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软科幻硬科幻 你更喜欢谁?
对于喜欢硬科幻的观众来说,他们往往对于软科幻的片子感到不满足。当然,即便是最有说服力的硬科幻电影,如果真的推敲起来,很多细节也是不成立的、在科幻电影中,真正硬科幻的电影其实是不多的。
信息源:北京晚报 2017-02-04
查看原文
科幻小说大赛奖掖佳作
由科普杂志《奥秘》画报和云南科技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首届“奥秘·方向杯”全国科幻小说大赛在京举行颁奖仪式。此次大赛面向全国征集优秀科幻小说,共收到参赛作品83部。最终,张骏的《浅红阳光照耀下》、李春意的《重启计划》获得一等奖,王弘强的《红色密码》、史永明的《来未来》获得二等奖,胡伟强的《异夜》、李伟成的《镜界逆流》、胡漪的《让田野漂浮在空中》获得三等奖。
信息源:文艺报 2017-01-25
查看原文
科幻《三体》缘何赢得世界读者青睐
《三体》的世界影响有多大?为什么?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人都想知道的。在世界最大的读者网站Goodreads上,自《三体》英文版2014年年底面世至今,各个国家、地区的读者就一直在上面讨论不断。截至2016年11月底,3年时间共有24645名读者关注《三体》,给出5分的有8149人,占比33%;给了4分的有9950人,占比40%,这表明有73%的读者喜欢这本书。其中有3571个读者撰写了书评。这些书评,透露了《三体》赢得世界读者青睐的密码。
信息源:人民日报 2017-01-05
查看原文
王行坤|《西部世界》中的主奴辩证法
彻底征服现实世界的“工业巨头”威廉,返回“西部世界”主题乐园,通过虐待自己曾经的恋人,期待找回自己的过去和人性。本文作者通过梳理美剧《西部世界》的剧情线索,指出其中有着一套“主奴辩证法”:作为主人的1%的富人,以神的姿态,肆意虐杀作为奴隶的人造人,激发他们的爱,并企图从他们那里获得“意义和自我”。《西部世界》为我们展示了未来社会的可能的晦暗前景,打破了技术乐观主义的幻想,为我们思考人工智能、未来的反抗提供了某些启示。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16-12-19
查看原文
王瑶:“美丽新世界”还是“大同世界”?
自197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对数码技术的想象。然而,在类似于《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样的早期作品中,无论是“电视手表”还是“环幕立体电影”,都仅仅是一种点缀未来美好生活的技术奇观,而几乎没有涉及到这些技术所可能引发的社会与文化变革。自那之后近四十年间,中国逐渐变成一个数码产品大国,中国的科幻作家们不仅亲身经历了一个数码转型的时代,也同时将他们对于这个时代的体验与思考呈现在科幻小说中。
信息源:海螺Caracoles 2016-11-26
查看原文
《降临》编剧自述:如何把不可能改编的小说改成神作
《降临》编剧埃里克·海瑟尔讲述将《你一生的故事》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他因热爱原著决定改编,却历经波折。在改编中,他领悟诸多道理,如呈现平凡真理、让角色展现智慧、回归原著找灵感、突破局限创新、平衡理智与情感等。此外,他还分享了为理解角色与专业人士交流、从生活中获取灵感等经历,展现出一部优秀改编电影背后编剧的用心与努力。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16-11-25
查看原文
夏笳 | 铁笼、破壁与希望的维度
继刘慈欣荣膺“星云奖”之后,郝景芳又以《北京折叠》再次使世界感受到中国科幻文学的魅力。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科幻作家群体在科幻题材自身的创造性中诞生出了独特的写作技艺与美学特征,而“惊奇感”更带来一种文化政治上的能动性,这是经典文学所难以达到的。事实上,科幻小说在内容、技艺上所打开的新维度,是在开放着为经典文学所束缚的文学世界,转变了其他文学形式与经典文学的力量对比,重新提出更为丰富的文学的“道德内容与政治内容”,它是潜在力量对现实的呼唤。
信息源:保马 2016-11-19
查看原文
江波:笔耕不辍,只为科幻创作
从2003年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到2012年获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新锐奖,再到2016年摘得大奖,问及江波有何秘诀,他回答说过程并没有什么特别。“我只是一直不断在写,争取写出好作品。就像当天获奖感言所说,我是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先生,虽然爬得慢,却一直没停,慢慢地也就爬出一段距离了。”
信息源:中国科学报 2016-09-23
查看原文
刘嘉麒谈科幻创作:什么是优秀科幻作品
9月10日,“科幻•中国与世界”国际科幻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开幕式在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时光幻象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壹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在大会上谈到了自己对科幻的意义的理解,他说:“科幻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启发你的思维,现实中也许人类能力暂时不能及的区域,你都可以通过想象力到达。”
信息源:科学网 2016-09-13
查看原文
浅论王晋康的科幻创作
笔者从一九九八年开始阅读科幻小说,并成为日后的科幻迷、科幻作者和翻译者,科幻文化推广者与从业者。王晋康老师发表在一九九八年第七期《科幻世界》杂志上的《豹人》(下篇)开启了笔者的科幻之路,是笔者的科幻处女读,正是这篇描写生物工程的半部中篇小说让笔者认识了中国式的科幻,让笔者见识了与自己“实际生活不同的世界观文化话语形式”,并对科学超现实而非自然超现实的文体顶礼膜拜。阅读科幻近二十年,也读了王晋康的作品近二十年,下面,笔者就来浅论王晋康的科幻创作。
信息源:蝌蚪五线谱 2016-07-28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