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前面的话 | 我们的科幻时刻
2024年6月,经由前期论证和调研,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发起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热烈的流星”:面向高校生态的科幻创作群体研究——基于重庆“山城高校科幻联盟”的实证调研》获得重庆市研究生创新项目拟立项资格。依托重庆大学科幻文学与科技人文研究中心,项目团队正式启动“流星计划”,以山城重庆为基点,诚挚地向广大校园中的科幻写作者、爱好者、从业者和研究者发出邀请,聚焦真切的自我感受和生命经历,共同分享和刻录大“时代”下的科幻“时刻”。
信息源:流星计划 2024-07-08
查看原文
方小莉|叙述与社会化:奇幻文学的“英雄之旅”书写
本文以中西方奇幻文学经典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探讨奇幻文学如何通过特定的叙述模式来实现其社会化功能。奇幻小说通常包含一种“任务-努力-成功”的肯定性结构模式,主人公响应冒险的召唤,开启一段英雄之旅,历经考验之路,最后完成使命并获得奖赏。叙述者将社会认可的特定价值观通过这种具有肯定性的“完型结构”,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读者,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主人公产生认同,一起参与冒险、收获成功并认可这些能让主人公取得成功的价值观。读者与主人公共同成长,在冒险归来后更好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更好地融入社会。
信息源:科幻研究 2024-07-08
查看原文
小松左京:乌托邦的终结(上)
英国近代初期的思想家、法律专家托马斯·莫尔爵士(1478-1535)所著的《乌托邦》(以下对《乌托邦》的引用自平井正穂所译的岩波书店版),被认为是科幻小说的起源之一。以前,我向那些打心底里瞧不起SF的人,会这样说明。不过,说实话,在现代科幻小说中,所谓的乌托邦作品并不多。尤其是在莫尔之后,乌托邦的代表作少之又少,倒是把未来社会描绘成反乌托邦(anti-utopia)的杰作却不少。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4-07-06
查看原文
下个“地球”?科学家新发现一颗宜居行星
科学家新发现的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系外行星 Wolf 1069 b。阐述了类地行星与宜居行星的概念,说明了发现 Wolf 1069 b 的方法,分析了它的一些特征,如质量、与主星距离、潮汐锁定情况等,还探讨了判断其是否存在生命迹象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指出这一发现对人类寻找宜居星的意义。
信息源:科普中国网 2024-07-05
查看原文
穿越到冰河时期,与猛犸象和谐相处
史前科幻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科幻作品。这类作品将背景设定在史前时代,通常是冰河时期、恐龙时代或人类早期文明的模糊阶段,利用科学理论和考古发现,结合丰富的想象,构建出一个既基于现实科学又充满创意的史前世界。科幻作家宝树创作的《猛犸女王》就是这样一部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史前科幻作品。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4-07-05
查看原文
圆桌回顾|科幻教育的经验与建设
科幻相关作品近年来逐渐受到公众青睐,不少学校开展了与科幻相关的教学活动,从事科幻教学的教师队伍也随之壮大。本次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了来自高校和中学的多位教师进行对谈,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对科幻教育的理解,交流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活动,深度剖析科幻课程中存在的难点和痛点,共同探讨通过网络组建“虚拟教研室”推进科幻教育的可能性和前景等相关主题。
信息源:中文科幻学术工坊 2024-07-04
查看原文
高云 | 去身与重连:科幻叙事中作为数字劳工的模拟生命
文章以《黑客帝国》《流浪地球 2》等科幻作品及 ChatGPT 的问世为背景,探讨科幻叙事中数字模拟生命的相关问题。首先,文章界定数字模拟生命的概念,指出其常以数字劳工为原型,在科幻叙事中存在价值逻辑与伦理悖论。接着深入分析数字劳工在科幻电影中的 “去身” 表现,包括肉体身体的舍弃、建构 “从属的身体”、感官身体的规训、“延伸的身体” 的反噬以及文化身体的消逝这五个层面,揭示数字资本对模拟生命的隐秘剥削。
信息源:未来传播期刊 2024-07-04
查看原文
创意写作 | 王威廉:个人体验与科幻超文本
文章先介绍《科幻立方》的 “创意写作” 栏目,旨在展示高校新生代创作者的科幻写作才华。王威廉以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为例,探讨科幻小说的起源与发展,指出科幻小说要基于时代科技水平进行想象,且需融入情感与体验。随后,文章对中山大学胡雨潇的小说《Una》进行分析,肯定其在延续经典主题基础上的创新。王威廉还提出科幻小说创作应借助 “科幻超文本”,将自身融入故事,思考科技对人类的影响,并认为科幻软硬划分已过时,应让科幻小说更自由地发挥作用。
信息源:小说月报 2024-07-04
查看原文
幻世春秋 | 中国科幻月报(2024年6月)
本次月报总结了2024年6月份科幻业界内发生的各项事件,包括影视新闻、奖项评选、讲座开展、论坛举行等。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4-07-04
查看原文
罗 雯:《被驯化的奇观:VR 电影的吸引力与叙事性》
文章从汤姆・甘宁的 “吸引力电影” 概念出发,探讨 VR 电影的吸引力与叙事性问题。文章指出,VR 电影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初期奇观化的媒介狂欢向叙事回归的过程,其与早期电影共享着相同的审美机制,具有裸露癖、时间断裂感等吸引力属性 。
信息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杂志 2024-07-03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