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科幻想象:未来正走进现实
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发布 “科幻作品中的十大未来科技”,包括太空电梯、脑机接口等。太空电梯在《流浪地球 2》中亮相,获“最受大众期待的未来科技”称号。许多科幻作品中的想象,如早期对全自动汽车、元宇宙、便携式电视机的描述,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现实,为科技发明提供灵感。当下中国科幻产业发展迅猛,带动经济与科技进步。评选顾问罗伯特・索耶强调应对危机需人类合作,举办方期望通过评选激发创作灵感,吸引科幻迷关注,助力科幻产业发展,推动科幻设想成为现实。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3-10-27 查看原文
一等奖||科普夯基础∙创新促成长∙十年探索路∙悠悠无声诗
“科普夯基础∙创新促成长∙十年探索路∙悠悠无声诗 —— 农村初中科学幻想绘画创作教学实践研究”。此成果荣获第三届佛山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包含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课例等多种形式。项目旨在解决农村初中生科幻绘画创作中 “画什么”“怎么画”“喜欢画” 以及校本化课程策略等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历经区级、市级、省级课题研究阶段,围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展开实践。其创新点在于打造校本课程、重视艺术体验、贯彻课程综合。成果显著,学生在相关竞赛中获奖众多,学科组和社团也获得荣誉,提升了影响力。
信息源:佛山教学研究 2023-10-26 查看原文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题车站亮相
10月18日,备受瞩目的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将在成都盛大开幕,世界宾朋将共赴一场“未来之约”。在大会进入倒计时5天之际,由成都轨道集团打造的“星遇成都 蓉耀未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题车站在有轨电车蓉2号线大禹东路站、花石站正式亮相!
信息源:界面新闻 2023-10-26 查看原文
科幻创作与科技创新,该怎样双向奔赴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落幕,引发对科幻创作与科技创新关系的思考。科幻具魅力,激发人们对科技兴趣,也促使科学家探索。当下科幻创作迎来利好,政策支持、产业发展,但仍存在问题,如优秀作品少、创作具挑战等。要培养更多科幻人才,科学家与创作者应加强交流,推动科幻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还应让科幻教育走进课堂,以促进二者持续繁荣。
信息源:科技日报 2023-10-26 查看原文
50年代的规范化书评
50年代,科幻批评首次成为一种规范化和受人尊敬的活动,其采取的最显著形式是杂志和业余出版物上的规范化书评。有四个人是值得特别提一下的。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3-10-26 查看原文
雨果奖得主海漄短篇小说《江之怒》:橘子洲头,国士守土
海漄的《江之怒》讲述抗战时期故事。专家丁文昌考察湘江地质时,于杨梅洲发现神秘洞穴,后改造成防空洞与秘密补给线。在长沙保卫战中,丁文昌受伤,受启发欲利用熔岩隧道造超级大炮。虽历经波折,方案终被采纳并建成。试射成功后,大炮摧毁日军监利丁家洲生化武器基地。但因局势变化,大炮未再启用。最终长沙沦陷,丁文昌坚守,准备最后发射,展现了抗战时期的智慧与悲壮。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3-10-25 查看原文
如何一招治好“宇宙级路痴”?科学家想出了这个办法……
在太空中,航天器面临定位难题,就像在黑暗房间找方向一样。以旅行者 2 号为例,它依靠太阳传感器和老人星跟踪器定位,但曾因指令 bug 使天线偏转 2° 而失联,后被找回。科学家还利用陀螺仪、加速度计、恒星方位、红外地平仪等技术帮助航天器确定位置与姿态,随着科技发展,星图也会更精确,助力航天器探索宇宙。
信息源:科普中国网 2023-10-25 查看原文
青年科技π|科幻创作与科技创新应双向奔赴
2023 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落幕之际,节目邀请科学界与科幻领域专家,探讨科幻的魅力及与科学界的联系。专家们分享了对科幻的理解,以及如何促进科幻创作与科技创新双向奔赴、共同繁荣的观点,包括科幻的经久不衰的原因、对科技创新的作用等。
信息源:科技日报 2023-10-25 查看原文
论文月报|2023年9月期
2023年9月的《论文月报》共摘选27篇论文,分为4个板块。科幻小说板块涉及科幻译介、后人类文学伦理、中国科幻发展历程、中国科幻中的“赛博格”、坎普美学等研究。科幻影视研究板块涉及人工智能叙事、青年电影的叙事意象、国产科幻电影路径、游牧主体等研究。科幻专题板块涉及卡布雷拉的人类增强观、“人-技术”关系、超人类主义、数字身体想象、元宇宙文艺等研究。科幻教育板块涉及超越人文主义的教育学、创新型科幻人才培养模式、区域A-STEM理念下初中科幻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研究。
信息源:中文科幻学术工坊 2023-10-25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第200期)|1ge:率性而自由地写作
1ge 来自武汉大学,写作风格率性自由。高中时通过《科幻世界》接触科幻,星火杯是其首次进行科幻创作投稿的赛事,并意外获得优秀奖。创作《我的机器人朋友马尔科》时,1ge 旨在塑造不一样的机器人形象并融入朋克元素,写作过程较为顺畅,虽有逻辑、设定及科幻性方面的担忧,但仍凭感觉创作。其创作灵感多为偶然闪现,理科专业对创作帮助不大。受一部将科学与魔幻结合的科幻小说影响,1ge 期望创作类似作品却未成功。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3-10-24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