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时空旅行可能吗
什么是时间?这似乎是宇宙中最大的谜团。为什么我们可以在空间前后左右移动,却不能自由地在时间中穿梭,只能被时间一直向前推动?此外,我们也都对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后,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感到好奇。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我们对于死后的事情却充满了疑问,一直在寻找答案。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3-11-03 查看原文
走近科幻人的日与夜
作者参与成都世界科幻大会,通过朋友圈分享见闻,吸引朋友关注科幻。大会期间,作者记录了科幻人的多个场景。吃夜宵时,众多科幻作家、评论家相聚,宝树讲述回忆,阿缺幽默风趣,杨晚晴在夜宵后获银河奖。海漄获“雨果奖”后仍保持工作与写作的界限,打算先回归工作。刘慈欣在火锅局上话不多,推荐残雪作品,面对新作追问,他表示写作过程反复修改,压力较大,人们应给予他更多自由思考空间。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3-11-03 查看原文
《独行月球》:科学与文艺的双向奔赴
2022年暑期银幕汇集了《独行月球》《明日战记》和《外太空的莫扎特》三部国产科幻电影,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科幻浪漫喜剧《独行月球》。凭借“含腾量百分百”“沈马组合”“科幻喜剧”等噱头,这部影片没有辜负行业与观众的预期,一经上映即引发大规模观影热潮,摘取暑期档票房冠军,国内总票房达31亿元,位列年度票房榜第二,并斩获多项电影大奖,可谓叫好又叫座。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3-11-02 查看原文
未来城市的东方魅影——赛博朋克电影的想象地理与空间政治
科幻未来风景作为一种文化图像志,可渗透到观众对现实城市的感知结构中,从而塑造出一种全新的时间体验。赛博朋克电影中二元对立式的空间美学将过去和当下的城市景观陌生化,将其时空片段以拼贴的形式投射到未来城市幻景中。而其混杂的城寨空间中,是随处可见的东亚文化元素:衰败破落的小巷中层层叠叠的汉字招牌和海报、亚洲面孔和服饰、时而冒出的粤语对话、巨幕上的日本艺伎广告……西方科技幻境与东方异域情调互相碰撞,产生了独特的审美快感,成为赛博朋克城市美学中显著的视觉表征。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3-11-02 查看原文
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种族形象的意义与价
科幻小说常常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呈现与现实生活不同的想象来给读者以启示。这种“不同”总是冲击着我们以往的生活经验、价值判断和文化取向,且其意义远远超出个人、社会、国家的范畴,用詹姆斯·冈恩(James E.Gunn)的话说,“在科幻小说中,往往是整个文明或整个种族处于危亡之中”。从这个角度看,科幻小说创造了文学中一类新的艺术形象——种族形象,这也正是科幻小说的魅力之一。刘慈欣曾在《从大海见一滴水——对科幻小说中某些传统文学要素的反思》提到过“种族形象”这一概念。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3-11-02 查看原文
幻世春秋 | 中国科幻月报(2023年10月)
本次月报总结了2023年10月份科幻业界内发生的各项事件,包括奖项评选、讲座开展、论坛举行、学术研究等。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3-11-02 查看原文
《少儿科幻星云评论》·总第13期
《少儿科幻星云评论》第 13 期为季尔·布雷乔夫专刊。陈发祥评《飞龙失踪案》,指出其故事在南别旦达星球,情节编排巧、语言幽默等。该作品科幻性在于科学对现实的入侵隐喻,虽含社会政治批判和负面儿童形象,但适合各年龄段,具教育价值。申宏伟评《大战微型人》,其采用“漫游式”情节,塑造顽童形象,有“有意味的‘没意思’”艺术气质,融合童话元素与游戏精神,为少儿科幻创作示范。
信息源:少儿科幻星云奖 2023-11-01 查看原文
科幻人的日与夜 —— 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侧记
文章记录了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点滴。作者讲述了在大会期间参观科幻馆、参与沙龙座谈的经历,还分享了科幻人夜晚聚会交流的场景,包括与多位科幻作家的接触。同时,提到《零重力报》获奖、海漄获奖等事件,以及在大会上观察到孩子们对科幻的喜爱。作者认为科幻应破圈发展,吸引更多人参与,此次大会推动了中国科幻的传播。
信息源:中国科普网 2023-11-01 查看原文
这本“差点死掉”的杂志,拯救了中国科幻
《科幻世界》前身为 1979 年创刊的《科学文艺》,在 20 世纪 80 年代面临诸多困境,后于 1991 年更名转型。它长期作为中国科幻领域的重要推动者,发行量可观,通过举办 “银河奖” 挖掘众多科幻作者,培养大量读者,还将世界一流科幻作家作品引入中国,拓宽读者视野。同时,它积极与国际接轨,申办国际科幻大会,推动中文原创科幻走向世界 。
信息源:刀锋时间 2023-10-31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第201期)|逗逗:愿做编织星空的造梦者
逗逗是美国普渡大学生命科学博士,现从事医学院科研工作,因参加星火杯比赛,将科幻写作发展为爱好与习惯,并在多个平台发表作品。她偏好细腻且温柔不失理性的文风,但认为故事的完整性和思考性更为重要。逗逗小学初中时通过杂志接触科幻,高中大学阅读刘慈欣全集。对她来说,科幻是业余生活的重要部分,能反映社会中理想主义者和崇尚科学者的比例。在创作中,她面临时间少、题材小众和创作初期缺乏头绪等困难,通过调整心态来应对。她认为科幻写作中想象与科学概念运用得当皆为亮点,会将科研概念融入创作,大量阅读是其主要灵感来源。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3-10-31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