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社长专访 /马平川:找准自己的定位,量力而行
马平川高考后暑假通过贴吧提前加入尚在筹备的重庆大学科幻协会,全程参与社团成立。他认为在社团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众多同好 。其参加科幻活动较少,印象深刻的是社团朋友间的聚会玩乐 。社团活动以科幻为主,因成员白贲武侠小说发表掀起过武侠热潮,且与天文社关系紧密,合作举办 “天文科幻夜” 。他分享管理经验,指出社团发展要找准定位、量力而行,针对不同类型成员采取不同策略 。制作招新视频时,他们从观众需求出发,且重视社团资料传承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6-02
查看原文
无端开脑洞,有泪品乡愁 ——《钢铁海滩》译后随想
译者仇春卉讲述《钢铁海滩》译后感受。小说构建地球被占后人类在月球的乌托邦,虽科技发达生活无忧,但社会问题频出。其脑洞新奇,如用“困在钢滩的鱼”比喻人类的困境,书名由此而来。书中月球纪念地球沦陷两百周年的场景充满乡愁,令译者感同身受。此作是“八星”系列之一,该系列从 1974 年持续至今,展现后地球时代故事,《钢铁海滩》结尾引人遐想。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0-06-02
查看原文
科学百科 :时间的最小可能单位是什么?
回顾物质原子理论和能量量子理论的提出,进而引出对时间最小单位的探讨。探寻最小单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间接方法在时间研究上暂未成功,因未发现必须用时间最小单位假设来解释的现象 。直接方法是观测越来越短的时间周期,物理学家在研究放射性原子、亚原子粒子过程中,接触到了极短的时间间隔,如钋 212 半衰期不到百万分之一秒,部分亚原子粒子寿命可达一百亿分之一秒,共振态粒子寿命更短至一千万亿亿分之一秒,光在其寿命内仅能传播一个质子直径的距离。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6-01
查看原文
专访约翰·塞蒙斯:“后人类”是一种哲学寓言
约翰·塞蒙斯(John Symons)是美国堪萨斯大学哲学系教授,也是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复杂性科学博士项目导师及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科技哲学史学会成员,他的研究和写作方向包括心灵哲学、科学哲学、形而上学、逻辑学,尤其聚焦于计算机科学哲学领域。
信息源:信睿周报 2020-06-01
查看原文
《终钥之歌》初揭面纱,腾讯动漫在下一盘科幻大棋
新文创理念下的科幻,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信息源:界面新闻 2020-06-01
查看原文
《立于桑给巴尔》预言中的荒诞图景
李霜氤和刘启锵评约翰·布鲁纳的《立于桑给巴尔》。此书写于 1968 年,获 1969 年雨果奖最佳长篇。书中对比美、雅塔康、贝尼尼亚三国未来社会形态,有生育限制、基因技术等,借冰液计算机“撒缦以色”等科幻元素构建世界。人物塑造鲜活且具历史感,如诺曼、乔老太、唐纳德等。主题反思科技中心主义下的线性史观,写作方法新颖多元,但多线描写致文本碎片化,阅读有难度。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0-05-30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满冬:把好的文字写成歌
满冬七八岁开始接触科幻,高二时开启科幻小说创作之旅。他参与过众多科幻活动,如校级、县级科幻比赛,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夏令营和作文大赛等,第四届科普科幻大赛促使他在科幻创作领域开疆拓土 。满冬所学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为其科幻创作提供了灵感,让他关注到地下生活的独特规则和习惯 。在满冬看来,文学是将好的语言写成歌,科幻则是基于已知科学原理对未知领域的猜想 。创作对他而言,是满足讲故事欲望的途径。其作品《灵魂的设计师》在大赛现场灵感突发创作而成,相较于同题材作品,更具历史厚重感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5-30
查看原文
时间是一种幻觉呢,还是确实存在的东西?怎么来描述时间呢?
时间是一种心理学上对时间长度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因人而异,会随环境变化,例如干活和与朋友相处时对一天时长的感受不同。为使时间观念对群体适用,人们选择客观物理现象作为度量手段,将时间定义为一种度量系统。对时间的最早量度依靠周期性天文现象,如用正午、新月、春分等划分天数、月数和年数,之后将一天细分得到小时、分和秒。十六世纪,等振幅摆和等摆游丝的出现使时间测量更为精确,如今则用原子振动测量更精确的时间。通过多种独立方法测量时间并比较,能验证周期性现象的均匀性,尽管方法不是完全均匀,如一天的长短会有变化。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5-29
查看原文
中国科幻创作的风格与特色
中国科幻是对多种文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包括西方科幻文学传统、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等。中国科幻正在形成独特风格和特色超越性是科幻的本质。放弃这种超越性,科幻的生命力就会减弱很多。科幻文学必须寻找新的生长点、新的故事资源。
信息源:人民日报 2020-05-29
查看原文
漫谈“卡尔达肖夫文明指数”
文章围绕 “卡尔达肖夫文明指数” 展开,先提及塔比星现象可能与戴森球有关,若属实则该星系或达 2 级文明,地球有望在 10 万 - 100 万年内达到。接着介绍 3 级文明可利用星系能量,虽有超光速限制,但可能掌握多种先进推进技术,能治愈疾病、寻求永生,还可能引发星际战争等,之后又简述 4 - 7 级文明。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05-29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