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星光计划2023年度十大推荐作品⑦|《库克岩石》
《库克岩石》入选“星光计划”2023年度十大推荐作品。在火星基地,赵刚发现莫名出现的无标记岩石,“库克位移”现象引发关注。宇航员决定实验,发现岩石按数学规律变化,推断有智慧生命。曾消失的火星探测器重现,岩石逼近似警告。故事悬疑感强,结局意外,展现外星探索主题,具影视改编潜力。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3-07-18 查看原文
刍议“黑暗森林”的分析、超越及其传播
文章围绕刘慈欣《三体》中的 “黑暗森林” 设定展开深入探讨。作者先剖析其来源,指出它并非社会达尔文主义,核心是不同层级文明有不同心理内核,通过结合相关公理、概念推导其形成过程,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逻辑问题和刘慈欣世界观的局限性。接着探讨 “黑暗森林” 世界观的本质,将其与不同文明接触态度对比,认为它本质是无神论的世界观,超越它需提升读者科学素养或改变社会文化环境。最后分析 “黑暗森林” 在大众传播中的误读现象,指出科幻小说阅读存在普世性和地域性思维差异。
信息源: 2023-07-18 查看原文
吴定柏:科幻粉丝社群在中国
中国读者最初接触科幻小说并非通过中国人(创作)的科幻故事,而是通过外国科幻小说的中文翻译。900年,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的《八十天环游地球》翻译出版,是第一部引入中国的科幻小说。随后,《地心游记》(1902)、《空中历险记》(1903)、《蓓根的五亿法郎》(1903)、《环游月球》(1904)等凡尔纳的其他科幻作品相继被引进中国。外国科幻作品不仅开拓了中国读者的眼界,也激发了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在外国科幻小说的影响下,中国文人开始涉足这一领域。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3-07-18 查看原文
人类大战人工智能!《A.I.创世者》发布中字预告
1905电影网讯 近日,由约翰·大卫·华盛顿(《信条》)主演的科幻惊悚电影《A.I.创世者》发布全新中字预告。预告中,一场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全球战争,正蓄势待发,一个半人半AI的小孩,成为世界存亡的关键性“超级武器”。该片将于9月29日在北美上映。
信息源:1905电影网 2023-07-17 查看原文
入围“雨果奖”!南昌90后作家鲁般:科幻是站在未来看现在
7月6日,备受科幻界瞩目的2023“雨果奖”入围名单正式揭晓。其中,南昌90后科幻作家鲁般凭借作品《白色悬崖》入围最佳短篇小说奖,获得广泛关注。
信息源:大江网 2023-07-16 查看原文
荒诞又现实 科幻故事引发人类警醒
艾天华的《蓝色极光》包含《蓝色极光》与《复制地球》两部小说。在《蓝色极光》中,因人类过度捕捞,深海帝王蟹蓝色极光受外星探测器刺激,率海洋生物报复人类,致地球人近乎灭绝,故事荒诞又具现实警示意义。《复制地球》里,女学生模样的智能手机能力强大,能复制地球,情节欢乐又引人深思,作者巧妙融合童话、神话与科幻元素。两部小说诙谐且具悲悯情怀,引发对世界的反思。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3-07-14 查看原文
星光计划2023年度十大推荐作品⑥|《宿主》
《宿主》入选“星光计划”2023年度十大推荐作品。周扬失联后,顾夕等人根据手机定位前往冷湖寻找,途中经历诸多怪事。在冷湖,他们得知周扬已退房,从其留下的手机中发现线索指向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顾夕回忆起与周扬的过往,包括他的癫痫病情。他们继续追寻,途中车辆爆胎,后在蒙古包群落发现被绑着且状态异常的周扬,此时顾夕发现同行三人似有诸多隐瞒。故事充满悬疑,展现婚姻关系与神秘现象。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3-07-13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 郭可心:愿我们都能保有自己的灵魂
郭可心初中因创作欲爆棚开始尝试科幻创作,笔名源于其 LOL 游戏 ID。她的蒸汽朋克作品《铜偶》获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选择该题材是觉得其风格很酷。在创作视角上,她因笔力有限常采用聚焦性视角,让读者自行想象庞大设定,并通过在开头暗示、借角色行为穿插解释的方式,把握技术细节与情节内容的平衡。阿西莫夫、刘慈欣等作家对她影响较大,她理想中的科幻作品类似《球状闪电》,概念运用极致、情节紧凑、语言精炼且富有美感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3-07-12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 郭可心:愿我们都能保有自己的灵魂
郭可心初中因创作欲爆棚开始尝试科幻创作,笔名源于其 LOL 游戏 ID。她的蒸汽朋克作品《铜偶》获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选择该题材是觉得其风格很酷。在创作视角上,她因笔力有限常采用聚焦性视角,让读者自行想象庞大设定,并通过在开头暗示、借角色行为穿插解释的方式,把握技术细节与情节内容的平衡。阿西莫夫、刘慈欣等作家对她影响较大,她理想中的科幻作品类似《球状闪电》,概念运用极致、情节紧凑、语言精炼且富有美感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3-07-12 查看原文
AI的使用是人的延伸还是压缩?
近年来,人工智能开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全面影响,大到城市和乡村的运转与治理,小到人们手上的手机,人工智能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界域,实现了“人的延伸”。这种“延伸”也渐渐进入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领域。人工智能是否能创作出真正具有情感和灵魂的文学作品?它如何与作家的独特创作过程相互作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文学评论对传统的文学批评构成哪些挑战?
信息源:文艺报 2023-07-12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