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
幻世春秋 | 中国科幻月报(2017.04)
本次月报总结了2017年4月份科幻业界内发生的各项事件,包括书籍出版、奖项评选、讲座开展等。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17-05-02 查看原文
幻心雕龙 | 如果《人民的名义》是科幻剧
历史不纯粹是善和正义创造的,人性也不只有真善美的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藏污纳垢,不再追求这些美好的东西。相反,正是因为有丑恶的存在,它们才显得美好。以此为前提,宋诚以惩恶扬善、匡扶正义为己任的不屈奋斗就是弥足珍贵的。在这种不屈的斗争过程中,人们创造了历史和文明。没有什么可以一劳永逸,历史的终结,还远远望不到头。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17-04-29 查看原文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机器人》:“另类”的科学家和“另类的人
科技创新发展是国家和世界的时代主题潮流,文学在这样的潮流面前应当具有一种自觉的拥抱和知性精神行为。王鸿鹏、马娜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机器人》,是文学自觉走向时代主流,并勇于投身其中真实生动表达的很好成果。这样非常富有时代前沿的科技精神的人物故事,需要很好的讲述传递,是文学在同时代生活融合过程中寻找和发挥自身力量的很好途径。
信息源:文艺报 2017-04-28 查看原文
幻心雕龙 | 范轶伦:科幻学徒笔记——黄昏未晚
当然,从一个科幻研究者的角度来看,这些“中老年”幻迷所贡献的视角是非常值得珍视的,阅历和经验赋予他们更多元的思维去理解科幻,而非单纯追求阅读快感。无论是对《三体》的刨根问底,还是谈论死亡与性别的百无禁忌,在科幻的世界里,自由远比年龄重要。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17-04-27 查看原文
科幻也是另一种现实——由《三体》和《西京故事》想到的
很多人认为科幻小说与现实无关,科幻小说的世界是独立于现实之外的纯想象性世界,这个世界甚至超越了人类的伦理、道德、法律、知识和文明的边界。但其实,科幻背后都有着现实的投影,科幻小说与现实题材小说有着内在的联系,其语义结构和深层母题其实在很多时候都是一脉相承、彼此相通的。科幻小说不过是现实的人性逻辑和文明逻辑在幻想世界中的象征性投射,人性的悖论是共同的主题。读完刘慈欣的《三体》和陈彦的《西京故事》,这种感觉尤其强烈。
信息源:文艺报 2017-04-26 查看原文
幻心雕龙 | 范轶伦:科幻学徒笔记——另类的未来
科幻令我着迷的,正是其无限的可能性:在这个世界里,机器人会为自己的权利抗争,人工智能尝试着理解“爱”的意义,外星人的存在更驱使人类反思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而这些看似与现实不着边际的“推想”,实际上正孕育着对现状的挑战。以科幻打破种族间的区隔、以多元的未来主义挑战西方单一的种族想象。推想文学能够在推进社会公义的路上走多远?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17-04-25 查看原文
幻心雕龙 | 林翰昌:如何以科幻读者的身份了解科幻
「欲了解科幻,必先成为科幻读者。」这项陈述似乎理所当然,不需特别强调,而且也完全受到文学领域的学者专家与科幻圈内读者、作家和编辑们的肯定。信手拈来,就可以在科幻理论著作中找到两个实例说明读者角色的重要:Edward James在《二十世纪的科幻》说:「归根结底,还是由对科幻坚定不移,而非偶然或意外阅读科幻的读者来决定科幻类型所涵盖的层面。」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17-04-23 查看原文
电影创意:科幻叙事中的网络化生存┆《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文章以科幻电影为研究对象,探讨网络化生存在科幻叙事中的呈现及意义。文章指出,科幻电影通过创意融合现实与想象、科技与伦理,影响人们对当下和未来网络化生存的认知。作者从网络的自然定位、心理定位和社会定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其中蕴含的矛盾、迷思与潜能。在自然定位方面,探讨物质网、能源网和信息网的创意,展现网络价值的两面性;心理定位上,阐述网络对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的影响,如网络监视、网络耽溺等现象;社会定位层面,研究网络作为群体、服务和人格的不同角色,以及网络异化带来的影响 。
信息源: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杂志 2017-04-22 查看原文
天地志 | 天眼接收脉冲信号 霍金:不要回答!!
贵州射电刚刚试运行,就收到了一个可疑宇宙信号,分析结果指出这个信号源位于1300多光年之外的宇宙深空。信号源有着很强的脉冲特点,这组电磁波信号是FAST建成后探测到的第一个可疑宇宙信号,目前科学家认为这是脉冲星所发出的规律脉冲信号,但也有研究指出,地外文明可能将自己的信号伪装成脉冲星进行深空通信,避免暴露自己的位置。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17-04-20 查看原文
张颐武:科幻小说与当下中国:主流化进程与新想象
中国的科幻文学最近十年有了明显的复苏的趋势,一面有了许多重量级的新的作者,如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等。这些作者都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的肯定,也有了自己极为稳定且还在不断扩大的读者群。另一面它在网络中引发了热议,激发了诸多的网络上的阅读和讨论。这个在中国命运多舛的文学类型似乎再度得到了发挥的机会。我们可以看到科幻文学在文学发展的进程中的“主流化”的进程已经开始,科幻文学已经彰显了其重要的价值。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17-04-19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
手的重现与退场:以慕明为案例的当代科幻近未来劳动议题的讨论
《阿凡达》悬浮山成真?揭秘科幻中的超导材料如何颠覆人类未来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科幻世界·公益阅读】安潇和——《玻璃外的世界》
看不懂的《沙丘》凭什么成为科幻史诗
看完《哪吒2》没过瘾?这些科幻小说带你领略中华传统文化
姚利芬:“新世界”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根本性重塑
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 《科幻立方》2025年第1期
科幻教育丨走进清华大学
史蒂夫·福尔 译:《重演雷恩:幻想性与动画纪录片》
科幻网文投稿指南(已整理16个平台)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