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吴岩|“追星”科幻前辈:最具创造力的人拥有怎样的特质?
吴岩在纪念郑文光逝世20周年活动上追忆,自己中学时追星找到郑文光,首次见面获其热情接待,后一同取书。他认为郑文光符合创造力人才特质,演讲有新内容,创作领域广,感受和体验世界方式独特,其作品具前瞻性,还提出科幻现实主义等新观点,引进“科幻迷活动”概念,改变了科幻生态。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3-07-26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 白海石:致力于用最精简的语言表达最精彩的故事
白海石自 2006 年接触科幻,2013 年因《我,机器人》正式入坑。他推荐《挽救计划》,称赞其情节紧凑、双线流畅 。白海石的《优化地球》获第四届 “星火杯” 优秀奖,该作品具有太空歌剧风格,他受《瑞克和莫蒂》《群星》启发,因字数限制选择此风格。故事中外星种族与人类相似、地球处于弱势地位均有设计考量,原型分别为便于理解和 “血钻” 故事。创作上,他从长篇起手保持手感,如今努力向短篇节奏转型。他认为科幻迷最重要的品质是对科学保持好奇与敬畏。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3-07-26
查看原文
【回顾】蘑菇云科幻创客沙龙第二十七期:少儿科幻小说的创作秘籍
活动由上海浦东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和蘑菇云创客空间承办,邀请了著名少儿科幻作家陆杨和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会长顾备。陆杨在活动中分享了少儿科幻小说的创作经验,他指出少儿科幻小说创作要兼顾孩子的理解能力、教育意义和吸引力。他建议从广泛阅读、与孩子互动等方面储备素材,通过保持好奇心、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激发灵感。在创作时,要注重人物描述符合儿童心理和想象力,语言简洁有趣,情节连贯且有吸引力,同时融入教育意义。此外,网页还介绍了主办方、承办方的相关信息,以及系列活动的主题规划和目的。
信息源: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 2023-07-25
查看原文
尼古拉·利贝拉蒂 | ChatGPT:来自技术哲学的解读
自从OpenAI发布ChatGPT以来,短短几个月,它已经在社会各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ChatGPT是一种人工智能语言生成模型,借助于复杂的语言统计算法来创造连贯且有意义的文本,其在医学、编程和营销等领域的应用,引发了一场波及甚广的讨论,讨论的焦点是:该如何来规范这种应用。
信息源:斯文在线 2023-07-25
查看原文
知识普及、意义斗争与思想实验——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的科普叙述
科学想象与科普叙述相结合是中国科幻小说的重要传统。21世纪以来,主流科幻小说中的科普色彩日趋淡薄。在科普的严谨性与科幻的想象力的冲突框架中,“科普需要怎样的科幻”或者“科幻应该怎样科普”的问题应得到重新思考。当代科学的发展要求科幻小说叙述更应重视意义的斗争而非知识的流传。当代科幻小说中的科普叙述应重新激活启蒙的勇气,通过“思想实验”将科学知识传播、认同观念探寻和思维方式更新有效地融为一体,提升科幻小说中科普叙述的境界。
信息源:东南学术 2023-07-25
查看原文
刘慈欣:我们是科幻迷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中国科幻出现了两次高潮,但那时的科幻与主流文学的界限并不鲜明,因而均未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科幻迷群体。八十年代对科幻小说的一场大围剿后,科幻在国内成了科学和文学的弃儿,几乎绝迹。不可思议的是,中国的科幻迷群体就在这时悄然诞生了,我们收养了这个奄奄息的弃儿,使它活下来,并脱离了文学和科学的脐带,成为独立的自我。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3-07-25
查看原文
卓今 | 元宇宙的“新现实”与价值重塑
元宇宙可实现人们自由穿行于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梦想。人们拥有两个平行世界后,时间和空间扩容,许多通行的准则需要重新定义。元宇宙的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与通常意义的现实世界构成虚实相交的“新现实”。在“新现实”中肉身与精神的“间歇”“疏离”成为可能,生命体验加宽、加厚、加长。公共生活出现新的阶层和“族群”,人的价值将被重新定义。
信息源:社会科学辑刊 2023-07-24
查看原文
人类自身危机的解决思考
《云身》是一部冲突激烈、思辨显见、强烈干预现实的作品,剧作没有按照传统戏剧的手法援用单一戏剧手法来塑造人物和情节,而是在戏剧推进过程的沿途布下人类整体性困境的冲突和纠缠之网,从中能够看到“去中心化”的戏剧尝试。该剧在科技重镇深圳诞生,且由三位教授集体创作,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文本符号学现象。
信息源:文艺报 2023-07-24
查看原文
当疯子手握末日开关
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在1963年拍摄的《奇爱博士》在很多“最佳百部”名单上常名列前茅,美国国会图书馆在1989年将其与《公民凯恩》《卡萨布兰卡》《绿野仙踪》等经典一起入列第一批国家电影保护收藏目录。这是一部黑色战争喜剧,虽然拍摄于60年前世界局势剑拔弩张的冷战高峰期,但在今天来看依然极具现实意义。
信息源:文艺报 2023-07-24
查看原文
黄鸣奋的“传播九要素”与“四种生态”
作为电脑艺术、数码艺术理论领域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学者黄鸣奋以其沟通科艺、体大思精的学术研究风格独树一帜。他的六卷本《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史》、四卷本《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研究》、三卷本《位置叙事学:移动互联时代的艺术创意》等,均为跨学科、多维度,资料详细、逻辑严密,体量超百万字的学术巨著。但他并未止步,近期又有三部专著《流衍宇宙: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与美学研究》《后人类生态视野下的科幻电影》《中国科幻电影的多维定位》相继出版,笔者以此为契机,从三个方面梳理黄鸣奋教授的治学理学理路与科幻电影研究的新拓展。
信息源:文艺报 2023-07-24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