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备姐说科幻|扒一扒中西方科幻的料
顾备认为科幻与科学紧密相连,具有无国界的特性,其核心是对人性的探讨。中西方科幻存在差异,西方经历了从关注科技到关注人性的发展过程,中国科幻起步于科学小品,肩负科普使命,如今正同时经历类似西方的黄金时代和新浪潮主义阶段。她以《三体》为例,阐述了中国科幻作品对现实的思考。在写作方面,她指出科幻小说关键在于合理、新奇且完整的设定,以及鲜明的人物和情节设定,还分享了如打乱情节重新梳理等写作技巧。
信息源: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  2020-03-09 查看原文
科学百科 :太阳还能使地球上的生命维持多久?
太阳的辐射源于氢聚变成氦的过程,每秒有6.3亿吨氢聚变为6.254亿吨氦,460万吨转化为辐射能。太阳质量巨大,约含1.16×10²⁷吨氢。若假设太阳最初全由氢组成且辐射速率恒定,其已辐射约400亿年,还将辐射600亿年。但实际上,太阳是 “第二代恒星”,目前年龄不到60亿岁,且其辐射速率并非恒定。随着太阳辐射,核心的氦越来越多,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氦会聚变,太阳将膨胀成为红巨星,辐射增强,地球会因过热导致海洋干涸,不再适宜生命生存。天文学家估计,这一变化将在约 80亿年后发生。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3-09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 项阳:科幻是一条通往未知世界的通道
项阳小学因《星球大战前传 3》接触科幻,高中开始创作小说,大学起尝试科幻小说创作 。他常参加清华科幻协会原创部笔会,也参与集体创作,还参加过中国科幻大会 。项阳认为数学专业培养的抽象思维有助于构建独特世界观,但他也因缺乏具体科技知识,觉得作品不够 “硬” 。他受刘慈欣作品影响选择科幻创作,认为科幻是通往未知世界的通道 。创作《寻找杨枫》时,他模仿《寻找杰克》风格,因部长缺席笔会获得灵感 。项阳将科幻写作视为重要兴趣爱好,创作目的随阅历增长有所变化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3-08 查看原文
飞氘:科幻小说中的“物质”与“装置”
不论用“装置艺术”来类比某些科幻小说是否准确,无可否认的是,正是令人惊叹的物质性内容,构成了许多科幻作品的魅力根源,科幻迷也总是期待着作家们能够不断虚构出令人惊叹的发明创造、奇观壮景。这毫不奇怪,说到底,现代科学原本就诞生于那个人类渴望凭借自己的理性和智力,靠着自己双手造出的种种器物去认识世界、掌握命运的时刻,而科幻文学的终极渴望,就是突破苍穹之顶,去看一看上帝的花园。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0-03-08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任磊:文学吞噬了生活
任磊小学时通过科幻电影、伪科学杂志图书接触科幻,五年级开始阅读科幻文学,本科大三时开启科幻创作 。由于校园人文及科幻氛围淡薄,任磊多参与线上科幻活动,其中 “脉冲书志” 的征文及与读者的交流令他印象深刻 。现实中,任磊性格慢性子、心思重,创作时易将自己代入角色,文风偏阴暗且有思辨性 。当创作与读者喜好冲突时,他在叙事上会考虑读者意见,但坚持自己的选题偏好 。任磊尚未确立创作原则,认为科幻故事贴近实际存在风险,但认同科幻可映射现实与畅想未来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3-07 查看原文
日式奇妙物语:《时光囚徒》评论(下)
田田评日本科幻小说集《时光囚徒》。《祈祷》因解释欠缺致读来晦涩。《身影效果》超能力设定常见但情节有趣。《船歌》音乐科幻题材新,然 A.I. 与演奏者关联未明。《最后的“约翰”》与部分国内小说内核相似,悬疑感强。《推开眼前这扇门》短小精悍。《梦祸》似古代寓言,引发审美思考。《孟婆汤》情节反转,探讨深刻问题。该集有奇思妙想,展现日本科幻特色。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0-03-07 查看原文
科幻作家眼中的瘟疫|专访江波
江波因儿时受《太空堡垒》影响,在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就读时开始创作,其作品多次获奖。访谈中,他认为瘟疫可能摧垮人类文明,科幻作品借此警示世人;虽承认瘟疫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演化,但不认可对其进行正面评价;推测未来瘟疫形态变化不大,人类主要靠隔离、消毒和基因工程应对,最担心人为利用病毒进行恐怖袭击。他还分享了创作瘟疫相关小说的灵感来源。
信息源: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  2020-03-07 查看原文
科学百科 :什么是太阳风?
1850 年,卡林顿观察到太阳表面闪光,最初被认为是陨石撞击,后经研究发现这种闪光是炽热氢的短暂爆炸,且与太阳黑子相关 。当朝向地球的太阳闪光爆发后,地球会出现极光增强、磁暴等现象,磁暴在 20 世纪开始对依赖电子设备的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如干扰无线电和电视传播、使雷达无法工作 。进一步研究发现,太阳闪光爆发时,炽热氢被抛射,形成质子云,1958 年帕克将其命名为 “太阳风” 。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包括部分质子进入大气层引发极光和电现象,强大质子云特大爆发会产生 “太阳风暴” 和磁暴效应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3-06 查看原文
科幻与“精神防疫”
把科幻与疫情放到一起似乎不合时宜。不过,科幻虽不能让人身体免疫,但能为人“精神防疫”。科幻文学发展的重要支点是人的未来意识,未来未至,人根据现实预构未来,科幻文学对未来社会的病毒或细菌灾难进行了大量描述,形成了“病毒-细菌灾难”科幻亚门类,再加上影视、游戏等文化媒介的融合,影响很大,增强了人们对病毒和细菌的认识。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03-06 查看原文
物体的速度可能超光速吗?
之前一连写了5篇文章,漫谈了暗物质、暗能量与反物质——虽然人类还看不见摸不着,却占了超过95%的整个宇宙,甚至是主宰宇宙命运的“东西”。文章刊发之后,收到了不少读者的热烈反馈。其中有个读者询问,在《漫谈暗能量与反物质(上)》的文章中提及:“那些可观测的星系,正以光速一般(甚至更快)的速度远离我们……”不是说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光速,那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怎么可能超光速呢?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03-06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