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在沙尘中找寻未来的闪光
第二届火星人大会暨第四届冷湖科幻文学奖颁奖典礼于 2021 年 7 月 23 - 25 日在青海冷湖火星小镇举行。冷湖奖影响力渐升,众多嘉宾前往。途中历经恶劣天气,参观冷湖油田等地后抵达火星营地。颁奖典礼上揭晓获奖名单,万象峰年、星决等作者获奖,评委对作品评价并交流。还介绍成都申幻情况,笔会后作家戈壁采风,虽有遗憾,但冷湖奖为中国科幻带来活力与希望。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1-07-29
查看原文
社长专访 / 张仪:往昔已逝,来者可追
张仪初中因免费的《科幻世界》接触科幻,深受顾适、刘慈欣作品震撼。重庆大学科幻协会成立于 2015 年,其 “朝菌杯” 征文大赛影响力不断扩大,得益于李广益老师支持、前辈经验积累、外部环境改善及参与者增多。协会今年增加奇幻板块,源于学弟建议,旨在提供更多展示机会。张仪在任期间组织多种活动,如征文、联动等,反响不一,大型活动能吸引非社员参与。他认为通过做好活动、加大宣传可扩大社团知名度,对社员要求是不聊敏感话题。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1-07-29
查看原文
艾天华丨《天香》的灵感来源和创作趣事
“科幻中国系列”少儿科幻小说受喜爱,其中《天香》情节巧妙,讲述“巨马星人”劫持脚臭小孩李萌的故事,其创作灵感源于作者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时的灵机一动,从孩子臭袜子延伸到环境污染及外星拯救等内容。作者艾天华希望借《天香》表达外星智慧或可拯救地球,同时面对如新冠疫情、郑州洪灾等危机,期待科幻作家创作更多作品为人类生存发展出谋划策。
信息源:N星云 2021-07-29
查看原文
深度现实与未来诗学
王威廉的写作存在着多个面相,包括荒诞叙事、灵魂叙事、历史叙事等等。大学曾就读于物理系的王威廉,对于科幻与人类未来有着持久的追问。近年他又集中创作了一批人文科幻小说。与一般科幻小说不同,王威廉的这些小说虽包含科幻元素,或置于未来时空展开,但实质始终在于对现实的反观和对生命可能性和应然性的追问。
信息源:文艺报 2021-07-28
查看原文
科幻研究新星专访 | 王海峰:科幻是一种主体存在预警
王海峰虽不确定初次接触科幻的时间,但将科幻定义为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想象,认为科幻在其生活和学习中是高级审美刺激与主体存在预警。他因现实文学内卷而开展对科幻的研究,且意识到部分科幻研究对确定性的追求可能导致科幻内卷,所以聚焦形而上的科幻研究。参加首届 “科幻研究新星论坛”,王海峰认为论坛求实。对于论坛改进建议,他期待线下举办并能参与其中。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1-07-27
查看原文
张睿颖:赛博时代的“怀乡症”
留恋家园、渴望重返的情结在威廉·吉布森的赛博朋克系列小说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神经漫游者》和《虚拟偶像爱朵露》中,“怀乡”症结尤为突出,“漂泊-归家”的叙事模式重复出现,且日本和美国都被置于漂泊和家园的两端。小说通过重新召唤家园想象并安排人物重返家园,巩固了“东方/西方”的对立结构,呈现出一种后撤姿态,与“赛博”的无中心性、“朋克”的颠覆性存在矛盾。《虚拟偶像爱朵露》中的虚拟“城寨”作为人和虚拟人共同安居的梦之家虽具有打破东西方二元对立的积极可能,却又潜藏着把东方空间再度传奇化和异域化的危险。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1-07-27
查看原文
用影像“抢救”本土科幻 ——以王晋康作品为例
中国本土科幻正处高速发展阶段,但所积累的科幻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转化。文章讨论和梳理了影像对本土科幻的发展带来的机遇,认为能够通过影像的方式加速科幻资源转化进程,而短视频的模式更适于本土科幻的发展,并以王晋康作品为例,对现有短视频发展模式进行了分类,阐述了“拼贴内容类”及 “自制特效类”两种模式的利弊及前景。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1-07-27
查看原文
郭琦:What-if——科幻小说中“想象力”与“忧患意识共存
随着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曾经只能存在于幻想之中的事物已经逐渐变成了现实。可以说,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幻想成真”的年代。但是科幻文学却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仍然在不断开拓着人类想象力的边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一部部具有代表性的科幻文学作品不断涌现。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1-07-27
查看原文
惊奇·忧思·法自然:论王晋康科幻小说的科技
王晋康的科幻小说基于科学规律、社会规律对未来及“或然历史”进行假设、推演、论证,由此来探索人类的发展之路,并揭示宇宙、人类和现实的本质,而其关注重点是科技。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对未来科技的展望,以此营造科幻美学中特有的惊奇感,也有对科技异化人类的警觉,包括对人工智能、虚拟空间技术、生物技术发展的反思。他认为,科技发展是大势所趋,但要“道法自然”。在自然层面,科技发展要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在人类层面,要保持整体人类的发展,并以此超越个人中心主义的价值判断标准。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1-07-27
查看原文
“主体”迷思 ——阿西莫夫笔下的机器/人
“机器人”一词自诞生之日起已逾百年,其间经历了复杂的演变。从卡雷尔·恰佩克的罗素姆万能机器人,到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的人形机器人,人们对机器人的接受过程亦波澜起伏。伴随着“机器人三定律”的出现,“弗兰肯斯坦情结”不再像曾经那样令人恐慌。文章以机器人叙事的转折为切入点,探究阿西莫夫笔下机器人的演变过程,并考察三定律的背景与内涵,以此引出 “主体”迷思之源头。进而解析“主体”的含义,讲述机器人为之努力的过程,对“主体”从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引发人们对人机关系的辩证思考。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1-07-27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