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陈楸帆欧洲行| 想象之道:如何缔造未来新型社会契约
在 11 月 14 日欧洲独立智库 “欧洲之友” 高峰论坛上,陈楸帆发表了名为《想象之道:如何缔造未来新型社会契约》的演讲,其英文原稿由顾备翻译并经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全国首发。演讲中,陈楸帆指出阿玛拉定律揭示的认知不对称、科技拟人化的风险、“算法奴役” 等问题,提出可借鉴道家哲学,从培养对不同价值观的同情、接受人类不是唯一智慧物种、认识到命运交织等方面缔造新型社会契约,同时强调艺术、文学和哲学等软实力在其中的作用。
信息源: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 2023-11-21
查看原文
【日曜】本周科幻新闻和报纸摘要·第016期
在行业动态方面,成都市科幻协会处置涉世界科幻大会的不当言论,《科幻世界》“校园之星” 栏目作品被指抄袭后撤稿 。赛事活动上,第十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启动;东莞松山湖图书馆举办 “科幻文学月” 系列活动;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举办换届大会;多所高校科幻协会开展讲座、读书会、科幻播客发行等活动;知乎 “向科学要答案” 活动线上收官,相关科学科幻内容浏览量可观。
信息源:ZJU星弦幻协 2023-11-20
查看原文
阿缺 | 得与失,爱与死:11年科幻小叙
阿缺假设同学张瑞参加创作营后的经历,描述其从投稿起步,历经退稿、发表、获奖、影视改编,逐步在科幻领域发展,在多个行业辗转,最终成为科幻学院教师的过程,展现了科幻创作者在事业发展中的得与失。“得” 体现在获得作家称号、经济回报和不错的工作,受到外界认可;“失” 包括失去交朋友的能力、变得性格古怪、失去快乐,且在创作上陷入瓶颈,没有明确的职业成长方向。阿缺通过自身感受,揭示写作对人性格、心理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尽管如此,他仍因创作带来的满足感而选择继续坚持。
信息源:重庆移通钓鱼城科幻社 2023-11-19
查看原文
讲座回顾|新世界文学与科幻文学
2023 年 11 月 10 日,李广益教授在同济大学云通楼 221 报告厅,为八十余名师生带来了这场讲座,由丛子钰助理教授主持。讲座聚焦科幻文学在世界文学与文学经典中的地位,李广益指出科幻文学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但它具有独特优势,其凭借基于科学知识体系的想象,能创造审视和反思人类及世界的视角,且具有 “寓 / 预言二象性” 和历史能动性。他以《三体》等中国科幻小说为例,阐述其受世界认可的原因。最后,他总结把握科幻文学在世界文学动向的三个维度,并与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信息源:同济人文 2023-11-19
查看原文
论文月报|2023年10月期
本期《月报》共摘选35篇论文,其中科幻文学研究12篇、理论研究3篇、科幻影视研究17篇、专题研究3篇。科幻文学研究涉及4篇刘慈欣作品的研究,其余为对爱伦·坡的《汉斯·普法尔历险记》、蒸汽朋克小说《帕迪多街车站》等的研究。影视研究涉及疾病书写、科玄论战、中韩科幻电影解读、科幻电影中的地理与空间政治、人机关系的嬗变,以及基于Citespace应用的科幻电影热点主题分析。专题研究共3篇,涉及ChatGPT、元宇宙和中国科幻“赛博格”身体叙事。
信息源:中文科幻学术工坊 2023-11-19
查看原文
当代文坛 宋明炜 陈济舟 | 现代性之后,如何理解我们的世界
访谈围绕宋明炜的英文专书《看的恐惧》展开,宋明炜介绍该书与《中国科幻新浪潮》的关联,称前者起初是对中国科幻新浪潮历史和诗学特征的梳理,后因对世界认知的变化重写,其思考从现代性问题转向 “现代性瓦解以后,如何拯救当代性”。对于在当代性中是否有思考和观测路径,宋明炜认为 “新巴洛克” 是关键,它能打破现代性的限制,开启无限可能,科幻小说就是新巴洛克思维的体现。
信息源:当代文坛 2023-11-18
查看原文
科幻学人专辑 | 吕广钊:复古未来主义与蒸汽朋克
近年来,以《差分机》为代表的蒸汽朋克作品正取得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受益于其独特的“复古未来主义”叙事方式,《差分机》塑造了一个维多利亚时代与信息时代相融合的虚构世界实现了对19 世纪诸多历史事件的再现,比如抵抗科技霸权的卢德运动以及学术界对均变论和灾变论的辩论。在“复古”与“未来”的双重编码过程中,蒸汽朋克对维多利亚历史的重新演绎体现出强烈的后现代隐喻,反映了琳达·哈琴眼中后现代“戏仿”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性与政治性。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3-11-18
查看原文
为你的角色设计创伤和精神困境 | 编辑聊写作
该文主要是编辑水母与《八天》作者鸷鸟的对话,探讨了小说的创作相关内容。鸷鸟分享了创作经历、灵感来源等,编辑水母指出该小说弱化角色物质需求,以寿命差异创造精神需求,如 “我” 因歧视童年等有精神困境,结尾画展是特殊时刻。还提到小说需提升对短期创伤和长期影响的隐藏处理,加强人物设计与对白,最后给出相关写作练习。
信息源:不存在科幻 2023-11-17
查看原文
王峰 | 科幻如何塑造后人类
文章聚焦后人类文化与科幻的关系,指出后人类文化是与技术发展相关的新兴文化形态,科幻在其中具有重要塑造作用。文章从多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乌托邦欲望的同源性,科幻与后人类研究相互关联,科幻文本为后人类研究提供未来想象,其乌托邦特质与后人类文化初期的乐观情绪相契合,且科幻文学涵盖多种乌托邦形态,成为新的乌托邦典范。二是科幻影像与 “看见” 的后人类,科幻文本虽无法直接改变生活,但能改变观念,科幻影像因其细节和具象性对后人类文化具有重要引导力。
信息源:中国比较文学 2023-11-17
查看原文
首部中国少儿科幻史面世
11月8日,由世界儿童科幻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少儿科幻史话》新书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这是世界范围内第一部关于少儿科幻历史的著作。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3-11-17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