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青少年科幻文学与教育主题座谈会在京举行
近日,由北京科学中心、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主办,中关村会展与服务产业联盟、全国少儿科幻联盟协办的“青少年科幻文学与教育主题座谈会”在京举行。北京科学中心主任何素兴、副主任刘然,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卫英,以及高艳慧、超侠、陈柳岐、韩子杰、孙艺佳等围绕青少年科幻文学创作和科幻教育等话题展开交流。
信息源:文艺报 2022-06-29 查看原文
在“世界”中的中国科幻小说——科幻作为一种全球文类,及其成为
本文讨论的是中国科幻小说作为一次新浪潮运动所引发的“全球”影响,借用“世界”这个词的动词意义来探讨三种情形:科幻小说自身形式中的世界建构;科幻小说进入世界文学的过程;科幻小说将一个原来不可见的中国呈现给世界的表现形态。
信息源:中国比较文学 2022-06-27 查看原文
那,就从今天开始吧——《提托诺斯之谜》正式出仓日记(一)
6月28日,由科幻世界幻星工作室打造、曼彻斯特书局联合发行的剧本杀《提托诺斯之谜》在成都百宝落蜀城剧本展亮相。该剧本杀改编自分形橙子的同名科幻短篇小说,历经多次测试与修改。此前在5月24日的展会已进行过实战,虽遇疫情但仍收获玩家好评,其破冰环节、剧情推理、核诡设计以及结尾升华都得到认可。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2-06-27 查看原文
科学的小说 小说的科学 ——访著名科幻小说翻译家郭建中教授
郭建中教授原籍上海,50年代考入浙江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后来该校并入杭州大学。毕业后,他即留在杭州大学外语系工作至今,现任浙江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在教学之余,他一直专心从事科幻小说的翻译研究。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2-06-25 查看原文
机器人与人类,谁更会作诗?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6-24 查看原文
求解“三体问题”周期轨道迎来曙光
1687年,牛顿提出了著名的“三体问题”:运用万有引力理论能准确预测两个互相吸引的天体之运动规律——它们的轨道基本是椭圆形的;但如果有3个天体,比如太阳、地球和月球相互作用,其运行有何规律?《三体》小说中,“三体人”生活的行星在一个由3颗运动毫无规律的恒星组成的三体系统中运行,导致“三体人”的星球不定期毁灭与重生。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6-24 查看原文
时代科幻文学:为科学家提供“脑洞氧气”
科幻与科技创新这对“双螺旋”的关联似乎从未像当今世界这般紧密。微软、谷歌、苹果、波音等公司邀请科幻作家为员工开展讲座,与研发人员就创意展开交流;科幻作家入驻高科技机构,参与科技会议并发表演讲、创作“原型小说”等也愈加习见。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6-24 查看原文
求解“三体问题”周期轨道迎来曙光
上海交通大学廖世俊教授团队与暨南大学李晓明副教授合作,将机器学习与高精度数值算法相结合,提出求解 “三体问题” 周期轨道的路线图,相关成果发表于《新天文学》。“三体问题” 由牛顿在 1687 年提出,因混沌性,传统数值方法难以获取准确轨道。自 2009 年廖世俊提出精准数值模拟(CNS)策略后,团队不断取得进展,从获得特定质量的周期轨道到实现数量级增长。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6-24 查看原文
人工智能有意识?脑洞开得有点大
谷歌研究员称 LaMDA 展现出人类 “情感”,引发人工智能是否有意识的热议。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从 AlphaGo 到 LaMDA 再到 MuZero,能力不断进阶。然而,对于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各方看法不一。谷歌高层不认可该观点,部分人认为这是对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恐慌。也有专家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受核心算法等限制,难以产生自我意识,如傅盛认为其连语义理解都达不到。总体而言,目前人工智能多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离诞生自我意识还很遥远。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6-24 查看原文
时代科幻文学:为科学家提供“脑洞氧气” ——评《大国重器》
《大国重器:“科幻作家走进新国企” 中短篇小说精选》于 2022 年 4 月出版,收录了 “科幻作家进新国企” 活动中 13 位作家基于高科技工程创作的科幻作品。这些作品折射时代现实,如反映航天工程、援建非洲等内容,还触及科技伦理治理。其兼具宏大气象,作家重振宏大叙事,把握时代精神,彰显多种精神品质,并在多种元素间进行叙事尝试。同时,该书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反照视角,激发想象力。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6-24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