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刘宏宇 王鲁婧:《提升 VR 媒介影像叙事效果的现实策略》
文章聚焦 VR 媒介影像叙事,针对其商业化进程中叙事方面的难题,从多维度探讨提升叙事效果的策略。文章开篇指出 VR 技术发展虽快,但 VR 影像在叙事结构和进程设计上存在困难。随后,从精心设计故事角色属性、设定具有创新性的故事叙事模式、让使用者在叙事情感效应中产生共鸣和移情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在故事角色属性设计上,要合理规划行为和对话模式、搭建动人的情感结构、开发丰富便捷的互动形式;故事叙事模式方面,需赋予使用者更高叙事权限、探索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创造多元化的叙事声音。
信息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杂志 2024-03-20 查看原文
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数字直播基地启动
3 月 19 日,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举办数字直播技术驱动下的虚拟资产创新应用主题研讨沙龙,期间举行数字直播基地启动运营仪式。该基地位于中关村科幻产业大楼地下一层,有 6 个数字人直播间,搭载相关系统,可用于数字人直播及数字资产开发。创新中心还筹备建设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活动体系,此次沙龙是其系列活动之一,聚焦数字直播技术现状及发展,为相关技术和资产的未来提供意见,也为从业者提供交流平台。
信息源:科技日报 2024-03-20 查看原文
构造未来:从思想实验到知识转型——陈楸帆科幻小说读札
文章围绕陈楸帆的科幻小说展开深入剖析,指出其作品覆盖众多科幻主题,且具有介入现实的特点,创造出独特的中国赛博朋克科幻。文章先阐述科幻文学中的思想实验,以陈楸帆的《荒潮》《鼠年》等作品为例,说明科幻通过构建思想实验,如 “电车难题” 变形版本、老鼠的进化等,探讨科技与人性、道德的关系,突破传统文学主题限制,引导读者思考未来危机 。
信息源: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2024-03-20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 都奕君:我们在世界上终究是要追寻属于自己的意义
都奕君是一名科幻入门选手,曾参与高校科幻平台青年科幻研究实验室并获第五届 “星火杯” 优秀奖等。他小学时因凡尔纳作品接触科幻,认为科幻是对世界探索后的反思与想象,其魅力在于科学元素及对科技命运的思考。他受《三体》影响较大,其作品《第 25 份微生物实验报告》蕴含存在主义思想,探讨人类意义。他通过老师得知 “星火杯” 并参赛,收获了表达机会与创作启发。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4-03-19 查看原文
网络科幻专辑 | 何霜紫:“时光慢递”与“绿色废土”
天瑞说符现象使得网络科幻文学开始走进主流文学研究视野。《我们生活在南京》以中国本土化的末日叙事展开后人类困境下的中国思考:“如果预知20年后世界末日,你会如何实现逆转未来拯救世界?”作者以“时光慢递”方法逻辑为经,推演搭建完整的末日拯救设定链条;以面向现实的“绿色废土”为纬,形塑中国特色的文明审美;以在地性城市叙事和外聚焦视角讲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故事。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4-03-19 查看原文
科幻电影的终点是什么?
越看科幻电影越觉得马克思他老人家真是了不起,居然能构想出一种全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再看科幻眼中的未来,一万年后还不是要走封建社会的老路。所谓太空歌剧,别名科幻宫斗。
信息源:界面新闻 2024-03-18 查看原文
维伦纽瓦:创作者在科幻电影中拥有绝对的自由
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提莫西·查拉梅、赞达亚·科尔曼等主演的科幻电影《沙丘2》正在热映中。3月14日,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在北京与中国导演陈思诚以“造最真实的梦”为主题进行对谈。
信息源:界面新闻 2024-03-16 查看原文
网络科幻专辑 | 童博轩:人工智能“近未来”想象的创作探索
作为2023年最具冲击力的技术事件,ChatGPT因其自然语言交互模式及对人类语言的深度模仿而迅速席卷社会各领域。在此之前,以“近未来”人工智能发展为题材的长篇网络科幻小说《造神年代》便以科幻文学的敏锐度“预言”了这一技术现实。在“未来已来”的现实面前,《造神年代》不仅以敏锐的时代感知力和扎实的技术储备对超级人工智能主宰未来世界的可能性及具体方式展开了深入讨论,同时也为“近未来”科幻写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更因其作为网络科幻的媒介特质而拥有了丰富的现实感与底层经验。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4-03-16 查看原文
给新手的写作建议:从身边取材,找到具体的视角或意象
编辑以小说《大理石瓷砖虫》为例,分享给新手的写作建议。作者钴铜鱼创作该小说时,从梦出发结合现实背景,设计独特生物及角色。他认为新手应多从身边取材,找具体视角或意象,还可罗列各类名词并关联,构建虚拟场景基础,且需调动想象力、生活经历与知识储备,用丰富细节构建世界。文中还探讨了该小说的其他方面,如情节、人物等。
信息源:不存在科幻 2024-03-15 查看原文
金涛那些记忆犹新的画面
3 月 4 日,著名科普科幻作家金涛逝世。他毕业于北大地质地理系,曾任多职,著有诸多科幻及科普作品。作者与金涛相识 30 多年,最初在科普作协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有交集,1992 年委员会办讲座,金涛讲座后赠书。1997 年野三坡科幻研讨会及北京国际科幻大会期间,金涛积极参与,还热情款待科幻界人士。当时科幻作家收入低,如今科幻发展良好。退休后他仍活跃,作者因拖拉错过最后请教机会,以此文缅怀他。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4-03-15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