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科普巨擘科幻传奇研究先锋——叶永烈科普科幻创作综述
一个作家的创作能力有多强,研究视域有多广,叶永烈或许能够刷新人们通常意义上的认知。成语“著作等身”常用来形容作家的高产,但多为溢美之词,鲜有人能真正达到。但将此词用在叶永烈身上,却还远远不够,200多本书共3000万字的创作体量何止是等身,已是大大超过了。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18-04-18 查看原文
叶永烈科学文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叶永烈是当今时代成就卓著的科学文艺作家,在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 科学家人物传记、科学教育电影剧本等多个领域著述达千万字,其作品数量之多、类别之广、影响之大,同时代鲜有人能及。叶永烈同时也是一位科学文艺理论研究者,在他数十载的科学文艺创作生涯中,始终贯穿着对科学文艺理论的研究与思考。2016年,第二届“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奖”颁予叶永 烈,高度认可他在科学文艺领域做出的突出成就和卓越贡献。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18-04-18 查看原文
叶永烈科普作品略谈
在2017年出版的叶永烈科普全集中,科普读物有《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我的第一本书——〈碳的一家〉》《电影的秘密》《化学的世界》《空气的一家》《白衣侦探》等,这些篇什有的是叶永烈从事科普创作之初的处女作,有的是其根据工作性质或个人兴趣的驱动而写就,内容涉及广泛,篇幅短小精悍,表达灵动活泼,影响深远,引导了一代代读者的科普启蒙,成为广大读者珍贵的青春阅读记忆。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18-04-18 查看原文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及其传播:创造一个世界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从曾经非常小众的科幻圈子里生长出来,在2015年成为第一部获得英语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长篇小说类)的非英语小说,2016年成为英语世界里前所未有的翻译自中文的畅销书,甚至引起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关注。到目前为止,《三体》被翻译成14种外语,在德国与西班牙也分别获得最高奖项,在德语世界和西班牙语世界成为最畅销的中国小说。这是中国科幻前所未有的荣耀。
信息源:人民日报 2018-04-18 查看原文
细胞的永生表达——《湮灭》影评
《湮灭》改编自同名小说,其内核受另一本书影响。电影讲述黑水公园灯塔被外星生命感染,女主随调查组进入“闪晃”区域的经历。影片有大量床戏,通过两性关系展现肉体与精神融合及二律背反,其中蕴含放弃交配隐喻自毁、以永生对抗自我毁灭的主题。电影与灯塔水母的永生方式有对位关系,且通过女主看书《永生的海拉》暗示细胞与永生的核心,海拉细胞的特性也融入影片世界观。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18-04-16 查看原文
沉浸式叙事 ——怎样在虚拟现实中讲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故事让人类在茫茫宇宙中的存在显得富有意义:人们倾向于把纷繁的世事归纳为“爱情的波折”、“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小人物的逆袭”、“巨星的陨落”种种。人们用故事传承文明、传播理念、解释现象、消磨时间。故事是如此重要且普遍,以至于每有新的媒介出现,人们都会尝试用它讲故事——虚拟现实也不例外。
信息源:文艺报 2018-04-16 查看原文
实时渲染的虚拟人类
最近,虚拟人类角色塞壬(Siren)的一段演示视频在网络上传播甚广,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塞壬是通过动作捕捉和表情捕捉完成的。希腊神话中的塞壬以歌声引诱人类;而这个靠计算机渲染生成的塞壬则是以她的逼真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她的脸非常细腻;更重要的是,她举手投足都很自然,表情丰富。或许她暂时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在我们这个时代,塞壬的效果已经足够惊艳。
信息源:文艺报 2018-04-16 查看原文
新现实中的“量子文学”
我们在进入一个卡尔·波普尔所预言的开放社会,“一个蜂巢似的有机体”。这是一个比《百年孤独》还要魔幻百倍的匪夷所思的新现实。它还在不断加速,且每一秒都比刚流逝的那一秒更快一点。我把这个新现实称之为知识社会。一个知识生产呈指数级增长的块茎结构,一个人可能真正获得主体性(自由)的个人时刻,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与戏剧性的现代性景观,一个“技术奇点”随时可能爆发的前夜。
信息源:文艺报 2018-04-16 查看原文
贾立元:“晚清科幻小说”概念辨析(下)
在晚清社会,对“科学”的尊崇与对“小说”的重视,共同催生了域外科幻作品的译介和本土科幻创作的诞生,但当时并无“科学幻想”一词,目前学界对用何种概念指称这批作品也存在分歧。文本将对现有的命名策略做简要回顾和分析,并梳理晚清知识精英对“科学小说”、“理想小说”、“哲理小说”、“政治小说”等几类标签的使用情况,分析它们之间彼此转换的通道,以及其中蕴含的“科学”与“幻想”之间的张力,以期呈现“晚清科幻小说”这一概念的历史逻辑。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18-04-16 查看原文
《湮灭》上映两天票房不足3000万
4月13日,“新科幻经典”大片《湮灭》Annihilation闯入国内电影市场。早在今年2月23日,《湮灭》便已率先在北美地区进行了公映。基于IMDb评分7.2,烂番茄新鲜度87%的口碑,在影片定档内地之前就被冠以“年度最佳科幻片”的称号。
信息源:娱乐独角兽 2018-04-14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