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小蘑菇》的世界观
一十四洲的《小蘑菇》是2019年口碑最好的网络文学作品之一。在这部“末日废土流”小说中,几近灭亡的人类固守于仅剩的4个人类基地艰难求生,基地外是基因变异生物横行的深渊。地球停转,南北磁极消失,这颗星球的自然生态乃至物理法则发生了根本性变异。被称为“灯塔”的人类最高科研机构用100年时间只证明了一件事:人类既有的科学体系完全无用。
信息源:文艺报 2021-04-30 查看原文
科幻文学中的历史主义、现实主义与未来主义
在时间定位上,科幻文学的重要特色是以科技为参照系融通历史、现实与未来。历史上曾有的谜题可能以过去将来时进入科幻语境,作为有待从科技的角度予以诠释的事件;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可能以将来时进入科幻语境,作为有待从科技的角度予以评估的现象;未来的变化可能以将来进行时进入科幻语境,作为有待从科技的角度予以预测的风险或机遇。
信息源:文艺报 2021-04-30 查看原文
张冲:科幻童话,别再“隐姓埋名”
早在1982年的全国科学童话讨论会上,著名作家叶永烈就提出“科学幻想童话”的概念。但由于当时创作的科幻童话作品还不多,科学幻想童话能否作为一种新的形式还有待于探索。 而台湾作家黄海从科学幻想小说的创新来开启了科幻童话的创作。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黄海应电台约请,创作了科幻童话《大鼻国历险记》。 进入21世纪,科幻童话的创作更加繁荣。如果要给科幻童话下个定义的话,它应该是以宣传未来科技成就为主的童话。它不同于一般的科幻小说或童话,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创作规律。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1-04-30 查看原文
科幻江湖 | 天和核心舱发射、《瑞克与莫蒂》新剧官宣定档..
4月是科幻/科普界的资讯爆发月。航空航天领域,“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机智号”火星首飞成功等;科幻奖项方面,第32届银河奖开启投票,第11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举行;影视领域,《瑞克与莫蒂》第五季、《爱、死亡、机器人》第二季等多部科幻剧官宣定档。此外,还有《科幻研究通讯》发布、高校科幻协会活动不断、脑机接口新成果展示等诸多资讯,《科幻江湖》持续为幻迷带来当月科幻、科技圈的丰富动态。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1-04-29 查看原文
星辰计划第三辑 | 万茜解读《伤心者》:重温那些朴实的感动
“星辰计划——明星读科幻”第三辑上线,青年女演员万茜解读何夕的短篇名作《伤心者》。该作品曾获第十五届中国科幻银河奖,虽无高科技堆砌,却凭借被时代困住的天才、亲情等元素打动读者。万茜用声音演绎原著名句,展现科幻文学的别样魅力,让平凡小人物背后的“宇宙”走进大众视野。此前,冯远征解读《三体》、姚海军解读《水星播种》,后续航天文创中心主任陈奕光将解读《月海沉船》,持续为读者带来精彩的科幻解读。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1-04-29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沈子畅:观念的交流与碰撞才是真正的浪漫
沈子畅认为现代科幻重在讲好人与人的故事,“点子” 可理解为精确又具抽离感的譬喻。其作品《桥》因从 “食用幼体” 这一特殊伦理观倒推文明史,虚构了绿子与西塔文明而角度新颖。对于人类文明与其他文明相遇的情况,沈子畅认为包容与否常取决于利益,但仍期望不同文明能相互理解。在他看来,当人类文明处于强势时,虽可能 “改进” 其他文明,但应重视被 “改进” 文明的价值。科幻对沈子畅而言,是传达想法、获得快乐、逃避现实的方式,他享受科幻举重若轻的气质。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1-04-29 查看原文
“科幻中国:异形,异次元,异托邦”工作坊实录
2021年4月23日,由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和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研究系联合推出的科幻中国工作坊在线上成功举行。本次工作坊主题为“科幻中国:异形,异次元,异托邦”,由哈佛大学的王德威教授和韦尔斯利学院的宋明炜副教授主持,邀请韩松、陈楸帆、伊格言和王侃瑜等四位科幻作家及黄丁如、周迪灝、陈济舟、欧慕康(Michael O'Krent)和金雪妮等五位青年科幻学者参加,围绕主题进行发言和讨论。共有两百余名观众参与本次活动。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1-04-29 查看原文
对谈 | 冷战控制论:信息幻象和权力分层
如果我们回看过去冷战时期的杂志、海报以及相关翻译书籍,我们能找到自50年代起,来自西方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重要影子。通过讨论建国后的科幻小说,改革开放后的气功热,现代主义Cult电影等等,我们可以看出变更的政治背景下,人们对控制论的不断变化的态度。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1-04-29 查看原文
听起来很科幻的太空采矿,今天起源太空出发了
今天上午11点20分,起源太空的NEO-01太空采矿机器人在太原发射升空,是全球第一个太空商业采矿机器人。
信息源:界面新闻 2021-04-27 查看原文
熊澄宇丨数字时代的科幻:从创意到产业
熊澄宇在第十一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上演讲“数字时代的科幻:从创意到产业”。他回顾中国接入互联网历程,以谷歌软件等为例阐述科技数字化与科幻关系。指出科幻创意可无中生有,如 Cyberspace 概念诞生,科幻产业虽 2019 年总值 600 多亿相对数字创意产业规模小,但未来空间大,涉及多学科领域。还提及产业核心要素及美企可借鉴模式,强调科幻从创意到产业潜力巨大。
信息源:N星云 2021-04-26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