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复旦MOSS团队:科幻角色跨入现实世界还有多久?
ChatGPT引发质疑后,复旦MOSS团队于2月20日上线首个类ChatGPT模型,因访问火爆关闭内测,现正优化,预计3月底完成。MOSS有通用能力,团队开发旨在验证技术路线,虽参数规模小、事实知识储备有差距且中文数据不足,但小规模适合企业部署,未来将围绕多方面优化,有望开源,团队期待5 - 10年后MOSS成为通用人工智能。
信息源:科技日报 2023-03-02 查看原文
科幻×戏曲×成长,首部儿童科幻舞台剧来了!
首部儿童科幻舞台剧《三叠纪的星光》本周末将在四川科技馆 4 楼 SE 剧场演出。故事设定在 30 多个世纪后,全球仅存“三叠纪”一城,基因测试后人们被分往不同城区,小星和小光姐弟俩从“下叠纪”出发寻找“上叠纪”的爸爸,途中历经波折,到达后却发现是座空城。该剧融合科幻与戏曲元素,以传统戏曲表演形式展现科幻故事,还有互动环节,能让孩子感受成长与勇气。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3-03-02 查看原文
人机共生前传:这家中国公司让脑机接口走出科幻
故事里这家名叫“微灵医疗”的公司,做着和马斯克的 Neuralink 一样有趣的事情。2023年2月他们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国内知名投资机构蓝驰创投与鼎晖投资共同领投,纳通科技集团、果壳发起的未来光锥等跟投。当脑机接口走出“科幻”,技术的真实力量才得以展现。
信息源:界面新闻 2023-03-01 查看原文
Sora已来,文学如何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风口”?
日前,由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 AI推出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引发全球广泛热议。只要用户给定一段描述文字或者静态图片,Sora就能生成包含多个角色、不同类型动作和背景细节的高清短视频场景,而且视频时长可达60秒。从官方陆续发布的视频样片来看,许多画面精细而逼真,不输电影大片质感。
信息源:文艺报 2023-03-01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 张长恒:路有尽头,科幻没有
张长恒初中时因错把《三体》当作《超体》原著接触科幻,随后阅读诸多经典科幻作品。高一受科普书籍启发开始科幻创作,最初作品虽未成功,但《侵略者》入围三体宇宙征文大赛。此后,他尝试多种创作方向,进入大学后,在创意写作社团和科幻学院的经历助力他在科幻创作上成长,获科幻龙门赛亚军。其龙门赛获奖作品《齿轮》灵感源于监控摄像头,结合《1984》与元宇宙概念创作而成。张长恒爱好电影、音乐,认为这些有助于共情与观察,利于创作。他担任创意写作社社长和科幻社名誉副社长,社团活动丰富,取得诸多成果。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3-03-01 查看原文
囊括大奖无数的日本科幻“双星”
2023年第43届“日本SF大赏”公布,此前谷甲州和森冈浩之在2016年并列获第36届该奖。谷甲州工学出身,其“航空宇宙军史”系列获“星云赏”,中间因日本科幻“寒冬期”停滞,后又重启。森冈浩之文学系毕业,《星界的纹章》开启日本科幻“第二黄金期”,后有续集及新长篇。他们作品风格不同,却共同推动日本科幻发展。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3-03-01 查看原文
如何创作优秀的科幻作品?先和科幻大咖来一场“头脑风暴”
2 月 28 日,“幻享未来”优秀科幻作品征集活动辅导员培训会在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举办。拉兹、姜振宇围绕“如何创作中小学科幻作文”等主题,向 64 所学校 180 名老师培训。该征集活动由成都多部门主办,此次培训旨在加深老师对科幻创作认识,启发青少年科幻思维。拉兹从科幻多方面介绍并呼吁参与世界科幻大会,姜振宇分析科幻作品给出构建创意方案,老师们表示收获颇丰。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3-03-01 查看原文
《三体》从小说到电视剧,究竟翻过了几座山?
剧版《三体》播出后热度居高不下,评分高开低走后又回升至豆瓣 8.5 分、IMDb8.0 分。文章指出,中国科幻小说从诞生起就肩负特殊使命,这使得《三体》电视剧面临诸多挑战。为普及科学原理,该剧叙事节奏变慢,不过其最大成功在于尊重和还原原著,还强化了叶文洁的命运故事线,演员也出色地演绎了各角色 。
信息源:顾备lily 2023-03-01 查看原文
《三体》电视剧的成功秘诀在于:忠于原著还顺便填了原著的坑
剧版《三体》播出后热度居高不下,豆瓣评分 8.5 分、IMDb 评分 8.0 分。文章指出,该剧成功的关键在于忠于原著并适度补充细节,同时用大量篇幅解释科学原理,虽导致叙事节奏变慢,但体现出创作团队的诚意。在人物塑造方面,强化了叶文洁的命运故事线,青年和老年叶文洁以及汪淼、史强的扮演者都出色地演绎了角色,让人物更加丰满。特效上虽不及《流浪地球 2》,但满足了剧情和演技呈现的需求。此外,文章还深入探讨了《三体》所蕴含的思想性,如隐喻人类对科技发展的矛盾态度、揭示科技发展与人性价值观发展的不平衡等。
信息源: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  2023-03-01 查看原文
陆秋槎:两个宇宙的探索者
澳大利亚作家格雷格·伊根创作方向分“内在宇宙”与“外在宇宙”,其作品风格硬核,写作手法独特,在专业性与可读性间平衡,虽故事性稍弱但点子新颖。《快乐的理由》是其经典科幻三重奏第二卷,收录的五篇小说题材多样,曾在日本获高度评价,此次国内引进三卷本自选集,有望助力中国作者探索科幻创作。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3-02-28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