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观点 | AI虚拟主播的传播价值与发展空间
AI 虚拟主播作为人工智能在传媒行业的重要应用成果,自 2018 年出现后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受关注的原因在于形式新颖、播报及时迅速、内容丰富多样。在智能化时代,AI 虚拟主播的发展重点在于在大型活动中广泛使用、积极传递正能量、注重形象与语言优化。未来,AI 虚拟主播可通过与传统文化结合、打造虚拟主持群、涉足多种节目类型等方式实现创新发展。尽管目前 AI 虚拟主播存在情感认知缺乏、语言生硬等不足,但随着技术进步,有望更智能、人性化,为传媒行业带来新机遇与挑战。
信息源:科幻产业研究 2023-04-12
查看原文
科幻叙述策略:“科学伪造”
社会学小说研究的是当某些元素被放在适当位置上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科学小说——也可以称之为假设小说——想像的是如果某些元素被放在适当位置上,将会发生什么。这就是为什么,与假设终有一天会成真的道理一样,这些小说中的一些,在它们被写出来的一刻,是未来小说……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3-04-11
查看原文
科幻沙龙第二十四期:科幻IP的双向开发与延展
此次活动由上海浦东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蘑菇云创客空间和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承办。活动中,多位嘉宾围绕科幻 IP 开发与延展各抒己见。郝银萍介绍了中国科幻大会的相关情况;俞雪松认为漫画是培植科幻 IP 的最佳形式;张炜分享对科幻的理解,探讨技术革新对创作的影响;杜雅婷从影视制作角度谈 IP 小说改编;车莉阐述虚拟偶像 IP 可持续发展的要点;顾奕讲解如何写好科幻剧;林霞分享科幻电影科学内容的逻辑与运营模式。
信息源: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 2023-04-11
查看原文
科幻叙述策略:“科学伪造”
法国荒诞主义者阿尔弗雷德·雅里,在1903年出版在《羽毛》上的一篇小品中,将这种品牌的小说戏称为“科学小说”、“假设小说”和“未来小说”。他将H·G·威尔斯拥戴为现代的“这种文学的大师”,并指出了这类作品最根本的数学性质。甚至现代科幻之父本人,H·G·威尔斯,也在他1933年为他的由高兰茨(Gollancz)和克诺夫出版的“科学传奇”选集所作的著名序言中,详细地说明了用“科学行话”和其他技术来增加逼真性以使这类“幻想故事”能够让一般读者感觉可信的必要性。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3-04-11
查看原文
科幻版“反方向的钟”,看鬼才作家玩转逆时空
2023 年菲利普・迪克奖已颁发,菲利普・迪克的《逆时钟世界》备受关注。该书设定于 1998 年分裂的美国,因 “逆时效应” 世界反向运转,催生新职业,还存在特殊机构与教派。主角塞巴斯蒂安经营复生公司,在相关事件中卷入复杂利益纠葛。书评深入剖析其科幻设定与背后的现实隐喻,展现了迪克作品的独特魅力,同时提及中文科幻雨果奖提名新情况。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3-04-10
查看原文
ChatGPT解锁制造业科幻工厂
工厂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趋势,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质量和可靠性。然而,在这些自动化过程中,如何实现智能化交互仍然是一个挑战。近年来,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ChatGPT正在逐渐被引入到工厂自动化领域。
信息源:传感器技术 2023-04-10
查看原文
《宇宙探索编辑部》:一枚有关“科幻共同体”的非典型切片
《宇宙探索编辑部》充满了丰富的可解读性。现代诗歌与复调的交响,混合着以讹传讹的怪诞轶闻,满是西南山村特有的泥泞与苍郁,跟《西游记》和《堂吉诃德》的对应、诗人顾城的影子、中国科幻四十年发展和时代变迁的丰富质感,全部浓缩在这部外表粗糙而内核精致的118分钟电影之内,剧场音效的空间感让这个陌生又熟悉的怪异故事显得更为真实而揪心,音乐强大的情感力量更具裹挟性或沉浸感,让人难以自持,也更凸显出创作者掩盖在荒诞戏谑外表之下的真诚和悲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信息源:界面新闻 2023-04-10
查看原文
中国科幻文学“反向输出”,德国“三体热”风头正盛
中国科幻文学原本是 “舶来品”,但如今正反向输出到海外。海涅出版社作为德国关注中国科幻文学的重要力量,借助刘慈欣《三体》英译本在国际上的巨大成功,将其引入德国市场,取得了惊人成绩,已售出超 40 万册刘慈欣的作品 。
信息源:机器人人文 2023-04-10
查看原文
中国科幻文学“反向输出”,德国“三体热”风头正盛
多年以来,中国的当代文学作品对于德国、甚至整个欧洲市场来说,都是较为冷门的类别。因为很多作品涉及到欧洲读者并不熟悉的中国文化背景和生活,出版社在承担风险的同时还需要寻找合适的译者,因此能够最后成功发行的作品可谓凤毛麟角。
信息源:红星新闻 2023-04-09
查看原文
蔡骏专访:悬疑小说20年,真正的难度在于不重复
蔡骏:编故事其实对于我本身来说是没有难度的,真正的难度在于不重复,不重复那些前辈大师们的作品,也不重复自己,因为我自己也创作了几十部长篇小说,近百部的中短篇小说,很难从中找到一个全新的创意。那么这个问题就要求我自己去做一些叠加,把不同的类型风格题材叠加起来,那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加法,可能就是一个乘法了。
信息源:谜想计划 2023-04-09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