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如果移民火星,不仅是“去远方”,更像是“永别”
顾适的科幻小说《搬家》围绕火星移民展开。数十年前,两名科研人员在冷湖结缘后投身火星城市建设,当一方获得移民名额时,因理念分歧产生争执,一方重生活需求,另一方激进地想用“算法”构建一切。作者身为城市规划师,借人物体现不同规划理念。冷湖作为火星参照,凸显移民火星的风险与希望。此外,作者从自身创作反思女性角色塑造,《搬家》中的辛越便是坚持自我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家庭在星际探索中的付出与牺牲。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4-02-23 查看原文
“孤独信使”尼科尔森
马乔里·霍普·尼科尔森,现代语言学会1962-63年间的主席;更早的时候,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923-1926年的早期科学运动史上,她已经是阿瑟·O·洛夫乔伊“学会”的一分子。但她对科幻研究的贡献同样是在十分孤独的情况下作出的。她在《美国学者名人录》(1969)自己的词条中并没有列入自己那本标题最容易跟科幻联系起来的著作《月球之旅》(1948),这也许反映出她自己对科幻这一文类“边缘”属性的态度。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4-02-22 查看原文
劳伦斯·布洛克:自我肯定的写作训练 | 编辑聊写作
编辑以《消失的北京城》为例,指出衡量小说标准不唯一,作者应明确目标选择适合道路,读者也各有喜好。还介绍了劳伦斯・布洛克提供的自我肯定写作训练,如拿纸画竖线,左侧写自我肯定,右侧写最先浮现的负面想法,写完五遍后换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最后以积极心态结束,每次都要给出负面回应,旨在帮助写作新手朝目标迈进。
信息源:不存在科幻 2024-02-20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房奕洋:通过科幻的方式展望和放大对当下事情的思考
房奕洋是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热爱科幻。12年左右因《三体》接触科幻,后常读《科幻世界》。他认为科幻是展示未来可能性的流动元素,因阅读思考产生创作冲动。他喜欢夏茄老师的《你无法抵达的时间》,受其影响尝试创作。他觉得好的科幻作品应 “深刻” 且 “优美” 。其作品《再一次触摸》源于对校园中人与宠物情感互动的思考,探讨情感赋予问题。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4-02-20 查看原文
谁是韩松?——写于再读短篇集《宇宙墓碑》
韩松不是英雄,甚至拒绝英雄,因为英雄不过也是鼓起勇气却时感无力的凡人罢了。 他只是和诸多乘客一道,被迫踏上了中国这条永不停歇的列车,哪怕列车头已经没人了。当乘车们开始病变甚至自相残杀的时候,却无人关心这辆列车将驶向何方,沿着何种路径。乘客们狂欢不已,他却感到尴尬和作为一个观察者而非建构者的有心无力,这种体验使他疏离于人群,独自寻找着生路或死路。 这也将是你我的命运。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4-02-20 查看原文
银河边缘017|想象力不要停!
开篇指出科幻作品是超越现实的想象之旅,当下科幻与现实的界限渐趋模糊。接着介绍《银河边缘 017》收录了中美科幻作者的 6 篇中短篇作品,包括人机相恋、外星文明生育困境、超级英雄自救等丰富题材,能引发读者对爱、人性、生命传承等人文主题的思考。还分别对各篇故事进行了简要概括,如《关于你的真实》探讨仿生人对爱的理解,《十二片拼图》展现外星文明中女性生育困境等。最后介绍《银河边缘》MOOK 的基本信息,包括创刊时间、发行周期、内容特色及购买渠道,并提及征稿事宜。
信息源:银河边缘 2024-02-19 查看原文
戏剧《世界旦夕之间》主题对谈:科技制造现实与人类存在主义
这部戏剧改编自丹尼尔・加卢耶 1964 年的小说《十三层空间》,此前法斯宾德曾将其改编为电影,此次国内导演李建军再次改编并搬上舞台,将于 3 月 23 日、24 日在 YOUNG 剧场上演。围绕这部戏剧,导演李建军、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怡微、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祁涛,将在 2024 年 3 月 20 日于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光华楼西主楼 2501,从戏剧、文学、哲学等不同专业领域共同探讨科技、末世以及人的存在与行动等话题。该活动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全媒体与艺术中心、新青年剧团、YOUNG 剧场主办
信息源: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2024-02-18 查看原文
杨果 | 数字生存场景中技术与伦理的二律背反
文章开篇点明《云身》引发关注,其以 2050 年元宇宙时代为背景,“云身” 设定引发人类存在与伦理危机的思考,这不仅是对未来的想象,也影射了当代人在数字生存场景中的现实困境,体现技术的两面性。接着从学术史角度阐述技术与伦理关系的演变,指出二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差异,《云身》中 “矫正” 情节隐喻了技术与伦理的二律背反。
信息源:机器人人文 2024-02-15 查看原文
数字生存场景中技术与伦理的二律背反——《云身》与元宇宙的诗学
两幕科幻哲理剧《云身》的成功上演,在深圳本地乃至全国科幻爱好者中均引发了震动。的确,这部剧无论在主题、内容还是舞台效果上,都充满了鲜明的科幻元素。即便经费有限,舞台上所呈现出来的声光电效果,也足以令人感到震撼。全剧高潮的结尾部分,“院长”向全体“碳基人”抛出的是否销毁无法“矫正”的“硅基人”——云身——的选择题,不仅将戏剧冲突拉满,而且将科幻、想象与现实拉近,进而以科幻作品的陌生化方式,在看似不经意间抛出了一个技术史上讨论已久的伦理问题:以服务人类为目的的技术,是否将会反噬人类?
信息源:机器人人文 2024-02-15 查看原文
李广益:即将科幻,即将现实——评《造神年代》
严曦的《造神年代》就是这样一部大师级的“即将科幻”,或者相反,“即将现实”。在ChatGPT横空出世、各大公司相继推出的AI谈笑风生的2023年,“上半年它是科幻,下半年它就是高科技惊悚,明年就是历史书了!”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4-02-15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