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用仰望星空的视野穿越未来 ——读刘慈欣《朝闻道》
文章围绕刘慈欣的中篇科幻小说《朝闻道》展开。小说中,人类建立 “爱因斯坦赤道” 欲探寻宇宙大统一模型,却因可能给宇宙带来灾难被 “排险者” 阻止,物理学家丁仪为知晓宇宙终极奥秘,甘愿牺牲自己。作者认为该小说架构宏大且富有思辨性,体现了刘慈欣眼中的 “大道” 价值观,展现了科幻小说的魅力。同时指出,刘慈欣的科幻作品关注未来,能开阔读者视野,引发对宇宙的敬畏。《朝闻道》已被列为初中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目。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3-02-17
查看原文
智能机器人正在走出科幻天地
文章指出 ChatGPT 引发舆论关注,丹麦成立 AI 新兴政党 “合成人党”,标志着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广义人工智能旨在形成强智能、大算力等普惠社会的计算能力。作者回顾了自身对 “科学与文学” 的研究,列举了如《终结者》《2001 太空漫游》等多部科幻影视中对机器人的不同呈现,有的展现人类对其恐惧,有的凸显温情与人性思考。如今 AI 已不局限于科幻作品,开始影响现实社会,虽其对人类社会的最终影响难以预知,但 AI 文艺正逐步脱离科幻,进入现实发展竞争。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3-02-17
查看原文
如何推动科幻文学作品影视化
在 “中国科幻文学影视化之路” 论坛上,与会者围绕科幻作品《哪吒》的影视化改编,探讨科幻文学影视化转化问题。《哪吒》微电影改编自江波同名小说,对哪吒形象再创作,讨论了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分享创作中对科幻侧重点的思考,并期望借此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副教授葛竞探讨了中国科幻影片独特主题的挖掘,认为神话与科幻结合是有益尝试。原作者江波肯定科幻文学影视化改编的双赢意义。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3-02-17
查看原文
这些硬核科技助国产电影打造视听盛宴
近期,电影《流浪地球2》在全国院线热映。该片中,从天而降的无数陨石坠落城市,这一场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科幻电影中还有许多名场面。比如,在电影《阿凡达》中,主人公杰克骑着神兽从山顶俯冲而下、自由翱翔于天际。那么,科幻电影中这些天马行空的场面要靠什么来“呈现”呢?答案就是新一代电影技术。今天,科技日报记者就为您介绍一下现在电影制作中应用的“黑科技”。
信息源:科技日报 2023-02-16
查看原文
蘑菇云科幻创客沙龙第二十一期:《流浪地球2》中人工智能的影子
主题为 “《流浪地球 2》中人工智能的影子”。活动邀请了顾奕、萧星寒、夏青、郁刚、顾备等嘉宾,围绕电影《流浪地球 2》展开讨论。嘉宾们高度评价了影片在科幻工业化呈现、世界观构建、叙事和思想深度等方面的表现,同时探讨了影片票房、人工智能故事线等话题。对于票房问题,嘉宾认为影院数量减少、影片长尾效应等因素影响票房走向;关于人工智能故事线,他们认为虽提高了观影门槛,但对影片有升级和铺垫作用。
信息源: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 2023-02-15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 齐然:科幻是一种美妙的超越创造
齐然为复旦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在读,2019年开始科幻创作,2021年正式发表作品并斩获多个奖项。科幻对她而言,从单纯爱好转变为生活中有趣且重要的部分,与科研经历相结合,让她对科学家故事有更深感 。齐然参加了江波老师讲座、中国科幻大会等活动,这些经历激励她坚持创作。她每月计划完成一到两万字的短篇,写作时间较为固定,坚持写自己喜爱、有价值且不重复的故事 。创作中遇到卡文时,她通过阅读大师作品克服。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3-02-15
查看原文
《三体》之外 | 刘慈欣:远航!远航!
让我们想像一下,在以现有的理论为基础,技术向前迈一两步的情况下,星际航行可能是什么样子。在那种航行中,行驶在广阔海洋上的将不是从利物蒲或鹿特丹驶出的三桅帆船,而很可能是利物蒲或鹿特丹本身。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3-02-14
查看原文
检测到外星生命“存在证据”!“三体人”要来了吗?
NASA 宣布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在寒冷分子云中检测到 “生命起源前分子”,如常见的水、一氧化碳等简单分子。从科学和历史角度推测地外生命可能存在,此次发现虽不代表找到外星生命,但进一步支撑了该信念。韦布望远镜凭借强大的红外探测能力成为此次观测的关键,其能看到宇宙早期恒星和星系,也能探测行星大气成分。此次研究是其项目一部分,未来还将继续观测以探究冰的演变等问题。
信息源:科普中国网 2023-02-13
查看原文
中国式科幻影像的重要探索
电视剧《三体》网台同步热播,是2023新年伊始中国影视界引人关注的热点。科幻小说的影视文本转化从来不易,《三体》无疑更是难上加难。这部堪称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科幻巨著,科幻想象超凡脱俗、科学理论深奥复杂、叙事结构多线交织。
信息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2-13
查看原文
迈向三体世界,科幻梦如何在VR中变成现实
VR科幻从构思、叙事到与技术的衔接,乃至后期宣发与商业化,都与传统内容不尽相同,也意味着更高的难度。
信息源:界面新闻 2023-02-13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