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玫瑰是危险,蠕虫是救赎!俄式硬核太空歌剧《玫瑰与蠕虫》已上架
俄罗斯科幻作家罗伯特·伊巴图林的《玫瑰与蠕虫》现已上架。2295年,地球遭天鹰座文明袭击后,人类造出“萤火虫群”击溃外星舰队,却陷入太阳系内的权力纷争,同时还面临外星遗留危机。本书基于现实科技构想,包含大量硬科幻内容,写作手法具实验性。伊巴图林凭借此书获奖众多,其文风冷峻严谨。该书被多方推荐,是俄式硬科幻复兴之作,融合了惊险情节与科学设定,带领读者探索复杂的未来宇宙。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2-05-20 查看原文
《机器的脉搏》|《爱死机》第三季原著小说
《机器的脉搏》是迈克尔·斯万维克的雨果奖获奖作品,为《爱死机》第三季原著小说。故事中玛莎在木卫一上遭遇卫星登陆车事故,同伴波顿身亡,她拖着波顿尸体前行,氧气渐少且路线受阻。途中她与疑似由艾奥星或波顿大脑产生的声音交流,历经冥湖等艰难险阻,最终在艾奥星“机器”的帮助下试图完成使命,情节充满科幻色彩与人性挣扎,展现了独特的科幻想象与情感张力。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2-05-20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 庄子轩: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庄子轩小学时因《皮皮鲁》系列和《海底两万里》接触科幻,将科幻视为对未来向往与担忧的寄托,也是生活的调剂。他就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其写作提供了训练与思路。庄子轩喜爱《死在火星上》,受《乡村教师》《美丽新世界》影响,形成关注人类命运的创作观念。他的获奖作品《无声进化》源于对社畜生活和资本异化现象的思考。对于科幻创作新人,他建议多阅读、多借鉴各类文艺作品,并积极寻求他人反馈 。庄子轩觉得中国科幻独具特色,虽百花齐放但受众有待拓展。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2-05-18 查看原文
新恐龙降临 《侏罗纪世界3》中国内地定档6月10日
5月16日,动作科幻冒险巨制《侏罗纪世界3》宣布定档6月10日登陆中国内地,同步北美上映。6500万年前的地球霸主将再度强势来袭,影史顶级IP重磅回归!将带来更加超乎想象的故事和更具冲击的惊险视效,势必呈现一场震撼的银幕体验!同时,作为侏罗纪世界三部曲的完结篇,《侏罗纪世界3》在各种意义上都将会是一场不容错过的史诗篇章。
信息源:1905电影网 2022-05-18 查看原文
想象力是什么?科幻作家刘慈欣这样说→
“用想象力去接触我无法到达的神奇时空、无法触及的太空领域。”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用《三体》打开了中国科幻小说的大门。他曾是计算机工程师,那些漫无边际的抽象概念,在他的想象中仿佛触手可及。
信息源:央视新闻 2022-05-18 查看原文
走进弗朗西斯科·沃尔索的科幻世界!《猎血人》《继人类》出版
弗朗西斯科·沃尔索:1973年出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曾三次获得意大利科幻最高奖——乌拉尼亚奖。作为在意大利的旗帜性科幻人物,被中国科幻迷戏称为意大利的”刘慈欣“。他在科幻创作领域深耕多年,善于将现实社会中的场景与幻象元素相结合,用可读性强、情感充沛的内容引发读者的熟悉感以及共鸣。如今,他的两部代表作品《猎血人》与《继人类》于5月由博峰文化、暖夜文库与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这也是弗朗西斯科的作品在中国的首度问世。
信息源:北京青年报 2022-05-17 查看原文
出版行业畅谈文学与科技融合发展前景——让人类在科技时代诗意地
科幻类作品前景可期,应进一步推动此类题材作品的出版发行,让期刊、出版在文学与科技融合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科技题材创作需要贴近“可知可感的生活”;需要凸显科普作品的人文色彩和精神探索;科幻不仅是技术,更是思考现实的方法。
信息源:文艺报 2022-05-16 查看原文
用元宇宙的方式打开可持续
元宇宙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状态,所以任何的定义和概念,其实只是盲人摸象、管中窥豹。 元宇宙应该是一种将现实进行分层切片的技术。把我们原来以为的、固化的、唯一的物理现实,分层切片成非常多不同的虚拟现实,包括我们心智上对现实的理解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但如果我们能够将元宇宙里的一些行为跟物理世界产生联结,产生良性的互动。它对于可持续发展是正向还是负面的,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去设计元宇宙里的联通机制。
信息源:一吨计划 2022-05-14 查看原文
都柏林世界科幻大会研讨实录:中国科幻的全球视角
首先,欢迎大家前来旁听这场主题为“中国科幻的全球视角”的学术研讨,我很荣幸能够担任本次专题的主持人。今天我们将主要探讨两个话题,即中国科幻在非中国大陆地区有着怎样的文学生态环境?以及,当中国科幻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读者关注时,中国科幻本身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原先“边缘化”的地位是否有所改观?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2-05-14 查看原文
​王威廉:元宇宙与未来文化
元宇宙这个概念最近大火,其支撑技术之一是人工智能。那么,让我们单刀直入地提出问题:人工智能在大数据训练的过程中,有可能习得我们人类最重要的情感这一特征吗?这就要看如何定义情感。人工智能需要一个数据库,我们人类数据库里面本身就包含了很多有偏见、歧视的东西,那么人工智能自然就会带有这样的偏见和歧视。因此人工智能对情感的判断跟它被提供的数据库有关系。
信息源:天涯 2022-05-13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