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俄罗斯科幻简史第二期:苏联科幻迷梦,不曾到来的明天
本文回顾苏联科幻历程。苏联科幻作品众多,其科幻小说推动了科技实践,如生物器官实验等。在“幻想变现”热潮下产生大量“社会主义科幻小说”,但互联网相关设想因未获认可而未在小说中呈现。苏联人热衷太空梦,科幻作品多描写太空征服,具“齐奥尔科夫斯基式”技术流风格。同时,苏联科幻对“新人”有不同设想,从创造“社会主义新人”到出现有缺陷形象,反映对科技乌托邦的思考。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0-05-25 查看原文
文学接通现实,也挂满想象的露珠
陈崇正,1983年生于广东潮州,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办研究生班文学硕士。著有长篇小说《香蕉林密室》《美人城手记》,小说集《遇见陆小雪》《折叠术》《黑镜分身术》《半步村叙事》等。曾获梁斌小说奖、广东有为文学奖、华语科幻文学大赛银奖。
信息源:文艺报 2020-05-25 查看原文
2020-深度科幻迷调研报告
调研通过广泛发放问卷,涵盖各年龄层深度科幻迷,从年龄分布、接触科幻起始年龄、学历、文理分科、喜好题材、接触及传播方式、参与活动类型、消费情况、对科幻衍生品的了解、培养孩子对科幻的兴趣以及社交圈中科幻爱好者情况等多方面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深度科幻迷以 18 - 34 岁年轻人为主,多从童年开始接触科幻,高学历人群占比大,理工科和文科爱好者均有一定比例。不同年龄组在科幻活动参与、消费和对科幻衍生品的态度上存在差异,且多数科幻迷愿意培养孩子对科幻的兴趣。
信息源: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  2020-05-24 查看原文
科技·未来·文学九人谈(下)
最近几年,不单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的很多地方,我们都能发现,现代技术在加速度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甚至改变着人类自身。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的主体性,以及相应的人文主义的种种知识和价值都受到巨大的挑战,甚至开始面临巨大的危机。在这样一个文明的调整时代和转折时代,如何展开思索、进行文学艺术的实践?当科技改变人类,文艺工作者如何以文艺的力量去面对这种境况,给普罗大众带来心灵层面的铺垫?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0-05-24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陈一帆:在故事中尝试美的统一
陈一帆笔名阳树,作品《被时间囚禁的人》获第一届星火杯优秀奖。初二时,他因《遥远地球之歌》接触科幻,大二开始创作科幻小说 。起初投稿常遭退稿,后来在创作《被时间囚禁的人》时,尝试人物对话,提高了可读性 。陈一帆认为文学难以定义,科幻与其他文体是不同修炼体系,殊途同归 。创作对他而言,是发挥天赋、获得智力快感的途径 。《被时间囚禁的人》写作过程顺利,源于锻炼对话能力的初衷 。他文风浪漫奇幻,对话性强,但很少将自身性格融入作品 。给排水专业的学习让他从工程师视角构思小说,创作灵感多来自社会科学书籍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5-23 查看原文
【Worldcon特辑】2020年雨果奖短篇小说组简评
HeavenDuke 简评 2020 年雨果奖短篇小说组入围作品。这些作品阅读体验佳,实验性强,如《十份书摘》是读书笔记体,《风暴目录》含词典体。内容上视野广、多样,部分具后殖民或女性主义色彩。《最后我才知道》探讨社会困境与背叛,《十份书摘》关注后殖民与平权运动。还有作品涉及复仇、超自然等题材,各有优劣,部分在情节、隐喻等方面存在不足,引发对科幻奇幻创作的思考。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0-05-23 查看原文
【新刊速递】《科幻世界》2020年5期
《科幻世界》2020年5期发布,本期亮点丰富。银河奖征文作品各具特色,《银河系酒鬼传说》荒诞又浪漫,《容器》充满悬疑感,《铅棺》聚焦废土世界的普通人,《黑漆》兼具硬科幻与人文气息。“世界科幻”讲述少年少女成长故事,“幻眼天下”有夏笳等作家漫谈,展现世界科幻发展动向。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0-05-22 查看原文
科学百科 :地球将会有怎样的归宿?
文章介绍,苏格兰地质学家赫顿在 1785 年开始研究地球历史,此后人们确定地球当前形态约在四十七亿年前形成 。若没有外来因素干扰,地球会一直保持现有状态。然而,太阳作为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天体,其变化会改变地球的命运 。早期人们认为太阳会冷却,地球也会随之降温,海洋冻结、空气凝固,但地球仍会作为太阳的行星存在 。到了三十年代,核物理学家发现太阳在冷却前会经历氢燃料耗尽后的核反应,变为红巨星,此时地球可能被焙成灰烬并挥发掉,不过这大约是八十亿年以后的事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5-22 查看原文
中国科幻电影的工程学
该文探讨中国科幻电影工程学。嘉宾们分享诸多观点:腾讯影业参与好莱坞影片合作提升自身能力,认为中国科幻应传达本土价值;七马进行版权评估,看重故事的兴奋度、新鲜度与辨识度;梁超介绍《长安十二时辰》制作,强调文化底蕴与多元化;老算谈《疯人院》创作及特效流程;王语堂展示其公司电影科技成果;李明倩讲述《最后的日出》创作,还提及与科幻作家合作项目,各方共同探索中国科幻电影发展路径。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0-05-22 查看原文
科技·未来·文学九人谈(上)
最近几年,不单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的很多地方,我们都能发现,现代技术在加速度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甚至改变着人类自身。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的主体性,以及相应的人文主义的种种知识和价值都受到巨大的挑战,甚至开始面临巨大的危机。在这样一个文明的调整时代和转折时代,如何展开思索、进行文学艺术的实践?当科技改变人类,文艺工作者如何以文艺的力量去面对这种境况,给普罗大众带来心灵层面的铺垫?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0-05-22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