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从赛博朋克看未来城市的精神维度
科幻名著《沙丘》不久前被搬上银幕,电影里的金字塔型城市与1982年《银翼杀手》中的泰瑞尔公司总部颇为相似。这类城市造型对科幻迷来说并不陌生,在“赛博朋克”(CyberPunk)类作品里十分常见。影片中的未来世界看似发达,却有一种后现代“荒原”的气氛。观众可能觉得,好莱坞科幻大片不是在摧毁城市,就是把城市塑造得像冰冷的机器。
信息源:光明网 2022-01-27
查看原文
姜振宇丨中国科幻:站在微妙时间点,酝酿新生长
2021 年是中国科幻的关键节点。出版方面,各类主题选集成亮点,凸显编选者意识,推动科幻审美多元,作品与主流文化对话,参与社会文化发展。创作上,《中国轨道号》等回归本土记忆,“中国式科幻”引发热议,伊格言《零度分离》等跨界作品涌现。网络科幻也活力十足,受多方扶持,虽缺现象级作品,但文化积累深厚、发展多元健康,正酝酿新生长。
信息源:N星云 2022-01-25
查看原文
《无名者之国》:开放视野下的青年想象
清华大学学生科幻协会历经三年时间打磨了一本科幻文集《无名者之国》,其中集纳了平均年龄25岁的创作者们以广博视野融合的多种文化语境的养料,展现了站在时代前沿的青年想象。
《无名者之国》中的非虚构写作披露了想象力的基底。这些存在于冷僻历史中的、充满了大量技术细节的材料极少见诸于当代华语文学乃至文化的视野,却在此以脉络清晰、生动的故事形态呈现,提供了一种交融了历史、科技与文学史的书写可能。
除了内容与题材上的开阔,《无名者之国》中的虚构作品在写作形式和文体探索上也走在了当代华语科幻作品的前
信息源:光明网 2022-01-24
查看原文
科幻杂志《胶囊》与中国科幻在德国的传播
2016年,刘慈欣《三体》的德译本在德国面世,并于2017年获得库尔德·拉斯维茨奖(Kurd Laßwitz Preis),新世纪的中国科幻开始受到德国读者关注。几乎同时,在中德科幻交流中,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几位年轻人与他们筹办的《时空胶囊:中国幻想故事》(Kapsel:Fantastische Geschichten aus China,以下简称《胶囊》)杂志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2-01-23
查看原文
苏格兰文艺复兴的政治高地
伊恩·班克斯是苏格兰著名作家,也是20世纪80年代苏格兰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以“伊恩·M.班克斯”的名字发表了一系列“新太空歌剧”作品,建构了名为“文明”的星际乌托邦,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科幻热”奠定了基础。在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现代科幻大师”系列之《伊恩·M.班克斯》中,作者保罗·金凯德把握住了班克斯的双重创作身份,从R.D.莱恩“分裂的自我”为理论出发点,论证了班克斯作品内在的政治诉求,并且强调了班克斯对苏格兰文学的整体影响。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2-01-21
查看原文
可解释性让AI更透明
在 2022 年科技向善创新周上,与会专家指出 AI 在算法 “黑箱” 下存在不可解释性,引发对其安全性的担忧,《可解释 AI 发展报告 2022》也引发热议。当前,可解释 AI 成为热点,但在技术和体验上尚未达标,其透明度和可解释性问题不仅影响用户信任,还可能带来算法歧视等一系列问题。同时,AI 的可解释性与算法高效率存在矛盾,难以两全。相关人士认为需要找到平衡路径构建可解释模型,实现可信 AI,且应允许多元化的解释模型存在。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1-21
查看原文
《黑客帝国》“重启”失败?
上周五,《黑客帝国》系列在其首部诞生23年后迎来了全新续集《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原三部曲在豆瓣平均得分超过8.8分,如今续集却拿了一个5.7分的不及格分,“狗尾续貂”的帽子似乎是跑不掉了。
信息源:羊城晚报 2022-01-20
查看原文
高概念科幻剧《开端》尝试“时间无限循环”本土化
由白敬亭、赵今麦两名年轻演员主演的高概念科幻剧《开端》近日在腾讯视频开播后获得不错口碑,豆瓣评分达8.2。剧中“时间无限循环”的创意虽然来自国外影视剧,但这次本土化尝试仍然值得肯定。
信息源:环球网 2022-01-19
查看原文
小川一水全新短篇集——《星港管制员》上市!
科幻世界推出日本科幻作家小川一水的全新短篇集《星港管制员》。小川一水文风多变,技术严谨且具可读性,曾五次获得日本星云赏 。本书收录五篇风格各异的作品,涵盖太空歌剧、探讨人与AI关系等主题,展现其作品的温情内核。书中既有浪漫情节,也有深度思考,读者能从中感受到希望。具体故事包括智能化摩托车趣事、飞行员异星求生等,值得科幻爱好者阅读。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2-01-18
查看原文
未来已来?刘慈欣等科幻作家解码元宇宙
针对“元宇宙”的概念,网络上各种观点层出不穷,有人认为,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虚拟世界,这很可能是一场灾难;也有人认为时代生活正从有形转向无形,从真实转向虚拟真实,小说和电影里关于虚拟世界的描述正在逐渐成为现实,未来,虚拟世界将会如何发展……日前, 中国作家网特邀多位知名科幻作家,聊一聊他们眼中的“元宇宙”以及科幻文学乃至人类和世界的未来景象。
信息源:中国作家网 2022-01-18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