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论文月报 | 2022年3月期
本期共摘选21篇2022年3月份发表的科幻研究论文,主要涉及科幻小说创作研究、科幻文本解读、科幻电影题材与市场消费研究、后人类跨学科叙事研究以及中国科幻研究等话题。本期出现了一组对谈式的论文,以文本为载体,不同学者表达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对比着阅读这几篇文章。
信息源:中文科幻学术工坊 2022-04-08 查看原文
《中文科幻论文速递》:科幻小说创作、科幻电影市场...
《中文科幻论文速递》2022年3期发布,摘选21篇当月科幻研究论文。内容涵盖科幻小说创作研究,如对《引路人》的探讨;科幻影视研究,涉及科幻电影的共同体景观、异族威胁等;后人类相关研究,包括后人类身体与表演等;中国科幻研究,像晚清科幻小说研究及中国科幻研究趋势分析等。该期还提及数理方法在科幻文学研究中的应用,为科幻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与研究视角。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2-04-08 查看原文
出道即获雨果奖提名,这本科幻小说终于来了
丹尼尔·伽卢耶的《黑暗宇宙》是科幻沧海遗珠。故事设定于核战后,人类躲入地下,因故障陷入黑暗,感官进化。主角贾里德出于对传说中“光明”的好奇,挣脱群体束缚踏上冒险,最终走出洞穴迎来光明。此小说虽无太多高科技描写,但体现科幻对未知的好奇与想象,与《失明症漫记》异曲同工,鼓励读者打破陈规,探索未知。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2-04-08 查看原文
中国科幻研究的知识演进与趋势探析
基于国内科幻研究的兴起,文章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展开可视化分析,以2000—2020年间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与“北大核心期刊”的1264篇科幻研究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梳理20年来中国科幻研究的现状与热点议题,归纳中国科幻研究的知识演进,并探析未来科幻研究的趋势。研究发现,2000—2020年科幻研究日益兴盛,在作家作品、影视产业、文化理论、技术与社会等领域均有覆盖。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2-04-08 查看原文
历经30余年,破译“生命天书”为何这么难
4 月 1 日,国际合作团队发表论文,宣告完成最完整人类单倍体基因组图谱绘制。中国科学院于军研究员指出,这一成果离不开 “人类基因组计划”,该计划旨在测定人类基因组序列以破译遗传信息。此前因 DNA 重复序列问题,2001 年的人类基因组草图遗漏 8%。随着第三代 “长读长” 测序技术出现,二代和三代测序技术协同,弥补了这一遗憾。于军强调,中国人基因组与白人存在差异,我国应尽快发展相关测序技术,完成 “中华民族代表基因组序列” 测定,助力疾病研究与精准医疗。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4-08 查看原文
转轨时代的困惑和反思
本文主要以1984—1990年发表于《科学文艺》/《奇谈》杂志上的科幻小说为讨论对象,重新审 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一中国科幻发展历程中长期被学界忽视的低谷时期,并结合社会转轨的历史背景,辨析这一时期科幻作品所包含的时代症候与思想潮流。相较于“新时期”之初,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科幻小说更多地反映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困惑与反思,在题材广度、思想张力等方面均有明显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新时期”以来中国独特而曲折的“现代化”进程的新视角。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2-04-08 查看原文
中国科幻月报(2022年3月)
本次月报总结了2022年3月份科幻业界内发生的各项事件,包括书籍出版、奖项评选、讲座开展、论坛举行、学术研究等。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2-04-08 查看原文
论晚清科幻小说中“物”的功能化想象
在晚清科幻小说中,由先进技术掌握者发明的科技成果以一种只存在于想象层面的“物”的形态 参与叙事,并成为小说家构筑幻想空间的物质基石。在对这种“物”进行功能化想象时,晚清科幻小说尽管 因无限制夸大想象之“物”的性能、反复强调科技救国主题、过分凸显现实关切情结这三个特征削弱了小说 的文学性,但其表现出的拥抱科学的努力和积极探索未知空间的精神仍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2-04-07 查看原文
《环形物语》:既“致郁”又“治愈”的科幻乌托邦
科幻剧《环形物语》(Tales From The Loop)通过环形放射状的叙事结构呈现出“致郁”和“治愈”的双重情感倾向,其哲学逻辑分别源自悲剧冲突触发的情感撕裂和悲剧精神引导的理性弥合。剧中的科幻叙事将技术与情感融会贯通,既展现了科技影响之下的人类情感状况,又着重突出情感力量对技术的袪魅功能。该剧通过互见法描绘出人生百态中的坎坷曲折,将其中的悲剧要素用科幻的方式演绎出来,观众经由剧中展现的“恐惧”和“怜悯”情绪达到了精神净化的境界,科幻乌托邦的艺术形式可以带给我们不同寻常的审美体验。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2-04-07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吴倩:道不同,不相为谋
吴倩喜爱《神秘博士》及其衍生剧《神秘校园》,也钟情于如《海伯利安》这类世界观宏大的书籍。她认为科幻是成功构建的幻想世界,能让她逃避现实问题。她认为自由比活着更重要,对作品中人物的行为有自己明确的评判标准。吴倩认为未来不太可能出现 “粒子世界” 那样的恶性资源掠夺情况。她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梦境,在创作《灵图》时经历了对作品质量认知的起伏,不断修改完善。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2-04-06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