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宇宙膨胀ing!现在的时间流逝速度比早期宇宙更快吗?
2023 年 7 月悉尼大学和奥克兰大学天文学家对 190 个类星体光变信号研究发现,其到达地球时的持续时间比宇宙早期产生时延长 5 倍,这并非意味着现在时间流逝比早期宇宙快,而是宇宙膨胀导致的宇宙时间膨胀效应,类星体作为遥远明亮天体为研究宇宙历史演化提供可能,此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理解宇宙膨胀现象,澄清对时间流逝的误解。
信息源:科普中国网 2023-10-13 查看原文
睿颖|《超距》:超越距离与中介的沟通
文章先点明小说中 “超距” 并非量子力学概念,而是指不接触就能感知物体性质,以主人公夏侯获得的 “超距” 视觉为例,阐述其能辨别物质相态。接着指出小说虽探讨精神与物质二元关系这一常见主题,但对夏侯与黯星独特沟通方式的想象别具一格,这种无需中介、跨越感官的交流,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气功和特异功能热潮中对直接交流的向往存在共性,都涉及人与信息环境的关系。此外,小说还与当下技术发展相关,其对超距触觉 / 视觉的想象,可看作是对人体融入当前信息环境的思考。
信息源:科幻巴别塔 2023-10-13 查看原文
暗号《超距》|“观色无常”的科学化表达尝试
研讨会上,主持人睿颖与暗号就小说展开多方面探讨。在标题含义上,小说的 “超距” 与物理学概念关联不大,旨在解构人类三维视觉形式,设想一种无需光信号、不接触的触觉。对于题注引用的老子话语,暗号认为其契合小说主旨,强调不能仅靠主观感官认识事物。此外,还探讨了小说与《索拉里斯星》等作品的联系,暗号表示受莱姆和洛夫克拉夫特影响,但小说结尾又有独特之处。针对科幻作品中技术细节与人物情感的关系,暗号称会先设定人物情感,再分配技术细节。
信息源:科幻巴别塔 2023-10-13 查看原文
用个性化课程融入科学教育“大合唱”
文章围绕语文教师投身科普科幻教育展开讨论。作者曹勇军认为,科普科幻教育是时代和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需求,语文教师应积极参与。为此,教师要改变观念,认识到科普科幻作品的教育价值;改变阅读方式,注重原理、思维等方面的阅读;从班级和学校课程建设入手,根据自身和校情开发个性化课程,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融入国家课程改革。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3-10-13 查看原文
人造子宫能代替母亲孕育宝宝吗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儿科咨询委员会召开独立顾问会议,讨论是否批准进行全球首个“人造子宫”人体临床试验,引发广泛关注。什么是人造子宫?它真的能代替母亲孕育宝宝吗?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3-10-13 查看原文
科幻产业如何炼好成长“内功”
10月18日—22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将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作为科幻界的盛事,科幻产业也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科幻产业得到了发展,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科幻IP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精品科幻IP数量不足,成为制约科幻产业发展的短板。如何加强科幻IP保护,推动科幻产业生态圈繁荣发展,成为摆在科幻从业者面前的新命题。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3-10-13 查看原文
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大会特别策划
10月11日-13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合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在深圳召开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大会。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3-10-13 查看原文
厚植科普科幻土壤 激发青少年创新力量
该文围绕厚植科普科幻土壤、激发青少年创新力量展开。我国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薄弱,而科普科幻教育对培养其想象力、造就创新人才意义重大,国家对科幻的支持体现了对青少年想象力培养的重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挥平台作用,推动科普科幻作家与教育结合,搭建教育阵地,联动多方打造教育品牌。同时,科普科幻教育需聚焦AI等带来的难点痛点问题,通过总结经验、建立服务体系、加强交流合作等,做优做强科普科幻教育。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3-10-13 查看原文
心动+行动,才能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2023年5月《青少年科幻教育指南》出版,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大会在深圳召开。此次大会召开的背景是“双减”政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及教育部等多部门意见等一系列教育新举措,这些举措促使基础教育发生诸多变化。做好青少年科学教育“加法”存在多种路径,如立足课堂、开发校本课程、整合资源及家校共育等,且部分课例已被实践检验并收录于《指南》。然而,科普科幻教育仍面临教师对其意义未形成共识、方法路径待探索、缺乏高质量课程设计等难题,需更多人推进相关工作。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3-10-13 查看原文
科普科幻“玩”起来
本文作者接到周群邀请后,与相关方沟通确定在深圳(福田)举办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大会。为办好大会,主办方征集论文与案例,邀请名师分享课程等。深圳在科普科幻教育方面成果丰硕,因《三体》等作品火爆及城市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福田涌现科幻小作家群,“鲲鹏” 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落地,多所学校开展特色科普科幻教育。此外,作者依托红树林开展科普研学写作,成立多个基地,希望孩子们通过 “玩” 科普科幻获得成长。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3-10-13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