电站解决方案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在空间太阳能电站领域的科技竞赛,探讨了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奉献和对新一代科学家的期望。观古今中外科幻史,科幻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科学家形象。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4-04-19
查看原文
用科幻手法“翻新”中国历史故事
近年来,不少中国科幻作家有意识地将目光投向历史,将历史题材和科幻元素相结合进行创作,飞氘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蝴蝶效应》用科幻想象力和笔法改写了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并将之与国外科幻大片进行巧妙地“嫁接”——每一则故事题材或人物都取自中国历史,但题目都用外国科幻电影的片名。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4-04-19
查看原文
科幻作品中的“另类”科学家
近期美国物理学家兰加·迪亚斯因学术不端被罗切斯特大学解雇,类似事件虽不频繁但影响大。有学者研究表明媒介塑造科学家形象,本文聚焦科幻作品中科学家负面形象。国外研究发现科幻电影多呈现科学家威胁人类等内容,这可追溯至科幻小说发展历程。如《弗兰肯斯坦》中科学家被自己创造物所害,《吉基尔博士与海德先生奇案》里医生创造出恶的化身等,此类作品警示科技被滥用的危害及反人类危险,部分还有预见性。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4-04-19
查看原文
龙逸飞:一个好的科幻社团应该具有鼓励创作的氛围的特征
龙逸飞是武汉大学科幻协会 2021 - 2022 年会长,小学时因《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动画剧集接触科幻,后阅读诸多经典作品,大学时科幻成为生活一部分且引发其对社会的思考。他因想改变社恐情况加入武大科幻协会并参与工作组,在协会锻炼了能力、结识了朋友。他策划过电影放映、征文、播客等活动,印象深刻的有播客、与文学院征文及韩松老师回武大活动等。他认为高校科幻社团存在专业性问题,好社团应具鼓励创作氛围。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4-04-18
查看原文
圆桌回顾|多重视野下的中国少儿科幻文学
近年来,伴随着科幻文学的日益繁荣,少儿科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中国少儿科幻文学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对其做出梳理、总结与展望。当我们谈论少儿科幻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当前的少儿科幻创作、研究和出版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又面临着哪些亟须澄清与注意的问题?本次圆桌论坛将聚焦少儿科幻,呈现多重视野下的中国少儿科幻文学发展样貌。
信息源:中文科幻学术工坊 2024-04-17
查看原文
AI时代的文艺如何在变革中创新
2024年是武侠双杰金庸和梁羽生诞辰百年。大师虽已远去,我却犹记他们小说中每有武林秘籍或武功绝学出现,必在江湖上引来一场腥风血雨。这让我联想起近年人工智能(AI)技术席卷全球的情景。从ChatGPT横空出世到Sora惊艳亮相,“热辣滚烫”的AI丝毫不亚于金庸笔下的倚天剑和屠龙刀,甫一现身便在世界范围内搅动一池春水,恐慌者有之,欢呼者有之,观望者亦有之。如今,由OpenAI推出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越来越深刻地嵌入人们的生活,围绕AI与人类以及文艺创作关系的讨论依然如火如荼。
信息源:文艺报 2024-04-17
查看原文
【书单推荐】看完这五部科幻作品,刷新你的科幻观
本期【书单推荐】,小编从成都科幻馆-星云阅空间书架,为读者洗拣出的一份跨越多维想象力的科幻作品书单。让我们一起在阅读中探究天人、通古今,鸟瞰科幻文学数百年的发展脉络之际,为追逐“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提供奇点。
信息源:成都科幻馆 2024-04-17
查看原文
汪学斌:对意义的追寻亦是赋予意义的过程
汪学斌是华南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及该校科幻协会副社长,笔名 “14a”。他小学时因《星球大战》《生化危机》等电影接触科幻,认为科幻的吸引力在于对未知变量及其影响的探索,定义科幻是以科学推导世界可能性。高中时他因娱乐开始写科幻,后经修改完成三十多万字长篇。他觉得好科幻作品需具合理性与真实感。他通过群推文了解 “星火杯” 并投稿,虽成绩不佳但从他人作品和评委意见中学到很多。在社团中他结识同好获取素材,其专业知识对创作有帮助也有困扰。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4-04-16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