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科幻学人专辑 | 吴岩:论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想象
想象是科幻小说的生命线。中国科幻小说在过去的百年之中,产生了愿望、可能、价值观等三种不同的想象模式和词汇暴接、感官诉诸、时间错配、情境极化、跨界隐喻等至少五种不同的表达方法。虽然想象力在科幻小说文类的构成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对想象力的看法却有着两极化的差异。如何破除对想象力的错误认知,建立更多的想象方式,是未来中国科幻继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20-01-05
查看原文
《银河边缘·次元壁》评论
sailingfan 和科幻小筑评《银河边缘·次元壁》原创科幻小说。罗夏《地穹》以地球斥力为点,融合科幻与武侠但效果不佳,人物和科幻核心有缺陷。dhew《万物算法》讲程序员与算法,幽默致敬经典。程婧波《讨厌猫咪的小松先生》文字温暖,科幻元素辅助情节。王元《上帝之手》探讨 AI 写小说,手法独特但主体较平。本期水准不错,各篇各具特色与亮点。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0-01-04
查看原文
《九座城市,万种未来》专访系列之苏永健
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下简称“深双”)于12月21日正式开幕。今年深双分为两大板块,主板块“城市升维”展场位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由孟建民院士及法比奥·卡瓦卢奇团队策展,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教授担任联合策展人。团队由知名建筑师、艺术家、电影人、作家、博物馆研究员等跨国、跨领域成员构成,以一种全新而深刻的方式切入本届双年展。今天为大家带来美院研究生苏永健专访。
信息源: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 2020-01-03
查看原文
《从地球出发》之《倔强的红薯》
由科幻世界提供顾问支持的江苏卫视《从地球出发》第3期《倔强的红薯》将于2020年1月3日21:10播出。节目中,乔振宇饰演的蔡大龙和张榕容饰演的丹妮作为一级航天员,在执行任务时迫降漠星,面临食物短缺难题,尝试种植红薯自救。张榕容分享拍摄经历,称与乔振宇默契十足,还透露为演绎角色搜集资料。节目首创“科幻剧+科学说”形式,敬请期待两人在节目中能否成功种出红薯并等来救援。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0-01-03
查看原文
人工智能将给世界带来颠覆性变化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不管是不是业内人士都能聊一聊人工智能,但是很多人对于人工智能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那么,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人工智能在现实中是如何应用的?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一下概念。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01-03
查看原文
漫谈暗能量与反物质
1929年哈勃发现星系远离,当时认为宇宙扩张会减速平衡。1994年两个科学团队测量宇宙扩张速度,本想验证减速膨胀猜想,1998年却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2011年相关研究人员因这一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8年迈克尔・特纳将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命名为暗能量。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空间中均匀分布的无形能量可产生相斥力,解释了星系加速远离现象。但计算暗能量数值时出现奇怪结果,科学家尝试结合弦理论和多元宇宙论来解释。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20-01-03
查看原文
校园新星 /柯昊纯:反映现实和畅想未来并不冲突
柯昊纯小学时便接触了《海底两万里》《隐形人》等诸多科幻作品,受其影响颇深。中学因作文成绩不佳缺乏自信,大二下在挚友鼓励下开始科幻小说创作 。他参加的科幻活动较少,华为科幻大赛是其首次参与的科幻活动,作品《星际时代的快递员》在此赛事中荣获全国金奖。创作该作品时,构思与写作耗时较长,在挚友从读者视角提出建议后得以优化 。柯昊纯认为文学创作应展现自我,不应过度揣测读者喜好,因其具有滞后性。在创作方面,柯昊纯注重真实性、逻辑性以及小说与现实的联系,认为反映现实和畅想未来并不冲突,小说应具有社会意义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1-02
查看原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金·斯坦利·罗宾逊:写科幻就像“在历史里跑程序
科幻小说共同体颁给他无数的奖项,谷歌和脸书则请他参加各种大会,《时代》杂志提名他为2008年度的“环保英雄”……不过一旦涉及不断变暖的气候,罗宾逊的乐观主义也有其限度。
信息源:界面新闻 2020-01-02
查看原文
《科幻立方》2019年11月刊评论
科幻小筑评《科幻立方》2019 年 11 月刊科幻小说。燕垒生《天人永生》构建反乌托邦末世,有经典元素但细节缺、故事套路。简妮《飞吧,拉贡鱼!》是儿童向童话,借鱼的经历谈人生。顾备《迷雾森林》前半部分情感佳,后半人工智能顶替逝者的科幻主题较突兀。宋可书《守护机器人》同题材但开头无悬念、结尾拖沓。吴泽平《最后三小时》说理与煽情拼接生硬,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19-12-31
查看原文
写科幻一定要对科学有兴趣 ——专访《地穹》作者罗夏
罗夏是科幻新人,曾用笔名赤膊书生。《地穹》受读者喜爱,其创作源于一个未用的点子,后改成人类返回大地的故事。他认为写中篇比短篇累但更从容,创意多基于科学理论,需读科普培养。好点子要有惊奇感、简单且带情绪。他受阿城等作家影响,《地穹》暂无续集计划,适合改编成动漫。他还谈了创作目标,希望作品能给人力量,若实现会说找到“通往盛夏之门”。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19-12-30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