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2021华语科幻十大事件
2021 年华语科幻成绩斐然。疫情下线上线下活动并行,世界华人科幻协会换届,成都获世界科幻大会主办权。少儿科幻发展,女性科幻作家受关注,科幻电影再探索,刘慈欣进入作协领导层。科幻迷维护知识产权,元宇宙成热点,立原透耶获奖推动中外交流。这一年科幻在多领域取得进展,成为社会热点并持续升温,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与潜力。
信息源:N星云 2021-12-29
查看原文
被悬疑迷雾包裹的科幻之花——评科幻电影《缉魂》
一幕“雷雨”式的豪门恩怨惨剧,一个重病检察官的最后一案,看似是包裹在邪魅鬼祟之下人伦惊变,却在不经意间变成了一个“我杀死我自己”的科技寓言。这就是根据当代科幻作家江波的小说《移魂有术》改编而成的电影《缉魂》所讲述的故事。
信息源:文艺报 2021-12-29
查看原文
《流浪地球》与《忧郁症》: 生存与毁灭的末日挽歌
当地球面临毁灭性的末日危机,人类将如何反应?是自救,还是接受“宇宙意志”的审判?在看不到未来的未来中,如何思考生存与毁灭的命题?又将如何用文学和艺术,呈现死亡与灭绝的非经验性体验?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2019)与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的《忧郁症》(2011),是两部创作文化背景不同、文学艺术风格迥异的科幻电影,乍看来最明显的共同点似乎只是科幻体裁和末日主题,但两者十分默契地却针对前述问题,为读者和观众提供了不尽相同却形成对照的解答,在跨越时间、地域和体裁的文化创作空间中遥遥呼应和对话。
信息源:文艺报 2021-12-29
查看原文
《回到未来》:以更努力的自己,迎接更美好的世界
时光旅行是科幻电影中一个重要的题材,这类电影给予了不能实现时光穿梭的人类无限的想象空间,因而备受大家喜爱。20世纪80年代的《回到未来》三部曲就是其中之一,时至今日,每当谈及时光旅行题材电影的时候,它都是避不开的经典之作。从那之后,在很多同类型影片上,我们都能或多或少看到它的影子。
信息源:文艺报 2021-12-29
查看原文
盖娅·阿尔戈斯
这是一个博尔赫斯式的幻想寓言。小说有一个经典的悬疑开头,一个又一个“盖娅·阿尔戈斯”出现在小面馆,点一碗花生酱意面。他们是谁?为什么又如此执着于花生酱意面?最后的揭秘看似简约,其实带有一种朴素的哲学追问——定义个体的究竟是符号(如“盖娅·阿尔戈斯”这样的名字)还是支配其内在自我的意识(如嗜好花生酱意面的本能意识)?故事的结尾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延展可能。
信息源:文艺报 2021-12-29
查看原文
国王的试验
《国王的试验》是一个短小精悍却寓意深远的短篇,小说中写到国王通过意识编辑使所有国民弃恶从善,建立一尘不染、正直美好的理想国度,却从未想到没有一丝恶的社会竟显露出极其的孱弱,引发了各种并未预见到的社会问题,最终使整个国家走向混乱。它使我们的思绪不断下潜,思考科技带来的至纯、至善、至美社会,究竟会带领人们走向终极的幸福,还是无法想象的地狱,显示出科幻小说独特的角度与深度。
信息源:文艺报 2021-12-29
查看原文
外卖骑手、黑客帝国与选择恐惧症
网络上流传着一则骑手与系统斗智斗勇的故事。故事里说,送外卖的骑手发现,如果长期只给一家公司送外卖,他接到的单子会越来越差,路远,时间长,收入却没有增加。有时拼尽全力,也不能完成任务,还要缴纳罚款。相反,如果骑手时不时地给其他公司送外卖,会被系统判定为这个人有离开的可能。为了留住这名骑手,系统会时不时地分配一些好的单子给他,让他尝到在本公司工作的甜头。
信息源:文艺报 2021-12-29
查看原文
真正的女性科幻更需讨论女性在未来世界的角色
在《〈2181序曲〉再版导言》里,不管好人坏人,我写的都是女性。但不管是什么性格的人,她们的所作所为都有可能改变世界发展的方向。如果讨论女性主义的前提是要和男人做对抗,那其实讨论本身的价值就被降低了,我们的出发点应该是关注女性在未来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
信息源:文艺报 2021-12-29
查看原文
一个孤独遐思者的漫步:阅读吴岩《中国科幻文学沉思录》
《沉思录》是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科幻研究不能绕开的一本书,其意义在我看来绝不亚于体系性更强的《科幻文学论纲》。
首先,吴岩以其浸淫科幻40年的阅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在视角。
吴岩的第二个突出特点,是他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因此,《沉思录》所包含的大量未及展开的思路和线索,值得后来者高度重视,不断重温。
信息源:文艺报 2021-12-29
查看原文
《青年末代》 高智能科技囚笼的“最优解”
表面上看,《青年世代》是一部技术乐观主义科幻小说。书中200年后的未来世界崭新而光鲜,人类丰衣足食,技术大幅飞跃。然而,技术以及我们自身,如此值得信任吗?
在二十三世纪的欧洲大陆,科技闪光的背后,是人类文明遇到瓶颈:基础科学毫无进展,技术虚假繁荣。海量却冗余的信息充斥在人们视野里,人们的思考能力被柔软地剥夺了。最恐怖的不是万能镜的欺骗和Europa的圈养,而是群体疯狂。
《青年世代》传递着悲观的内核。但悲观并不是终极目的,悲观之后还会有反思:不能将一切交给技术,而是该依靠生而为人的
信息源:文艺报 2021-12-29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