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里奇·拉尔森——《拉奇机器人》
《拉奇机器人》讲述了玛莉索与拉奇机器人的故事。玛莉索14岁生日时获拉奇机器人,借助其拍摄功能,她在社交平台收获大量关注者,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但机器人也带来困扰,它直播了父母的混乱场景,引发玛莉索恐慌并将其砸毁。然而,这次事件却使她的关注者数量暴增,众多企业向她抛出橄榄枝。最终,玛莉索为获取更多关注,向父亲索要新的拉奇机器人。故事展现了社交网络时代,人们对关注和认可的追求,以及科技对生活的复杂影响。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0-02-17
查看原文
《科幻世界》2019年12期评论
游者和麻辣豆腐 w2005 评《科幻世界》2019 年 12 期科幻小说。腾野《计算中的上帝》以 16 段故事写数学算力追求,虽无剧情线但完成度高。光乙《鱼雷》讲述鱼雷驾驶员思考,有亮点但剧情缺起伏。熊锴《最后的作家》探讨文学在 AI 时代意义,不过节奏和主题有问题。白丁《破碎世界之下》双线叙事,氛围好但词汇多致阅读难。刘嘉衡《追逐黎明》语言流畅但构思俗套。各篇各具特色与不足。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0-02-17
查看原文
幻世春秋 | 中国科幻月报(2020年1月)
本次月报总结了2020年1月份科幻业界内发生的各项事件,包括影视新闻、书籍出版、奖项评选等。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0-02-16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周杭:科幻是灯塔,也是警钟
周杭初中受凡尔纳作品及母亲推荐的科幻电影影响,开启科幻创作之路 。他依赖灵感创作,习惯将生活中的灵感记录下来,逐渐构建故事框架。创作原则上,他认为作品核心在于表达想法,在未明确角色轨迹效果前不定结局 。
周杭认为科幻超脱又扎根于时代,核心常探讨人与时代的关系,是灯塔也是警钟 。他参加首届科普科幻青年之星文创大赛是因母亲推荐,意外入围,其心得是创作要学会取舍、避免拖稿 。小说《雪氏母》灵感源于初中拔河比赛及克隆人梗,故事围绕人性展开,虽结局看似结束,实则蕴含更多待讲述的人类故事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2-15
查看原文
社长专访 /董浩宇:在社团里最重要的就是收获了快乐
董浩宇小学时因凡尔纳的小说接触科幻,初中通过刘慈欣的《三体》明确了科幻概念 。由于没有机会参加大型科幻活动,他主要参与社团活动,其中江苏科普作协科幻专委会年会给他留下较深的印象 。董浩宇最难忘的社团经历是第一次主持社团活动时克服怯场与冷场的尴尬 。在管理社团方面,他认为和同好一起做喜欢的事即可 。虽然他因课程安排没上过付昌义老师的课,但据社团同学反馈,该课程对科幻鉴赏和创作很有帮助 。目前社团约有四十名成员,男女比例悬殊 ,社团暂无专门的练笔活动和刊物,但会在活动中融入创作元素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2-14
查看原文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科学:肉食者之谋——人类食肉史
《肉食者之谋——人类食肉史》探讨了人类食肉的发展历程。早期人类依靠狩猎轻松获取肉食,随着冰河巨兽灭绝和农业社会到来,吃肉变得困难。人类食肉源于获取氨基酸的需求,后来虽有豆类、豆制品等替代品,但现代化养殖让吃肉再次普及。不过,大规模养殖带来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问题,细胞培养肉目前难以替代传统养殖。而食用生长迅速的昆虫,或许是未来解决吃肉问题的方向,这需要我们克服心理障碍,同时也应反思食肉本能,以更好适应未来发展。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0-02-14
查看原文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一骑星尘——《城与飞鸟》
《城与飞鸟》讲述了核战之后地球的故事。大战后地球表面一片焦土,辐射严重,A.I. 地下城都在向地下挖掘以保存意识核心,而上海地下城却想建造天空之城。它不顾其他地下城的反对,努力搜集资源,建造了带有故宫风格宫殿的飞行龙舟。北京地下城为其提供帮助,自己则因守护人类文明瑰宝的使命无法上天,决定将意识核心化作飞鸟。十万年后,人类重返地球,看到天空之城与飞鸟,而城与鸟在这片天空中继续相伴,承载着别样的浪漫。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0-02-14
查看原文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凯莉·罗布森——《小行星上的托儿所》
《小行星上的托儿所》讲述朱尔在不同星球从事儿童养护工作的故事。朱尔因爱人离世前往月球托儿所工作,却遭朋友嘲笑,后迁至虹神星。在虹神星的托儿所,她与同事长梦及孩子们相处融洽。一次带孩子们游览金星时,特雷索突然跑开,让朱尔深感担忧。长梦计划在月球重建儿童养护产业,朱尔起初拒绝,后因意识到月球孩子需要更好的养护而改变主意。最终,他们成功中标月球项目,特雷索也决定跟随朱尔前往月球。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0-02-14
查看原文
郭伟:作为诗和科幻的科幻诗
科幻诗首先是诗,然后才是科幻诗。即便要讲述一个科幻故事,诗也并非平铺直叙。
那么,科幻诗的科幻性又源出何处呢?切身的科幻感源自文本之内。
这种可认知的陌生化,正是达科·苏恩文(Darko Suvin)所定义的科幻,其美学属性寓于人般非人,现实般非现实,此世界般彼世界(this-worldly Other Worlds)。在彼与此的相互挑逗之中,科幻诗具备了内在的科幻性。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02-14
查看原文
新科技诠释未来全新生活场景
从远古“旧石器时代”代开始,猿人掌握技术学会了使用工具和火焰而进化为智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人类研发出机器而代替手工劳作。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涌现出无数新科技的火苗,迎来科技的爆发。人类自诞生之日起,每一个影响到世界的颠覆性变革,其背后的核心驱动力都是科技。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02-14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