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逃出母宇宙》与“核心科幻”论
2011年,王晋康提出了科幻小说创作需要“核心科幻”的观点,在科幻小说界产生很大反响。2013年12月,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王晋康长篇小说《逃出母宇宙》,自然被视作他的“核心科幻”理论的文学实践。
信息源:光明网 2016-07-09
查看原文
科幻作家王麟:浅谈中国科幻创作的发展
本篇为科幻作家王麟对中国科幻的简介及发展概括。
信息源:中国作家网 2016-07-08
查看原文
刘宇昆的科幻文学书写:多重边缘下的中心
刘宇昆成为了两个维度上的双向文化桥梁,他既向美国读者展现了中华文化,向中国读者展现了美国科幻小说的市场走向;又向主流文学读者和评论家展 现了科幻文学的多种可能性,向科幻文学读者展现了主流文学的精致与文学性。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翻译了若干中国科幻小说,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本土科幻。经 由他翻译的刘慈欣的《三体》成为首部获得雨果奖的中国科幻小说,他翻译的中国科幻短篇选集《看不见的星球》(Invisible Planets )也将于2016年11月出版,这会是第一本在美国出版的中国当代科幻短篇小说集。
信息源:文艺报 2016-07-04
查看原文
中国的科幻小说创作必须踏踏实实
作为新中国输出到美国的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英文版在美国的出版发行令刘慈欣声名鹊起,并成为首部入围星云奖并斩获雨果奖的作家,刘慈欣也因此被许多科幻迷和文学评论家冠以“中国科幻第一人”的美誉。14日,在中国作家北京大学讲坛上,刘慈欣与“科幻粉”面对面地分享了自己进行科幻创作的心路历程。
信息源:光明网 2015-10-16
查看原文
访谈 | 中国少儿科幻的现状与未来
“科普型科幻”只是当前少儿科幻的一个分支,而并非全部。事实上,经过70多年的长足发展,当代少儿科幻已远远超越了简单的 “科普化”“知识化”“低幼化”,以及情节上的“单线化”“去复杂化”,主动投入到更为广阔的科幻想象空间。
信息源: 1970-01-01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