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沙丘2》正式开机!北美定档23年11月17日公映
2022年7月,由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好莱坞科幻巨制《沙丘》第二部正式开机。电影《沙丘》第二部改编自弗兰克·赫伯特的雨果奖、星云奖获奖作品《沙丘》,剧本由导演维伦纽瓦、乔·斯派茨共同完成。故事将延续第一部,“天选之子”保罗·厄崔迪携手契妮和弗雷曼人一起,报复毁掉他家庭的阴谋者,阻止他在梦里预见的宇宙战争。
信息源:1905电影网 2022-07-19
查看原文
《科幻研究通讯》2022年第2期目录
本期第一组文章即从不同维度、从理论和史料回顾科幻历史,从社会主义苏联、黄金时代的美国、日本、晚清民国的科幻讨论和考古中,勾勒科幻小说随着科学与幻想不断超越边界而趋向多元的过程。第二组文章聚焦科幻中的“共未来”。后人类理论家海尔斯以性别为切入点,探讨意识与程序的冲突,和意识追寻自身主体性的过程。最后,以书评栏目的首篇书评中荡气回肠的一句话作结:“当过去、现在、未来连成一线,一切的问题和答案其实早有根源。”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2-07-18
查看原文
科幻与推理小说中的解谜叙事:基于词频动力学的远读与可视化研究
整合单个词汇的一维词频分布链,通过优化关联系数,可以得到一个反映文本叙事结构的二维图像。以《三体2》和《东方快车谋杀案》为范例,通过对其关联词频时序图的分析,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叙事主线、逻辑推演、故事高潮、解谜收束等结构性特征。在词频集聚函数的图像上,高潮与解谜阶段均出现了特定的峰值。对大量文本的平均词频集聚函数进行分析后发现,解谜峰在推理小说组别的图像上是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表明解谜型叙事在推理小说的创作中被广泛使用。这种基于词频动力学分析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对叙事文本的远读和可视化方案。
信息源:DH数字人文 2022-07-18
查看原文
科幻网络文学也可以真实、温暖、有生命力
信息源:中国文化报 2022-07-17
查看原文
罕见!宇宙中有新发现
清华大学祝伟教授牵头的国际团队发现两个罕见恒星系统 Bernhard-1 和 Bernhard-2,它们由两颗互相绕行的中央恒星及与之成一定角度的气体和尘埃盘组成,因原行星盘的进动和遮挡效应,双星亮度呈规律性变化,其距离地球 3000 至 10000 光年,20 厘米及以上口径望远镜可观测其亮度变化,该发现对研究行星形成意义重大。
信息源:科普中国网 2022-07-15
查看原文
刘宇昆这个刻画网络现状的科幻故事,代入感太强了!
刘宇昆的《转生接口》《狩猎愉快》短篇精选集已上市,译者李懿分享翻译心得与对作品的看法。她最喜欢《转生接口》中的《物哀》,认为其将“物哀”概念与群体观念精妙结合。谈到《隐娘》,她表示为契合原文画面感采用半文半白的风格。刘宇昆常将东方文化元素融入科幻,作品带给读者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李懿还提到,最期待《思念与祈祷》影视化,因其深刻反映网络现状,与社会议题结合巧妙。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2-07-15
查看原文
一年了,月球“土特产”带给中国这些惊喜
2021年7月12日,嫦娥五号任务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举行,研究工作启动。一年来,中国科研团队取得诸多成果。李献华院士团队确定嫦娥五号玄武岩形成于20亿年前,改写月球 “死亡年龄”。李春来、刘建军等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发现月球内部原生水。汪卫华、杨孟飞、邹志刚院士领衔的团队发现月壤玻璃对捕获和保存氦-3起关键作用。这些成果为月球研究开辟新方向。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7-15
查看原文
“一粒沙”中的星系团
美国航天局于7月11日、12日公布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图像,其中 “SMACS 0723” 星系团图像清晰且细节丰富,该星系团综合质量产生引力透镜效应,让遥远星系的微小结构得以清晰呈现。韦布空间望远镜功能强大,凭借先进的红外成像能力,能助力科学家窥视早期星系,对宇宙结构演变建模,还可用于观察系外行星化学特征,判断其 “可居住性”。这些图像有望为宇宙研究带来新见解。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7-15
查看原文
光阴逆旅 “韦布”拍下宇宙幼时的模样
美国航天局 7 月 12 日公布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深空天体彩色照片。照片中的 “SMACS 0723” 星系团,让科学家探测到宇宙大爆炸后不久星系的情况;WASP - 96b 行星上云、雾霾及水的发现,为研究系外行星提供新信息;斯蒂芬五重星系展现了星系诞生时 “弱肉强食” 的过程;南环星云是小质量恒星的 “葬礼”,有助于研究恒星死亡;船底座星云作为恒星诞生地,韦布空间望远镜能助力统计恒星 “新生人口”。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7-15
查看原文
梦系广寒宫
文章梳理了人类对月球的幻想及相关科幻创作历程。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向往从未停歇,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早期文学中都有关于月球的想象。早期科幻作家如儒勒・凡尔纳、H.G. 威尔斯创作了经典登月故事,后来受天文科学与宇航技术发展影响,科幻创作视角转移。但近年来,随着对月球的深入探测,科幻作品对月球的关注又有所回归,如《月球城市》《钢铁苍穹》《宇宙兄弟》《月球陨落》等作品,展现了不同情节与设定。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7-15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