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面对灾难,科幻多元视角寻求解决之道
2022年灾难频发,引发对科幻作品在灾难议题上作用的思考。众多科幻作品以自然、宇宙、科技异化等引发的灾难为背景,展现文明崩溃与人类抗争自救。在相关沙龙活动中,科幻作家们认为科幻描绘灾难旨在预警并找寻解决方案,启发大众关注各类议题 。作者参与“积极的气候变化应对” 主题创作,其小说《择城》结合专业背景,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探讨海平面上升后城市的应对策略,凸显科幻在灾难面前给予创作者想象空间,启发读者从多元视角思考人类未来的作用。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12-30
查看原文
史料 | 吴岩:90年代的中国科幻
近两年来,许多人对中国科幻文学的现状提出了各种看法,有过各种惋惜和批评。这些看法无疑都是相当中肯和具有启发作用的。但是,对于一个上千年来“具有科学技术倾向的中产阶级”从来也没有成为过主流的中国社会里、在一个没有科学精神、没有科学思维传统、习惯于道德文化的氛围里,以科学和自然探索为中心的科幻作品居然也取得了如此多的发展,这难道不是一个文化奇迹?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2-12-30
查看原文
科幻江湖 | 神舟十五飞天、DC宇宙重启、STEAM冬促开售
2022 年末科幻江湖风云变幻。科技前沿神舟十五对接成功,ChatGPT 亮相。科幻活动方面,科幻世界开展跨界对谈,华语科幻星云奖揭晓,蓝星球科幻电影周公布入围名单。幻迷必看《阿凡达 2》上映,DC 宇宙等有新动态。高校科幻协会举办活动。影视、游戏等领域也有诸多消息,如《变形金刚 7》定档、Steam 冬促等。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2-12-29
查看原文
陈旻丨专访科幻作家杨平:元宇宙之前的未来
2022年6月23日下午,在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的办公室,策展人陈旻对科幻作家杨平进行了一次访谈,那时他刚刚上完一堂名为“科幻与传统想象”的课。
信息源:信睿周报 2022-12-29
查看原文
2022年十大国内科技新闻揭晓!
科技日报社等评选出 2022 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涵盖芯片、能源、天文、军事、材料等多领域。包括清华大学制成亚 1 纳米栅极长度晶体管;我国实现二氧化碳 “变” 葡萄糖和脂肪酸;“中国天眼” 发现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福建舰下水;稳态强磁场刷新世界纪录;我国发现月球新矿物 “嫦娥石”;“夸父一号” 开启太阳探测;二十大报告专章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中国空间站完成 “合体”;云南培育出多年生水稻品种,彰显我国科技的全面进步与强大实力。
信息源:科普中国网 2022-12-28
查看原文
3本上榜 | 豆瓣2022年度读书榜单出炉!SFW来帮你圈出
2022 豆瓣年度读书榜单科幻·奇幻榜揭晓,10 部作品脱颖而出。其中科幻世界出品的《星际旅行日记》《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玫瑰与蠕虫》上榜。莱姆的《星际旅行日记》是经典短篇集;金草叶的作品充满温情;《玫瑰与蠕虫》展现俄式硬科幻。今年波兰科幻大热,莱姆作品多部上榜。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2-12-28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 牛煜琛:我们所想象和书写的,就是我们的未来
牛煜琛初中受凡尔纳作品启蒙,高中因刘慈欣获奖开始主动阅读科幻作品,儿时的童话也为其科幻想象力奠定基础。阿西莫夫、何夕等作家的作品及《2001 太空漫游》等电影令他印象深刻。大三时,为尝试新写作模式且受 “赛博朋克” 热潮影响,他开始科幻创作,第一篇作品《至爱西比尔》融合了多种文艺作品元素。流行文化尤其是电影艺术对他创作影响深远,他借助电影手法提升文字表现力。他认为科幻文学处于文学边缘,但有独特价值与发展空间,科幻与科学存在长久矛盾。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2-12-28
查看原文
反客为主:他们讲述自己的科幻创作与研究——简评《阿拉伯和穆斯
该书收录了四十篇来自阿拉伯世界和穆斯林不同国家的文章或访谈记录。尽管作者们从事不同的工作,例如医生、程序员、公务员、编辑和教师等,但是他们凭借对科幻的共同热爱汇聚在此,在描述他们各自眼中的科幻的同时,也向读者们诉说科幻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他们进行科幻创作、出版或是翻译的工作经历,说明科幻小说的创作与出版在自己国家的现实处境,包括所面对的困难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信息源: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2022-12-26
查看原文
将太空的惊奇带给观众
太空灾难题材科幻影片《地心引力》在2014年的第86届奥斯卡奖上赢得10项提名,并获得包括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视效在内共7项大奖,在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众多国际重要奖项中都载誉颇丰,全球票房亦十倍于投资,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信息源:文艺报 2022-12-26
查看原文
全景式呈现中国科幻发展生态
青年学者詹玲教授的新作《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下称“《转型研究》”)将视野放置在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前10年,即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区间内全方位、多侧面地呈现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美学图景与范式转型,借助于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代表作家及其创作所依凭的文艺思潮、创作理念、文体类型和审美范式转型的细致评析与深入论证着手,揭示了当代中国科幻小说实践“三次转型”的历史脉络与内在机理。
信息源:文艺报 2022-12-26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