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评七月的《岩边的禅院》
海客评七月的《岩边的禅院》,这是其继《群星》等后的长篇。与之前宏大复杂的作品不同,此小说场景、人物、时间跨度都较小,是“暴风雪山庄式”悬疑故事,记者杜宇和方七因坠崖事件赴禅院调查,前十三章营造悬疑气氛,叙事流畅、节奏好,最后一章揭晓谜底。虽谜底能解释谜团,但因优先满足科幻惊奇感,与前文有割裂感且科幻点不新颖,对熟悉科幻或悬疑推理的读者而言,结尾未达预期。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2-03-13 查看原文
科幻|想成为科幻小说作家?创作“入门”知识指南
近年来做过不少科幻赛事的评委,审读了诸多新人新作,其中确有大批精品佳作涌现,但也有些作品水平一般。科幻文学被关注和受欢迎自然是一件好事,但笔者深感有关科幻文学的特征、标准、优劣等概念还有必要“老生常谈”。 所谓科幻文学,应该具备小说的一切特征,符合一般小说的创作规律,优劣标准也大致等同于其他类型的小说。科幻文学具有文学的基本特征,这应该成为我们继续讨论下去的基本共识。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科幻小说确有一些相对独有的特征,例如:科幻构思、科技因素、逻辑自洽。只不过这些特征是叠加于小说特征之上的。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3-12 查看原文
科幻茶馆 | 从科幻视角想象中国传统春节的未来
科幻视角畅想中国传统春节的未来,指出春节作为国人重要节日,在科技发展的当下,对其未来的思考具有必要性。“元宇宙” 等概念引发的科幻想象背后,是人们对传统与现代等矛盾平衡的思索,然而资本主导的科技浪潮却给春节习俗带来负面改变,像 “抢红包” 活动破坏了仪式感。夏笳《2044 年春节旧事》和马伯庸《大冲运》两部作品,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未来春节进行想象,前者体现对古老诗意的怀念,后者表明春节文化传统的延续。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2-03-11 查看原文
《芬奇》:温情闪耀的科幻末日片
近日《芬奇》这部科幻片登陆优酷,由《权力游戏》的导演指导,戛纳影帝的动作捕捉拍摄。这部末日片难得地散发着阵阵温情。故事背景为太阳耀斑爆发破坏了臭氧层,电磁脉冲毁掉大多数电子设备,人类文明崩溃,致命的紫外线照射着地表。主要讲述了一个老年且受到辐射染病的程序员芬奇与一只狗和一个机器人求生的故事。影片并没有美化末世,但它着力表现的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人性善的一面,温情也由此产生。而其中的推动力,是芬奇对人性的反思和忏悔。影片最后,金门大桥上幸存人们表达出对亲人的思念,给出了意味深长的思考。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3-11 查看原文
付昌义:多姿多彩的海洋科幻世界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3-11 查看原文
宋明炜 | 科幻作为方法:交叉的平行宇宙
科幻小说的起源也许非常早;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科幻小说作为最直接体现“现代性”的文类,是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和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这也是最为广泛的认识,如去年离世的研究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美国学者保罗·K.奥肯(Paul K. Alkon)在两部著作中,就分别将科幻小说的起源放在大革命之后和工业化初期,将有关未来想象的小说起源放在法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期间。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2-03-11 查看原文
《科幻世界·译文版》:让世界上没有穷人——技术宅如何消灭贫困
《科幻世界·译文版》2022年3月刊推出多部精彩作品。长篇《万物之主》中,弘司和夏洛特合作探寻消除贫富差距的方法;《476号泡泡》里,好友身处不同泡泡宇宙,时间流紊乱带来意外状况;《在世界的腹部提问》展现与真菌共生的奇特世界;《性别差异》讲述博士研究发现人类与海豚的祖先关联。此外,刊物预告了K.J.帕克的新作,还发布了英文编辑招聘信息,为科幻爱好者提供多元内容,带来独特阅读体验。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2-03-10 查看原文
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成立,刘慈欣任委员会主任
3 月 9 日中国作家协会公报发布第十届专门委员会名单,新增科幻文学委员会。其中诗歌委员会主任为吉狄马加,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主任是阿来等。科幻文学委员会主任由刘慈欣担任,副主任是吴岩、陈楸帆、韩松,委员包括飞氚、何夕等。该委员会的成立为科幻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组织架构与支持,有望推动中国科幻文学在创作、研究等方面迈向新高度。
信息源:N星云 2022-03-10 查看原文
科幻作品中的“她思潮”力量
从 1997 年中国国际科幻大会说起,讲述众多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的创作经历,如晶静、彭柳蓉、赵海虹等早期作家,以及 90 后修新羽、陈奕潞等年轻作家,她们风格各异,积极参与科幻事务,推动科幻发展。这本作品集收录了 33 位女性科幻作家的作品,展现其风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介绍了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的相关信息,该协会在推动科幻发展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信息源: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  2022-03-09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言午:思考本身就是对贫乏生活的最大抗争
言午小学时因《海底两万里》与科幻结缘,被其对未来的超前描绘所震撼,后接触各类科幻作品,喜欢科幻是因其能激发思考且充满可能性。他阅读广泛,近期喜爱《死在火星上》等作品。言午的创作源于创意写作课活动及备考时的压力,他希望通过作品展现人类追求的永恒性。在创作上,他认为设定死线很重要。科幻在他的生活中不仅提供知识,更给予前进动力。言午认为科幻是遵循科学原理的超现实幻想作品,对 “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一理念深感震撼。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2-03-09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