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交错的世界》译后
这本书不仅仅是知名科幻作家的生平回顾与作品评介,作者詹姆斯·冈恩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生活的巨变,目睹了人类科技在这近百年中的飞跃,因此有意识地将每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变化与科技演进,作为阐述科幻小说史的背景。另外,对于科幻史来说,《交错的世界》的另一个有价值之处在于厘清和详述了纷繁复杂的美国科幻小说出版史。
对于科幻文学百年发展历程感兴趣的读者,对科幻小说的未来充满好奇的读者,都一定不要错过这部《交错的世界》。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12-04
查看原文
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处于什么水平
自动驾驶作为汽车与多技术融合的产物,是全球交通领域重点发展方向。其系统由感知、分析、应用三层构成,全球有 NHSTA 和 SAE International 两个公认分级标准,从 L0 到 L5 各级别对车辆控制的自动化程度不同。目前我国汽车多为 L2 级,有缓解驾驶疲劳、减少污染排放等作用。自动驾驶是中国未来 10 年关键机遇,大规模应用与科研可形成良性循环,助力建立先进人工智能科技体系。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12-04
查看原文
拉尼娜来了,《后天》敲响警钟
今年拉尼娜现象备受关注,印度等多地已现极端天气,引发对 2004 年电影《后天》中气候灾难场景的联想。拉尼娜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大范围偏冷,我国监测显示今年此现象已达标准且冬季将达顶峰。其形成与洋流运动有关,除致极寒还引发全球气候混乱,我国冷空气活动也更频繁。虽其降温难抵气候变暖,但仍警示人类重视环保。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12-04
查看原文
又见月球
文章梳理了科幻作品中月球世界的畅想历程。从两千年前古罗马作家卢奇安的幻想,到十六世纪开普勒的设想,再到十九世纪爱伦・坡、凡尔纳等的创作,二十世纪诸多相关影视及小说作品,如《月球旅行记》《月球上的第一批人》等,这些作品与人类月球科学考察相互影响。1969 年人类登月后月球题材曾沉寂,近年又因新规划而有复苏迹象。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12-04
查看原文
科幻与科学交相辉映 ——《交错的世界》译后
文章围绕《交错的世界 —— 世界科幻图史》展开。以 1938 年《世界大战》广播剧引发恐慌为例,引出对科幻小说的探讨。该书不仅回顾知名科幻作家生平与作品,还将社会经济、科技演进作为科幻小说史背景,厘清美国科幻出版史。作者詹姆斯・冈恩经历丰富,其创立的堪萨斯大学科幻研究中心活动众多。此次中文版出版作者重写第一章并增补最新章节。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12-04
查看原文
吴季:从科学到科普,从科普到科幻
与大多数科幻小说通常描写距今几百年后的虚幻世界不同,本书通过20至25年后前往月球旅店的构思设计与融资过程两条故事线,展现了前往月球旅游对游客的独特吸引力和实现这个愿景接近真实的技术途径和可行性”“书中展现了月球旅游的详细过程,可以说是一部现实版的月球载人飞行工程手册,大量真实严谨的技术细节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带入到游客和设计师的角色中,亲身体验月球旅游和设计这个宏大工程的真实与震撼。。
信息源:光明网 2020-12-04
查看原文
科幻学人专辑 | 任冬梅:从科幻现实主义角度解读《北京折叠》
2016年8月21日,郝景芳凭借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在第74届“世界科幻大会”上荣获2016年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郝景芳成为继刘慈欣之后第二个获得“雨果奖”的亚洲人,再加上同时参选的刘慈欣《三体2》在入围阶段就已落选,更让郝景芳一下子从中国青年科幻作家群中脱颖而出,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0-12-04
查看原文
科幻茶馆 |科幻真实感与左拉自然主义文学主张
左拉自然主义文学主张,其核心是对 “真实感” 的追求,左拉创作时注重实地考察,且自然主义追求的真实感是客观与主观相统一的。接着,文章围绕凌晨第三届冷湖奖获奖作品《巡风人》展开评析。《巡风人》讲述了冷湖风机维护工程师赵雪峰在春节前夕检修风机的故事,通过大量地理、风力发电机等细节信息构建了真实可信的故事背景 。在人物塑造上,作者通过赵雪峰在梦境中的意识活动展现其复杂内心,达成了主观与客观相融的真实感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12-03
查看原文
科幻作家如何置“科学”于科幻(下)
凯莉·拉格探讨科幻作家如何在作品中融入科学。这是复杂挑战,需筛选海量信息。作家可通过阅读科学文章、与科学家交流等获取灵感,学术期刊、大众科学书籍等都是信息源。要紧跟科幻潮流与子类型特点,还应阅读广泛。素材搜集依对科学的熟悉度而定,可利用儿童读物、请教专家等方法。写作时要把握细节量,贴近人物视角筛选,必要时用占位符克服拖延,总之要勇于动笔创作。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0-12-02
查看原文
陪伴这个时代,我选择阅读科幻
天文爱好者初芒分享对《中国火星纪事》的阅读感受。该书是八光分献给中国火星探测时代的礼物。开篇《沧桑》讲述火星上的爱情故事,充满人情味。《火星尘暴》体现中国人舍己为人精神,与《鲁滨逊太空历险记》的个人主义不同。书中还有多篇风格各异的小说,展现人类在火星的各种境遇。“天问一号”发射后,阅读此书可陪伴其征程,也能引发对地球未来的思考,是一本科幻佳作。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0-12-02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