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校园新星 /胡晓诗:人生的内容主要分为经历和创造
胡晓诗中学时接触科幻,大学开始科幻小说创作。其发表于《科幻世界》的作品《在我生命的三周里》以独特的双线交织叙事,影射人生的尴尬境地,因表达方式较难被读者接受,创作过程虽未遇技术难题,但存在与读者理解之间的矛盾 。胡晓诗的作品富有诗意,常从女性视角出发塑造角色。在创作与读者喜好冲突的问题上,她认为既要遵循自身表达,也会考虑读者喜好进行创作 。胡晓诗创作领域广泛,涵盖言情、奇幻等多个方面,她将人生视为经历与创造的集合,兴趣爱好丰富 。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20-01-08 查看原文
科幻阅读课|2020年《科幻世界·少年版》新栏目抢先看
2020 年 1 期《科幻世界・少年版》推出 “科幻阅读课” 新栏目,由姜未禾领读。首篇聚焦 “人造生命” 中的机器人,介绍阿西莫夫及其机器人三定律,探讨科幻作品里机器人形象的演变。从早期被奴役后反抗的形象,到如今可爱、友善的模样,反映出人类对科技发展态度的转变。同时指出,无需担忧人工智能抢人类饭碗,人类应珍视自身独特能力。文末还推荐了相关科幻作品,鼓励读者探索科幻世界。
信息源:科幻世界 2020-01-07 查看原文
探寻科幻——小松左京与武田泰淳对话录
本文是1966年12月武田泰淳应《风景》杂志之邀参加的与小松左京的一次对谈记录,1970 年被收录在《混混沌沌:武田泰 淳对谈集》(筑摩书房)中。二者探讨了当前科幻发展状况、流派与各大经典科幻作品等。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0-01-07 查看原文
科幻的十三个关键词
著名科幻作家韩松总结科幻作品的十三个关键词,分别是:高概念、狂想、异世界、科技、假定、奇观、工笔画、宗教、灾难、文明、探险、艺术和无用。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0-01-07 查看原文
《科幻世界》2019年10月评论
游者和科幻小筑评《科幻世界》2019 年 10 月科幻小说。慕明《涂色世界》借调整镜探讨哲学问题,技术批判有亮点也有不足。熊锴《一桩旋疑案》以特殊形式述时空交错自杀案,知识多但表述艰深。分形橙子《提托诺斯之谜》讲基因实验致永生悲剧,情节感人但缺建设性。尹俊杰《广域静默》谈兄弟不同人生选择,重情感表达。付强《人工智能杀死主人的 100 种方法》逻辑强、对话生动。还有其他各具特色的作品。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0-01-07 查看原文
科幻研究现状分析(2017—2019年)
科幻研究已成为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异军突起的一个方向。仅以2017—2019年这一时期为例,根据中国知网(CNKI)期刊、 报纸、会议数据库提供的信息,2017年1月1日—2019年8月31日与科幻研究相 关的各类文献共计2726篇,涉及文学文化研究、语言学研究、科技哲学与科学传播、 产业研究以及影视文化等众多领域,以科幻影视、科幻文学、科幻教育三个学科为研究对象的文论所占比重最大。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0-01-07 查看原文
科幻研究综述(2017—2019年)
近年来,有关科幻方向的硕博论文主要集中在小说和影视两个方向。小说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是刘慈欣和他的《三体》,占据文献总量近一半,其中研究《三体》海外译本的论文成果丰硕。其他研究主要针对科幻文学史、各个时期的重点作家、海外科幻理论等几个方面。在科幻影视方向,目前相关的学位论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尽如人意。尽管有些论文关注到了国内外科幻电影在视觉效果和相关理论方面的特征,但相关成果依旧以资料性的整理和列举分析为主,尚有待更深入的学理分析。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0-01-07 查看原文
中国科幻活动的发展现状——以科幻奖和展会活动为例
如果把科幻看作一个行业,那么除了出版、影视、游戏等核心的产业部门,我们也不应忽略丰富多彩的科幻活动。活动可以在线上(如征文、在线聚会等),也可以在线下(如展会、颁奖典礼等),商业性活动有之(如舞台剧、收费展览等),更多的还是非营利性的民间活动(如政府资助的科幻大会、写作班等)。这些科幻活动不仅是科幻产业繁荣的体现和延伸,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中国科幻迷群(fandom)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0-01-07 查看原文
科幻电影和网剧发展简报(2017—2019年)
在过去的一年半里,无论是科幻电影、动画还是电视剧,都呈现出市场整体体量增长、“头部”作品精华化的趋势。 从短期来看,科幻在未来三年内也许难以成为一种主流类型,但作为一种可以与其他主流类型结合的元素,科幻拥有极大的创新空间和发展潜力,必然将越来越常见于各类国产影视综艺中。
信息源:科普创作评论 2020-01-07 查看原文
蝌蚪五线谱2019年7月科幻小说评论
科幻小筑评蝌蚪五线谱 2019 年 7 月科幻小说。刘琦《时间困境》写困于同一天的故事,有缺陷。何涛《天道》以科幻解释三国,较平淡。王元《生命之水》围绕有生命之水展开,有不足。白贲《蛹》是外星人题材点子作。灰狐《One Day》涉及人工智能话题但浅尝辄止。刘琦《24 号航站》用平行宇宙解时间旅行较普通。李霜氤《重生时代》意识转移设定常见但有新意,结局欠佳。还有其他作品各有优劣。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20-01-06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