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推介 | 四十二史科幻研究丛书
“四十二史科幻研究丛书”是一套以科幻研究为主题的学术丛书,由著名科幻学者李广益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致力于科幻、未来学等领域经典著作的整理、选编、再版、导读、翻译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出版,不断地推出这一领域内的高水平作品,希望能够通过整体策划以及稳健、长期的推进,逐步成长为文学研究、科幻研究、未来学研究的资源库。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4-11-14 查看原文
我科学家揭示跨脑半球神经连接一项重要功能
复旦大学刘星教授和马兰教授合作研究发现,小鼠脑内基底外侧杏仁核神经元通过前连合投射到对侧伏隔核的跨脑半球神经环路与同侧环路功能相反,可介导负性情绪及逃避行为。研究团队利用多种技术观察到相关脑区不同神经元的投射情况,并发现奖赏性刺激激活同侧投射,厌恶性刺激激活对侧投射,且二者分别对伏隔核中不同类型神经元及多巴胺水平产生不同影响,该成果于 2024 年 11 月 8 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信息源:科普中国网 2024-11-14 查看原文
朝鲜科幻小说:让牛肉果在树上成熟
朝鲜科幻小说早期受中国影响,第一部作品是 1949 年李奉权的《放电塔的秘密》,之后不同时期都有相应作品涌现,且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出现长篇作品,多以儿童为受众。其主题涵盖食物生产、太空开发、能源探索等,还表现出对国家统一的期盼。但文章也指出,朝鲜科幻文学存在局限性,“自由想象” 受限,反乌托邦小说难以出现,奇幻作品引进较晚。
信息源:零重力科幻 2024-11-13 查看原文
社刊试读 | 一代人的成人礼:人类学视阈下的《超新星纪元》
文章指出这部作品兼具科幻小说与成长小说的双重属性,蕴含丰富人类学内涵。通过文本细读,将其中的成人仪式划分为三次,详细解读 “第一代人”“第二代人” 的成人仪式,以及超新星纪元历史中隐含的成人仪式结构,探讨了各阶段的特点、象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文章将作品置于人类学民族志范畴,揭示 “超新星灾变” 与 21 世纪初中国社会家庭结构变迁、教育问题的呼应关系,指出作品反映了成人视角下对儿童成长和社会现实的思考。此外,文章还分析了作品中成人视角的局限性以及 “成人 - 孩子” 权力关系的流变。
信息源:上海交大科幻协会 2024-11-13 查看原文
《寄生之子》引发专家热议:科幻网文如何吸引全年龄段读者
一个外星生物因意外降临到脑死亡的地球男孩身上,它试着扮演颜真融入当地,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并且结识了两个外星同伴——一只叫“斑船长”的鸡,一位自称“猫先生”的猫……这是网络作家群星观测在《寄生之子》中讲述的故事,天马行空,充满童真。
信息源:文艺报 2024-11-13 查看原文
温情的弧光与怀旧的审美
《爱、时光与大怪兽》是青年科幻作家阿缺中短篇科幻小说集新作,也延续着阿缺的写作风格:温柔细腻的语言文字,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带着悬疑色彩的情节,深厚浓郁的情感内核,极具时代特征的意象与元素,以及有意识的时空重构。这些风格要素形成了阿缺科幻文本独特的怀旧美学。
信息源:文艺报 2024-11-13 查看原文
从时间出发抵达过去和未来 ——与科幻作家宝树相会
初识宝树,是我在英国的时候。2020年春天,我和朋友一同组织的“伦敦中国科幻协会”系列读书会从线下转移至线上。这本是无奈之举,却也让我们得以超越地域限制,接触到更广阔多元的科幻文化。宝树是最初几位支持并参加我们活动的作家之一。同年9月,宝树参加活动,研讨主题定为他刚用英语发表不久的小说《灯塔少女》。研讨中,有朋友问:“宝树的创作中,‘时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元素。那么不同的生命周期会不会让我们对时间产生不同的认识和感受?”
信息源:文艺报 2024-11-13 查看原文
深渊中的降临
吴楚科幻小说新作《未来入侵》作为《暮星归途》的姊妹篇,同样关注到老龄化问题,但两部小说展现出不同的面相,也折射出不同主题思索。不同于《暮星归途》中对于南山星球老人群体的刻画,《未来入侵》聚焦到个人的命运与情感,以时空穿越的设定,绘制了有关衰老、死亡、文明入侵等诸种未来图景,借由数字化生存、文明深渊等科幻场景,探索幽微复杂的人性,并最终将爱作为拯救世界的法宝,表现出独特的人文关怀。
信息源:文艺报 2024-11-13 查看原文
“五四”诗坛的科学激情与诗意
中国文学,奉诗为宗;古今皆然,文理兼融。我们“热点”频出、持续不断的科幻研究,较少面向诗词创作;学术界关于“科幻诗”的相关研讨及国际交流传播,目前也较为缺乏。其实,除了小说叙事之外,中国文学尤其擅长抒情言志、状物比兴。当然,探讨科幻诗,不必也不能以衡量科幻小说的思想框架去“对标”科幻意象,这是需要首先明确的理论前提,也是科幻文类研究的“诗学动力”及保障。
信息源:文艺报 2024-11-13 查看原文
吴岩 陈发祥 周融荣|想象装置理论建构
“计算想象学”是想象研究与人工智能研究的连接点。最近,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在《北华大学学报》正式发表了该领域的首篇文章。该文尝试通过数学方法对想象心理学多方面进行统一描述。期待这项工作能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想象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信息源:北华大学学报 2024-11-13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