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宋明炜(著)、汪晓慧(译)|在“世界”中的中国科幻小说
本文讨论的是中国科幻小说作为一次新浪潮运动所引发的“全球”影响,借用“世界”这个词的动词意义来探讨三种情形:科幻小说自身形式中的世界建构;科幻小说进入世界文学的过程;科幻小说将一个原来不可见的中国呈现给世界的表现形态。
信息源:科幻研究 2024-11-18 查看原文
科幻创作工作室揭牌典礼暨“量子题材科幻创作研讨会”成功举办
11月16日,一场主题为“量子题材科幻创作研讨会”的特别研讨会,在南方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报告厅召开。隶属于南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中国理工科大学中第一家科幻创作工作室正式成立。这个工作室的现实和未来目标就是要在深圳创作出一批具有独立风格、未来特征的原创科幻作品,并以此增进深圳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实力。
信息源: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 2024-11-18 查看原文
五角大楼新报告指出 没有证据表明UFO与外星人有关
据美联社11月14日报道,五角大楼关于不明飞行物(UFO)的最新报告披露了数百起不明性质和无法解释的空中现象的新记录,但没有迹象表明它们与外星人有关。 这份报告揭示了数百起气球、鸟类和卫星被误认为UFO的案例,此外也有一些事件难以解释,比如一架商业客机在纽约海岸附近险些撞上一个神秘物体。
信息源:参考消息 2024-11-17 查看原文
回顾 | 机器人&AI人文工作坊第②期:AI时代的外国文学研
此次工作坊由中国海洋大学王凯老师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程林教授召集,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协办。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 AI 时代外国文学研究中数字人文方法的应用、科幻文艺研究等方面展开讨论 。
信息源:机器人人文 2024-11-17 查看原文
郝景芳:科幻的意义是什么?
文章开篇打破 “科幻只为学知识” 的刻板印象,指出科幻对孩子最大的意义在于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向往,通过列举科学家和创业者受科幻作品启发的事例加以佐证。接着阐述科幻故事是在假想世界里解决真实的人的问题,能照进人性现实,引发人们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思考。随后详细介绍了《银河学院》系列书籍,包括故事设定、主人公凌小步的性格特点,以及各册的故事梗概,强调该系列旨在展现孩子的自我成长。文末还介绍了《银河学院》的预售信息、配套科普小册子、音频版本,以及相关福利活动和线下见面会安排。
信息源:童行书院 2024-11-16 查看原文
科幻杂志《舱外》|超短篇小说:《天外来客》(陈淑涵)
《舱外》杂志2024年9月刊发表了陈淑涵的超短篇小说《天外来客》。该杂志创刊于2022年4月,致力于发掘培养新人,推动中国科幻发展。小说讲述了霞飞路书店老板重楼手腕上有来自陨石的特殊柱状物,可实现 “读心”,他利用这一功能获取情报,在面临危险时,凭借此物件将重要情报发送出去,对战争进程产生影响,多年后相关物件与电波在宇宙中引发后续故事。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4-11-16 查看原文
控制论专辑 | 维纳:定型和学习:通讯行为的两种模式
本期刊出该书的第三章《定型和学习:通讯行为的两种模式》。本章围绕建立一种制造多种多样学习机器的一般工程技术的可能性进行讨论。维纳广纳生物学、心理学等观点,将人与昆虫、动物的骨骼结构、心肺功能及神经传导的方式做类比,从生理上肯定了人具备学习的条件;又通过解析防空火炮系统的运作方式以及类比分析人和动物的刺激反应,进一步阐明高级逻辑反馈与程序带之间的相似性,肯定了机器能通过模仿反馈调节等生理定型,来获得学习的能力。从当今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来看,维纳的这一观点可以说极具预见性。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4-11-16 查看原文
新刊速递丨《惊奇科学》:星际游侠先驱者,定义文明新疆界!
《惊奇科学》2024年10期以“星际游侠先驱者,定义文明新疆界”为主题。内容涵盖探寻外星人传说的起源、人体太空之旅的变化剖析、黑洞知识介绍、机器人行走史、神话动物土伯等。还有伦敦科学博物馆见闻、银河奖颁奖趣事及新游戏形式。该期旨在带领读者探索未知,领略科幻魅力,激发对宇宙和科学的好奇。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4-11-15 查看原文
“地下蛟龙”盾构机,灵感竟然来自一种软体动物!
曾经中国在修建秦岭隧道、港珠澳大桥等工程时因盾构机技术受限而受阻,后我国决心自主研发,2008 年首台自主知识产权复合式盾构机 “中铁 1 号” 诞生。盾构机采用 “盾构法” 工作,其设计灵感源于以木材为食且能钻洞的软体动物船蛆,船蛆的身体构造及钻洞、废物处理等机制启发了盾构机前端刀盘、液压驱动系统、废物处理系统等的设计。如今中国盾构机技术强大,应用广泛且走向世界,彰显了我国自主研发实力与创新精神。
信息源:科普中国网 2024-11-15 查看原文
讲座回顾 | 当下的未来:科幻与城市想象
顾适介绍了自己的双重身份,以深圳城市规划和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为例,阐述城市规划与未来的关联,分享了《择城》《母舰来到大海中央》等作品的创作经历及思路,提出科幻创作将想象力转化为行动力的三个步骤,表达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忧思,并从科幻与城市角度提出问题。讲座最后强调科幻是探索未来的方法,鼓励学生从科幻文学获取灵感。江玉琴教授总结时指出科幻的价值及人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互动环节中,同学们与顾适就多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信息源:数字人文与科幻研究 2024-11-14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