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天地志 | AI将如何发展:“神”、“神经”和“神经病”
自达特茅斯会议诞生以来,人工智能已经走过60年的历史。在过去60年中,人工智能经历了两次繁荣和低谷,现在正处于第三次繁荣期,关于未来的人工智能的走向,有三种观点。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19-09-26
查看原文
社长专访 /唐朝亮:让科幻贴切生活与学习是推广科幻的最好方法
唐朝亮高一左右因读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基地》等作品接触科幻,大学后加入社团并参与更多科幻活动,如中国科幻大会等,其中中国科幻大会让他收获颇丰。
他个人认为能带来科学性思考的幻想作品就是科幻,作为社团领导者,他弱化 “思考” 部分,强调组织同学玩耍幻想,推广科幻要贴近生活与学习。他加入社团是想与同好交流并找更多作品,担任社长后更关注协会发展。
他认为管理社团关键是培养氛围,卸任后仍关注社团,觉得其生存环境有所改善。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19-09-25
查看原文
一部有张力的科幻小说——读《少年、AI和狗》
故事像面包一样古老。美国学者海伦·科茨说,“从很小时候开始,我们就听故事,我们沉浸其中,故事哺育了我们。我们得以弄懂这世界的惟一途径就是摄取那些讲给我们听的故事。儿童时期所读或所听的故事确立了我们最初的存在关系,同时也塑形了我们的主体。”故事是如此重要,因此,一个作家必须会讲故事,一部优秀的儿童小说首先必须有一个好故事。
信息源:文艺报 2019-09-25
查看原文
蝌蚪五线谱2019年5月科幻小说评论
科幻小筑评蝌蚪五线谱 2019 年 5 月科幻小说。关德深《消失的科幻作家》情节混乱、玩梗生硬,是失败之作。灰狐《谋杀》是传统外星探案故事,文笔好但破案方式欠佳。王平《蓝星社会课题研究》重述荆轲刺秦,科幻与历史结合差。一骑星尘《一个拳手的来信》剧情突兀,背景多余。海漄《涅槃》借外星生物讽刺现实环保问题,故事简单。何涛《轮回》点子陈旧,表现无新意。王宗穆《魔术师的嘲讽》构想宏大,角色有特点但有缺陷。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19-09-24
查看原文
彼此并不知道对方所做工作的科学家,为什么会提出同样的理论?
科学家并非孤立工作,他们处于当时的科学结构与进步潮流中,面临相同问题。如 19 世纪上半叶,达尔文和华莱士都关注物种进化问题,他们有类似观察经历且都阅读了马尔萨斯著作,从而得出生物自然淘汰的进化理论。19 世纪后半叶,三位不同国家的科学家研究生物遗传机理,得出相同结论,还都发现了孟德尔早年未受重视的遗传规律。1886 年,美国的霍尔和法国的赫鲁特同时解决了低成本生产铝的问题,且二人姓氏首字母相同、出生和去世年份也相同,令人称奇。这些案例表明科学家因处于相同科学背景下研究相同问题,所以会相同。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19-09-23
查看原文
“不存在”2019年6月科幻小说评论
343 罪恶火花评“不存在”2019 年 6 月科幻小说。靓灵《音错》类似《你一生的故事》,但声音设定与故事耦合不佳,文字细腻可作爱情故事。泥巴柴柴《笔录》以对话推进,前半慢后半精彩,科幻异化描写出色。房泽宇《青石游梦》文字与人物刻画佳,但青石山对故事作用不大。非淆《木魅》重写黑船事件,异星人视角下人类内容多,文明冲突描写少。刘天一《潮起》《等待方舟》末世求生,主题好但货币描写欠深入。各有亮点但未全优。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19-09-23
查看原文
苏曼华 | 相识在“珊瑚岛”
童恩正(1935-1997)考古学家、科幻作家。先后在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大学、美国匹茨堡大学任职教授。四川省政协常务委员,中国科学文艺委员会主任委员。1957年发表第一篇作品,1960年开始科幻小说及科普创作。其作品《珊瑚岛上的死光》,被评议为中国科幻小说重文学流派代表作。获奖多次,并曾在1980年代初期被拍摄成电影,是我国第一部科幻电影。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19-09-21
查看原文
冯筱扬:我们要把看似离生活遥远却最切身实在的现实映射给读者
FatE 小学二年级就开始科幻创作,因小学时在地摊书店发现阿西莫夫小说而接触科幻。
他参加和组织过京津冀、苹果核聚会等科幻活动,还助力学校成立科幻社,《我的三体》同人社团经历对他影响深远。他喜爱《索拉里斯星》等蕴含哲学思考的科幻作品,这些作品对他创作影响较大。《我的三体》系列创作时,因小说转剧本易出现全篇开会和对话的问题,幸得团队伙伴帮助克服。他认为写硬科幻要避免与现实技术冲突且需查阅资料。
信息源:高校科幻 2019-09-20
查看原文
人类登陆火星后怎么和地球通电话
文章探讨人类登陆火星后与地球的通信问题。目前已知地火通信依靠微波、激光等无线通信方式,有直接对地通信和中继通信两种模式,因距离远、覆盖时间短等问题,多采用中继通信,我国 2020 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就采用此方式。此外,由于火星与地球距离远,通信延时久且不稳定,即时通信不可行,邮件、短信等非即时通信方式更适合。
信息源:《科普时报》 2019-09-20
查看原文
未来之后,仍是未来:评《未来》
总的来说,《未来》一书情节过于零散跳跃,缺乏新奇的科幻创意,也不乏逻辑漏洞,但有值得肯定的哲学思考和作者特有的文笔风格。今何在对于人类的态度是矛盾的,不管任何时候,人类都不会停止内斗,而不管任何时候,对爱和自由的渴望又会成为拯救人类的希望。
信息源:星云科幻评论 2019-09-19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