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科幻学人专辑 | 吕超:西方乌托邦文学的时空观念
西方乌托邦文学的时空观念受到了“两希”文化的共同影响。古希腊文学中的乌托邦多呈现空间化特征,关注的时间维度仅限于过去;古希伯来文学则增加了历史进步的线性时间观念。近代之后,乌托邦文学的时空观念随着时代背景不断变化:文艺复兴时期多以航海的空间发现为模式,19世纪则聚焦科技进步的未来,20世纪在经历了“敌托邦”的短暂风靡之后,随着人类更多关注“当今”和“当地”,乌托邦文学最终走向式微。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0-11-03
查看原文
段子期:德国科幻剧《暗黑》中的时空回环与多维宇宙
文章从多个角度解读《暗黑》。在叙事方面,该剧采用打破因果概念的环形叙事,跨越 165 年,多时间线并行,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如约拿父亲米切尔和隔壁男孩米凯尔竟是同一人,还有母亲生下女儿,女儿又成为自己母亲等情节,人物在关键节点的选择受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影响,形成层层嵌套的循环 。
信息源:机器人人文 2020-11-02
查看原文
为将俄罗斯一流科幻引入中国,八光分文化急需俄语译者增援!
八光分文化欲重新规模化引进俄罗斯优秀科幻小说,现急需俄语译者。20 世纪 20 年代,俄语科幻曾是中国科幻启蒙读物。此次涉及的作家是俄语世界顶级的,曾创畅销奇迹。译者需精通俄语、文学素养佳,有相关经验者优先。译文要准确、格式清晰、语言生动且贴合原文,专有名词等需查实统一。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0-11-02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李顺: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可报
李顺因初中时对科学的遐想,如思考宇宙天体与微观粒子的关联,而爱上科幻创作。他初三写过玄幻小说,高二开始写杂文,2018 年完成第一篇科幻小说并投稿遭拒。李顺认为科幻作品科学性与故事性至关重要,强调作品要逻辑自洽、不违背科学知识 。其作品《天启》因故事背景源自西方科学发现,有较重西方文化痕迹 。谈及中国式科幻前景,他觉得当创作者自信表达对本土文化的情感,中国科幻将越来越好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10-31
查看原文
后色彩时代: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文章开篇指出 “后” 字术语蕴含反思与颠覆性力量,接着引用马克思观点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传统社会的冲击,以及 “理性主义” 曾被视为绝对真理但终被技术突破改变的过程。随后,结合《涂色世界》中 “调整镜” 这一虚构技术,分析其对人们认知的影响,进而类比现实中媒体与数字技术如同 “调整镜”,构建以符号为基础的数字帝国,使知识由真理变为符号,元叙事走向终结。
信息源:科幻巴别塔 2020-10-30
查看原文
《涂色世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研讨会上,老吕开场询问创作灵感,慕明表示源于对科技进展、科技对生活影响的关注,以及自身经历和对科技伦理的思考,还提到受相关书籍启发。接着众人围绕故事展开多方面讨论,如颜色隐喻的现实意义、科技与社会问题、科技与种族主义的关系、受特德・姜的影响等。慕明认为科技具有两面性,其应用取决于人的决策,她在故事中试图展现这种复杂性。她还分享了对 “信息茧房” 的看法,强调个体应发挥主体性。
信息源:科幻巴别塔 2020-10-30
查看原文
超侠 | “仗剑”走“天涯”
超侠探讨科幻与武侠的关联。小时候看金庸作品,其对武功的科学描述令人信以为真,这与科幻中异能设定类似。漫威、DC 等科幻大片里的超级英雄,能力如同武侠大侠的独门武功,且钢铁侠的牺牲精神类似郭靖的侠义。武侠追求武功秘籍,科幻电影中如无限宝石也有类似作用。此外,像《变形金刚》《恐龙特急克塞号》等作品融合科幻与武侠元素,超侠还分享了自己从写武侠到融入科幻的经历。
信息源:N星云 2020-10-30
查看原文
熵增能否确定时间的方向 ——《信条》中的科学问题(中)
文章围绕诺兰科幻电影《信条》的科学问题展开探讨。首先指出《信条》中熵减引发时间倒流虽看似与常规认知相悖,但科学顾问基普・索恩曾为此推算公式,且从理论上有一定可行性。接着阐述时间的主观与客观定义,提及经典物理学时间定义的无方向性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为时间找到方向,又介绍了庞加莱回归现象,说明时间倒流存在极小概率。还探讨了 “祖父悖论” 及平行世界对其的解释,以及电影中对相关问题的处理。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10-30
查看原文
第一届少年时科学大奖赛启动
10 月 29 日,小多(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举办的 “第一届少年时科学大奖赛” 启动,面向 18 岁以下青少年,通过在线答题选拔人才,11 月 18 日截止。其 26 道原创题源于 70 本《少年时》系列读物,涵盖多前沿领域及热议话题,由一线科研与教研人员出题指导。赛事旨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与探索积极性,题目难度高,答题似课题研究,结束后还将对部分学生电话访问,12 月 1 日公布获奖名单。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10-30
查看原文
王卫英:推动科幻创作繁荣发展,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已成功举办三届,2020年10月31日,第四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暨学术论坛将在首钢A馆报告厅召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成立于2016年12月。它的成立旨在凝聚中国科幻创作队伍,培养科幻创作、研究、翻译、传播人才,提升中国科幻研究创作实践水平,搭建连接国内外资源研究合作交流平台,推动我国科普科幻事业繁荣发展。基地荣誉主任为刘慈欣,主任为王晋康。基地拥有一批由作家、研究专家和学者、编辑媒体人等组成的委员、专家指导委员和学术顾问。基地还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10-30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