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未来——《未来症》究竟有什么魔力?
科幻小说《未来症》由鲁般创作,在豆瓣获9.3分好评,被赞“媲美《黑镜》的黑色寓言”。书中含《NEITH》《上帝的鸿沟》《极光之夜》三个故事,借心理学家弗洛莉串联。这些故事分别探讨了颅内芯片规范行为、永生药物、科技打造的权贵天堂等话题,反思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和贫富差距问题,展现出一个畸形扭曲的未来世界,警示人们审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引人深思未来走向。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1-03-23
查看原文
“不愿意给自己贴标签。”——专访第三届冷湖奖得主凌晨
第三届冷湖奖得主凌晨接受专访。她多次获“银河奖”,宇航题材作品居多。她四次前往冷湖,见证其从举办文学奖到火星营地建设等诸多变化,其间趣事不断。其获奖作《巡风人》属系列作品,主题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她认为冷湖奖视野开阔,放开主题限制可激发创意。她还谈及自身创作经历、阅读趣味转变等,新书《开心机器人》系列已发售,虽因事不参加第四届冷湖奖,但给参赛者提出了建议。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21-03-23
查看原文
吴岩:我的学术生涯(上)
1978年5月2日,我以《别具一格——读叶永烈的科学文艺作品》为题,在《光明日报》第四版发表了自己平生第一篇文章。没想到这篇文章成了我后来长期介入科幻批评和科幻研究的一个先兆。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1-03-23
查看原文
专访科幻活动家刘稹武
刘稹武初中因《科幻世界》与科幻结缘,喜爱王晋康的作品,虽有创作想法但自觉缺乏驾驭想象力的文学能力。他关注中国科幻发展,常通过企鹅科幻公众号和科幻节动态了解行业信息。1999 年,他与其他三位爱好者投资创立长春 “衔接科幻中心”,最初源于开科幻书店推动科幻文学发展的想法。他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联系到近百位科幻迷,之后办理注册手续、多方搜集科幻图书,还利用计算机技术购置商务设备维持运营。
信息源:零重力科幻 2021-03-22
查看原文
《钢之色》:钢铁在炉火之上,剑身在清水之中
K.J.帕克的长篇处女作《钢之色》正式出版,这是国内首次引进其长篇作品。帕克以佩里美狄亚城为背景,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架空世界,通过小人物视角展现历史发展的荒诞与必然。他的作品以细腻、真实著称,虽为架空奇幻,却给人强烈的沉浸感。帕克本人身份特殊,曾为律师,现经营农庄,爱好广泛。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1-03-22
查看原文
中小学生畅谈《中国轨道号》(之一)
2021年3月6日,在景山学校周群老师的主持之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生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中国轨道号》线上阅读交流会。这次会议之所以有意思,还因为周群老师邀请到了小说中提到的灯市口小学的一群学生。他们以读者同时又是作品中主人公校友的身份出席了这次交流会。本期选择的是全部18个发言学生的发言片段和一位家长撰写的讲稿。感谢组织者和所有参加会议的学生、家长与老师。
信息源: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 2021-03-20
查看原文
《刺杀小说家》,减法比加法更难
减法比加法更难,这是看完《刺杀小说家》后想起的第一句话。《刺杀小说家》是双雪涛创作的小说,收录于他的短篇集《飞行家》之中。路阳团队耗时5年将其改编为一部视觉大片。但是,改编引起两极分化的意见。赞誉者为这部电影的叙事野心、视觉效果击节叫好,批评者则集中于对电影的叙事逻辑、人物塑造和虚构空间的质感提出质疑。我认为《刺杀小说家》是华语青年导演在商业化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尝试,它显示出的种种遗憾,是导演夹杂在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权衡中所显示出的力不从心。
信息源:文艺报 2021-03-19
查看原文
“高概念”叙事与想象的方法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电影《刺杀小说家》原著的核心,就是“如果写小说能改变世界,将会怎样?”这来自于作者的创作感悟,是一个典型的推想,或者说“假如”(What If)式问题,而这也是电影的主要宣传点之一。《刺杀小说家》的核心点子很优秀,但技术型想象力的短板,使得在“高概念”层面上,剧本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信息源:文艺报 2021-03-19
查看原文
中国人的航天梦正在变成现实——读《中国轨道号》有感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进展情况。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转入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阶段,空间站和核心舱计划今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发射。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啊!要知道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还是五十年前的事。仅仅过了五十年,我们不仅可以发射自己的空间站,还向火星发射了天问一号探测器。其实,中国的航天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近一部由科幻作家吴岩创作的少儿科幻小说《中国轨道号》就反映了上世纪70年代我们国家在航天事业方面的探索。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1-03-19
查看原文
黑洞:探索未来宇宙的大门
黑洞的发现是近百年重大科学成果,源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史瓦西进一步阐释相关概念。霍金引入量子理论,提出霍金辐射。黑洞关键特性包括光无法逃逸(由史瓦西半径决定)及时空弯曲。2019 年首张黑洞照片发布,验证了广义相对论。我国天琴计划预计 2030 - 2035 年发射,探测黑洞相关引力波,助力研究宇宙早期等问题。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1-03-19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