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科幻学人专辑 | 李岩:新型文明的诞生
影像技术的终极追求是对知觉的全面模拟。同时,技术决定了人类的组织形式和思维方式。本文试图通过演化生物学对人类知觉经验的分析以及对沉浸式虚拟现实界面技术的展望,从文化政治学的角度,探讨出现新文明类型出现的可能;并由其所确立的理论语境,引涉出对人类认知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推演。从而在新媒体技术转型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话语场域下,探讨沉浸式虚拟界面技术与新媒体社会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对文化观念与政治结构影响。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2-02-18
查看原文
缪林翔丨科幻创作要从青少年抓起(上)
科幻文学与青少年联系紧密,但青少年科幻创作面临诸多困境。一是科幻奖项少且媒体刊登份额不足,竞争激烈;二是部分地区地缘偏僻,缺乏接触名家讲座和文学沙龙的机会;三是亚文化冲击,青少年阅读量少;四是“双减”难落实,学生缺少创作闲暇。应增加奖项、促进文化交流、抵制不良亚文化、落实“双减”,助力青少年科幻创作,推动中国科幻发展。
信息源:N星云 2022-02-17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孟温煜:科幻是一种独有的“理性浪漫”
孟温煜于 2017 年左右上大学时开始接触科幻,将科幻视作生活的 “寄托”,能助其从现实疲惫中抽离。她认为科幻小说创作独特之处在于作者会为天马行空的幻想搜集资料、归合逻辑,体现出 “理性的浪漫”。孟温煜的星火杯获奖作品《里昂》灵感来源于《星际穿越》中的机器人设定以及对 AI 类人化命题的思考,文中机器人名字 “里昂” 寄托着女主的期待,其结局与《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男主相似。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2-02-16
查看原文
特稿 | 张艳:技术美学视域下的工业遗存保护
工业遗存是人类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留下来的历史痕迹,然而这个概念内涵的真正确立却是相当晚近的事。直至2003年7月,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拟定了《下塔吉尔宪章》,在第四条当中提到:“工业遗产应当被视作普遍意义上文化遗产的整体组成部分”,这才正式从法律文件上确立了工业遗产的珍贵价值及其具体保护原则。由此,工业遗存得以被纳入到“文化遗产”的范畴,其积极的社会、科学、美学和文化价值得以被正视和肯定。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2-02-15
查看原文
这个“最擅长写死女主角”的男人,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中国首位科幻博士姜振宇对话第32届银河奖最佳网络文学奖得主天瑞说符。天瑞说符分享创作经历,其科幻阅读启蒙始于中学,受大刘作品等影响,科普读物在阅读中占比大。他三年级开始创作,大学后决定靠写作谋生。谈及《死在火星上》《泰坦无人声》等作品创作起源,他表示常因灵感和段子开启创作,创作过程中会根据读者意见和自身考量调整情节,也从创作中吸取了教训。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2-02-14
查看原文
从圆谷英二到佐佐木守:《奥特曼》剧集里呈现的现实缩影
文章讲述了《奥特曼》系列剧集通过精彩剧情反映社会现实的历程。1963年,金城哲夫等剧作家进入圆谷特技制作株式会社,奠定了昭和《奥特曼》系列现实主义剧本基础。1966年《奥特曼》首播,后续剧集不断呈现社会问题。如《故乡是地球》反映冷战时期航天英雄的牺牲,《把爱献给行星》揭示军国主义危害,《农马尔特的使者》反思正义与侵略,《悲伤的沼泽》批判二战暴行。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2-02-12
查看原文
新刊速递 |《科幻世界·译文版》:当全世界都希望你跪下的时候
《科幻世界・译文版》2022 年 2 月刊推出多部佳作。长篇《复仇之火》(下)中,塔乌在经历议会叛乱后又卷入新危机;长中篇《圣物》通过人物通信拼凑故事;《马蹄之下》因哥哥受伤,骑独角兽的快乐不再;《修复》融合多种风格;《山洞里的故事家》讲述好奇者在山洞的奇遇。刊物还预告了安德烈亚斯・埃什巴赫的《万物之主》将于 3 月刊出,为读者带来丰富多样的科幻阅读体验。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2-02-11
查看原文
刘懿娴:多元文化背景为科幻创作注入新活力
拉维·提德哈(Lavi Tidhar),以色列科幻小说家,长期居住于英国和南非,擅长后殖民、赛博朋克等科幻小说类型。2012 年获得世界最佳幻想小说奖,2017年《中央星站》(Central Station)获得坎贝尔奖“最佳科幻小说”奖。笔者于2019年中国科幻大会期 间对其进行了采访并持续跟进。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2-02-11
查看原文
小宇宙如何爆炸|我的 2021 科幻片单
本文是西夏老师的 2021 科幻片单。年度重点推荐了《沙丘》《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等影片,它们在叙事、视觉、主题等方面各具特色,如《沙丘》的史诗感与独特格调,《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的成长与哲学思考。商业大片方面,部分漫威、DC 电影有亮点也有不足。还介绍了中小制作及国产科幻片情况,如韩国《胜利号》、中国《缉魂》等,同时指出国产科幻片需文学助力、投资及市场培育,期待其发展。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2-02-11
查看原文
专家共探元宇宙背后的新机
2022年1月29日,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与南方科技大学相关中心举办线上研讨会,50余名专家围绕元宇宙展开多方面探讨。对于元宇宙内涵,专家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其激发数字化时代思考,有人指出与科幻想象关联及应思考对科幻的影响。谈及元宇宙与科幻创作,专家鼓励作者主动创作,贡献力量,同时强调要学习新知识。在元宇宙对城市及市场影响方面,有观点认为其推动城市转型,也有人提醒警惕虚拟经济的负面作用。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2-02-11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