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科幻小说是如何适应这个病毒肆虐、气候变化的世界的?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的《十二个未来》系列原创文集第六册《权宜之计》干净利落地完成了科幻作品的使命:尽管有各种挑战和危机,但只要我们发挥想象力,生活就能蓬勃发展。
信息源:界面新闻 2021-05-17
查看原文
征服科幻、推理、ACG三大圈层的至高神作终于引进!
作者詹姆斯・霍根在看完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后,创作了《星之继承者》,其开场与《2001:太空漫游》相似,讲述了2027年联合国太空军团在月球发现五万年前人类尸体,科研团队展开研究,破解终极谜团的故事。霍根将硬科幻与古典本格推理相结合,从科学知识出发进行推导,情节引人入胜 。该书影响力巨大,已被译介为十多种语言,拥有超30个版本,日文版加印100次。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等科幻巨头,小岛秀夫、今村昌弘等不同领域大咖纷纷推荐,还入选 Twitter 读者票选的世界本格推理100强。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1-05-15
查看原文
星辰计划第七辑|菲利普•迪克《不可能存在的行星》—叶祖新解读
“星辰计划——明星读科幻”第七辑上线,青年演员叶祖新解读菲利普·K.迪克的《不可能存在的行星》,该作品收录于《菲利普·迪克的电子梦》。菲利普·K.迪克成就非凡,他与雷德利·斯科特打造《银翼杀手》,其作品的设定和核心主题被众多小说、电影借鉴。他生前鲜受大众认可,去世后却声名大噪,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还成为首位作品入选“美国文库”的科幻作家,在科幻领域影响深远。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1-05-15
查看原文
科幻研究新星专访 | 彭超:科幻于我是一个有趣的存在
彭超小学时参加畅想未来的作文比赛,初中阅读《弗兰肯斯坦》,由此接触科幻,并将科幻定义为对未知事物的发现。在生活和学习中,科幻满足了彭超的好奇心,是有趣的存在。2020年,彭超凭借对人类想象力的好奇,从中国当代文学鬼神叙事研究转向科幻研究,目前关注科幻如何拓展想象力边界。参加首届 “科幻研究新星论坛”,彭超提交了人生第一篇科幻研究论文,收获颇丰,评议老师的点评让他印象深刻。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1-05-14
查看原文
文学跨学科发展——论科技与人文学术研究的革命
科技与人文学术研究革命的话题,实际上是关于人文学科跨学科研究的话题。科学技术不断进入文学研究领域,文学的形式、内容和功能,有关作家或读者的研究如人的意识、认知、思维和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已经不是完全抽象的问题,而变成了客观的科学问题。同以往的时代相比,科学技术已经有形或无形中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出现了以科学主导的跨学科研究转向。智能机器人取代作家意味着作家的消亡,作家的消亡也意味着文学的消亡,这是文学的危机,也是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的危机,是 20 世纪以来有关人的科学认知引起的。
信息源:外国文学研究 2021-05-14
查看原文
火星今日地球明
中国科技馆为迎 “六一”,其原创科普电影《皮皮的火星梦》加紧后期制作。该电影改编自同名童话剧,已巡演 230 余场,成自主 IP。故事以人类移居火星为背景,融合科学实验与表演,讲述皮皮等与火星狼斗争。后电影重构剧情,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讲述火星因过度开发而荒芜,启发青少年保护地球。其采用真人与动画结合及 XR 技术拍摄,演员多为科技馆员工与志愿者,情节紧凑画面绚丽。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1-05-14
查看原文
好奇心与生俱来 想象力源自经验
文中指出好奇心与生俱来是探索科学的原动力,而想象力源于经验。如古人对龙和月亮的想象都有生活原型,孩子若缺乏阅历,想象力会受限。增加阅历可通过读书或实践,且二者应结合,尤其自然科学需将书本抽象知识与自然现象的直观认识相联系。作者参与的科技周活动,邀请科学家带实验等进中小学,实践证明这对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积极作用,应优化推广。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1-05-14
查看原文
幻世春秋 | 中国科幻月报(2021年4月)
本次月报总结了2021年4月份科幻业界内发生的各项事件,包括奖项评选、讲座开展、论坛举行、学术研究等。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1-05-14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杨磊:作者的寂寞是难以抑制的
杨磊在 “三体热” 的影响下接触科幻,高考后开始创作科幻小说,创作时间约两三年。其作品《当你出生的时候》的灵感源于不断的思考与完善,最初主题为轮回,创作过程中不断调整。杨磊将科幻视为爱好,认为它是自己倾诉情感、沉浸于奇妙文字世界的方式。作为理科生,他凭借兴趣写作,建议新手通过看书学习并坚持创作。杨磊认为不同艺术形式在给人沉浸感、表达情感等方面有相通之处。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1-05-13
查看原文
实验室里的《太空漫游》
《星之继承者》回应了硬科幻意义的问题。其故事设定与情节不算突出,但科学推理出色。背景是世界大同、太空探索稳定但趋缓,此时月球发现远古宇航员遗骸,亨特博士参与解谜。它类似《2001:太空漫游》却有学者气质,书中科研讨论如实验室组会,展现科学理论可塑性,以亨特叙事体现科幻经典叙事,诠释科学认知进步,把握“有知”与“无知”对立,凭科学营造宏大感。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1-05-13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