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少儿科幻】营造少儿科幻文学阅读环境的思考
小高鬼思考营造少儿科幻文学阅读环境问题。中国少儿科幻有创作者队伍统一、作品多样、具特殊价值三大特色。其阅读有关注成长、保卫想象、热爱文学、亲近科学四大意义。建议以经典引领环境建设,如推出经典丛书;加强科幻教育普及推广,培训从业者;发挥科幻产业资源融合优势,如兴办奖项、发布阅读榜单等,推动少儿科幻发展,让其充满生命力。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19-12-19
查看原文
社长专访 / 杨咏光:社团架构及管理层的分工要简约明了
杨咏光三四年级时因《海底两万里》《飞碟探索》等作品接触科幻,2009 年秋因《科幻世界》开始有目的地阅读和尝试创作科幻作品。他将科幻定义为基于科学性展开的幻想,作为社团领导者,认为社团意义上的科幻涵盖可解读分享的相关内容 。在社团管理方面,杨咏光总结了诸多经验教训,包括优化社团架构、保持社团活跃度、规范活动流程、合理分工以及定期清查物资财政等 。对于硬科幻,他认为社团活动可让软硬科幻求同存异 。杨咏光认为高校科幻迷需要渠道和支持,希望民间组织能在物资和活动组织上给予社团帮助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19-12-18
查看原文
中国科幻文学路在何方?
第四届中国文学博鳌论坛期间,记者采访了参加论坛的科幻作家陈楸帆。
信息源:南海网 2019-12-18
查看原文
《银河边缘》专访:《十冷》《镇魂街》导演卢恒宇和李姝洁
《银河边缘》专访了动画导演卢恒宇和李姝洁。他们认为二次元和三次元因文化偏好形成壁垒,语言也会加剧壁垒。从业者打破次元壁可扩大受众、突破故事形式限制,方法是作品要好看且尊重内心。他们作为跨界达人,因喜好和行业环境而尝试多种类型。还谈及科幻文学影视转换原则,看好科幻题材动画前景,且已在制作科幻 3D 引擎作品,鼓励身份跨界,认为心中无壁才能破壁。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19-12-18
查看原文
《九座城市,万种未来》专访系列之吟光
2019年12月22日,《九座城市,万种未来》图书发布会将正式举行。本次邀请图书的执行主编之一作家吟光,畅谈项目灵感来源和编撰过程中的有趣想法。
信息源: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 2019-12-18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陈震寰:现实远比小说更戏剧性,更有趣
陈震寰从小因少儿科幻合集中改编版的《外星人 ET》及同名电影接触科幻,高一正式开始科幻小说创作。他加入人大 ruc 科学幻想协会,期望与同好交流,但因时间管理问题较少参加社团活动 。陈震寰的作品《群山的回响》发表于《科幻世界》,创作灵感源于祭祖时看到的竹海及《中国国家地理》中关于虫草的专栏。高三时完成初稿后,应编辑要求,他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通过牺牲休息时间、寻求老师和朋友帮助,对作品进行大幅修改 。陈震寰阅读广泛,涵盖社科、历史、小说、古诗词等领域,还订阅自然科学杂志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19-12-17
查看原文
《开心机器人》系列评论
徐彦利评凌晨的《开心机器人》系列。该系列包括三部小说,主角是三个性格各异的五年级学生与机器人开心,情节涵盖外星旅行、时空穿越等。其特色为融合现实与奇幻,以儿童视角叙事,成功塑造人物且语言个性化,还通过多身份叙述创新结构,兼具科普与价值引导功能。虽有流行元素插入的小瑕疵,但仍展现出少儿科幻新趋势与作者的创作潜力。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19-12-17
查看原文
有人说中子星上每一立方厘米的物质重达十亿多吨,这怎么可能呢?
普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取决于原子大小、密集程度及单个原子重量,以固态氢和锇为例说明普通物质密度范围。接着指出原子大部分空间为空,质量集中于原子核。在恒星中心,热和压力可破坏原子结构,使原子核挤压。如天狼星的伴星白矮星,由被破坏的原子组成。在特定条件下,中子可积聚形成中子星,脉冲星被认为是中子星。若太阳变为中子星,其质量被极度压缩,体积大幅缩小,密度将达到每立方厘米 14 亿吨。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19-12-16
查看原文
【书评】“人何以为人?”关于菲利普·迪克与TA们的电子梦
在菲利普·迪克诞辰91周年之际,《菲利普·迪克的电子梦》同名小说集与科幻剧集引发关注。该小说集不仅收录其精彩短篇,还包含编剧创作心路。书中故事风格各异,却都蕴含真实与虚拟、记忆与情感等深刻“母题”,不断追问“人何以为人” 。编剧们在改编时,既保留原著内核,又加入创意,展现科技对人的影响。其作品中的哲学思考虽难以解答,却魅力无穷,吸引着人们不断探寻。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19-12-16
查看原文
打破次元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银河边缘 005:次元壁》聚焦“次元壁”,其源于 ACG 文化,指二次元与三次元的界限,广义上也存在于同次元事物间。打破次元壁是流行趋势,如《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等作品体现了这一点,科幻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不同作品互动形成“互文性”。本期专题有诸多相关科幻作品,如《雷神遇见美国队长》等,能让读者体验到破壁乐趣,读科幻或可应对未来可能的次元壁垒。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19-12-16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