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创作之谈
作品评荐
影视鉴赏
学界研究
共有6185个
四维书 | 贾灿:乌托邦的秘密
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写于五百年前的《乌托邦》,是整个乌托邦文类的鼻祖,后世作家尤其是科幻作家不断从这部奇书中获取灵感。今天我们推送的是重庆大学的贾灿同学阅读《乌托邦》后写下的一篇同人小说。这篇小说巧妙地利用《乌托邦》的设定,演绎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故事,结尾更是令人遐想联翩。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17-04-04
查看原文
幻世春秋 | 说书人:大机器狂想曲
十九世纪被誉为“科学世纪”,在牛顿与拉瓦锡所奠定的基础上,物理学与化学建立起一座不断发展与和谐的大厦,科学体系日趋完善。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进步”这台巨大的引擎不可逆转地被启动,工业时代初现端倪。
十九世纪也是科幻萌芽的世纪。科幻小说登台伊始就发现,近代科学已为它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不断涌现的新发明,给了它近乎于无穷大的舞台,允许它恣意、甚至妄为地揣测一个大机器时代的种种未来……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17-04-04
查看原文
幻世春秋 | 刘慈欣:第一代科幻迷的回忆
在我们的印象中,主流文学作品,一般都是精雕细琢,经历一个很复杂的创作过程。而科幻小说,由于其市场属性,写作都很迅速,一般两三个月时间就能写出一部长篇。有这样一部科幻小说,创作过程历时十二年,五易其稿,经手过它的欲用不能欲退不忍的编辑和各方人士有近二十位,而小说中所表现的思想,在最后一稿中已与第一稿完全相反,这种情况在现在日新月异的科幻创作中应该是不常见的。所以当接到作家出版社的通知,得知《超新星纪元》已经出版时,不由生出一些感慨。
信息源:四十二史 2017-04-02
查看原文
昆虫人、小公举、东德女囚…安阿伯电影节来抢救无聊的你!(下)
上周,于3月26日落下帷幕的安阿伯电影节在实验电影界和当代艺术圈掀起层层波澜。上一期主要为大家介绍了“科幻” 单元,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索“奇异故事” “非裔移民”“LGBTQ群体”“音乐““新媒体”“亚洲焦点””动漫"“政治影片”以及“电影节经典”等其他单元中的精彩内容——这些影片跳出科幻的范畴,一定能让你感受到振聋发聩的力量与冲击!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17-04-01
查看原文
人工智能、猫、太空人——安阿伯电影节来抢救无聊的你!(上)
上周,在来自世界各地的拥趸们饱览了180余部电影、短片和表演作品后,第55届安阿伯电影节于3月26日落下了帷幕。这个由乔治·马努佩里(George Manupelli)创办于1963年的实验电影节,如今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独立电影和当代艺术的首映平台。今年,电影节的主办方按主题将电影分成了若干“观影单元”,“科幻单元”的三部实验短片尤为亮眼:人工智能、猫、太空人和原始人、极乐世界……这些元素组成了一个个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幻想世界。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17-03-30
查看原文
新刊 | 李俊:柏拉图与外星人
如果人类能够俯视海底的鱼儿,那么焉知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别的更高等的生命在俯视人类?——科幻作家李俊(笔名宝树)以柏拉图《斐多》中的关于“大地”的神话开篇,为我们展示了史学家普鲁塔克更实际的宇宙图景、讽刺作家琉善对月球世界的荒诞想象、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具有妥协意味的宇宙观、近代宇宙图景的突变与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伏尔泰对人类和宇宙关系的描画……
信息源:读书 2017-03-22
查看原文
错过波士顿科幻电影节?但你一定不想错过这些故事片
上周给大家介绍了今年2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举行的波士顿科幻电影节,很多朋友已经开始打探关于这个电影节更多的消息了,并且表示明年一定要亲自去现场感受一下那里的盛况。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今年的电影节放映了哪些影片,先小小满足一下吧。今年持续10天的电影节除最后一天长达24小时的马拉松放映的电影外,前面几天还放映了来自近10个国家的31部科幻故事片和11部短片,这些电影的首映时间跨度长达50年,而每一部作品都各有千秋值得一看。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17-03-17
查看原文
“蒸汽”长城
张艺谋执导的大片《长城》一经问世,就引起一股不小的争议,在许多观众眼里这部影片显然不尽人意,最后一些主流媒体不得不出来打抱不平。
信息源:文艺报 2017-03-15
查看原文
【热点速递】第42届波士顿科幻电影节回顾
每年 2 月 10 日举办的第 42 届波士顿科幻电影节在萨默维尔市电影院举行。其前身为 1976 年诞生的仅有马拉松放映的活动,后不断发展。电影节持续 11 天,前九天有多种影片及活动,结尾是 24 小时电影马拉松放映,吸引众多科幻迷。今年获奖短片《迦勒》讲述 9 岁男孩 3D 打印自己解决校园霸凌的故事,探讨科技与社会关系,已在多电影节展映并获认可,传递出人际连接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信息源:八光分文化 2017-03-11
查看原文
王瑶:火星上没有琉璃瓦吗?——当代中国科幻与“民族化”议题
本文从中国科幻的“中国性”这一问题出发,系统梳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关“中国科幻民族化”议题的一系列争论与探索,以及中国科幻作家们对于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文化主体位置的思考。本文认为,科幻小说反映的是现代资本主义所开启的工业化、城市化与全球化进程,对于人类情感、价值、生活方式及文化传统的冲击。所谓“中国性”并非固定不变的本质,而是中国在这一进程中与其他外来文化对话、互动、融合的产物。这造成了“中国科幻”的复杂与多元,也是其不同于“西方科幻”的价值所在。
信息源:文艺批评 2017-03-06
查看原文
第十届“晨星杯”入围名单公布
2024石景山区科普科幻创作培育活动获奖通知
冷湖奖征文倒计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荒启科幻第十一期练笔总结
荒启科幻第十期练笔总结
公示丨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大奖、新秀奖获奖名单
1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2
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稿 3
未来战争概念与场景创意征集行动 4
2019年华为阅读科幻文学大赛 5
首届“奇想奖”元宇宙征文大赛(科幻赛区) 6
「戏局onStage」人间工作室征集类型小说(含科幻小说) 7
「知乎 x 中文在线」联合征文(含科幻主题) 8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9
《银河边缘》中文原创科幻小说征稿 10
首届“国风”科幻小说征文大赛 1
番茄小说 X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科幻小说联合征文 2
2022年起点科幻征文 第一期 3
第二十届零重力杯短篇科幻征文:失控 4
元宇宙故事设计邀请赛 5
寒武奖·我们的元宇宙科幻征文大赛 6
2022年第七届科幻春晚(主题:万有引擎) 7
“未来战争科幻”征文大赛 8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9
2021年度寒武奖征文(“小科幻”APP举办) 10
第四届“奇点杯”科幻作品征集大赛